(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典范,-高三政治

题目简介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典范,-高三政治

题目详情

(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典范,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生态工程”。
材料一  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都江堰水文化,《治水三字经》是千百年来治理都江堪工程的经验总结。都江堰工程按水势和地形特征,以“杩槎截流导流、卵石护岸、竹笼盛石筑堤”,功能显著。同时,《治水三字经》中强调“遵旧制、勿擅变”。“勿擅变”不是不变,而是要遵循客现规律办事。人们在治水中总结出的用水经验和方法,指导着灌区人民正确运用都江堰水资源,使灌区工农业生产能够乘势利导,驱利避害。
材料二  治水三字经是千余年来人们治理都江堰经验的概括,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实践证明《治水三字经》中的每一项措施,都是人们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值得珍视和继承。随看实践的发展,《治水三字经》的内涵将与时俱进,长期指导着都江堰工程的保护与发展。
(1)结合材料一,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人们在治理都江堰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治水三字经》的内涵将与时俱进”的认识。(12分)
(3)这项工程至今仍能造福人民,离不开历代人民的维护。请你为都江堰工程的保护和发展提两条认识论建议。(4分)
题型:论述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1)①能动的认识世界。治水三字经是千余年来人们治理都江堰经验的概括总结,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4分)
②能动的改造世界。《治水三字经》的文化内涵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长期指导着都江堰工程的保护与发展。(3分)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治理都江堰时按客观规律办事,立足实践,使主观符合客观。(3分)
(2)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2分)
②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变迁,能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途径,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可酌情给分)《治水三字经》的内涵与时俱进会对都江堰工程的保护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6分)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和创新,《治水三字经》的内涵将与时俱进,应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 (4分)
(3)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每项2分,满分4分。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的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尊重客观规律”等,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本题的设问中既明确了知识范围为意识的能动作用,也明确的设问的方向。考生回答时,首先可以从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的角度分析说明;其次可以从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角度分析说明;再次可以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角度分析说明。
(2)本题属于认识类题型。《治水三字经》体现了传统文化,因此可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等相关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角度作答。要突出传统文化和与时俱进两个方面。
(3)本题要求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主要结合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作答。当然如果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群众观点的知识也有合理性,可做适当补充,但是这是旧教材的观点。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