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印刷面彻底改变了个人获取事实记录、其他人的思想和遥远文化的方式;便士邮政改变了我们从朋友处获得新闻和我们与其他团体进行通信的方式;电话改变了我-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印刷面彻底改变了个人获取事实记录、其他人的思想和遥远文化的方式;便士邮政改变了我们从朋友处获得新闻和我们与其他团体进行通信的方式;电话改变了我-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印刷面彻底改变了个人获取事实记录、其他人的思想和遥远文化的方式;便士邮政改变了我们从朋友处获得新闻和我们与其他团体进行通信的方式;电话改变了我-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印刷面彻底改变了个人获取事实记录、其他人的思想和遥远文化的方式;便士邮政改变了我们从朋友处获得新闻和我们与其他团体进行通信的方式;电话改变了我们的谈话方式并扩大了可进行问题讨论的人们的范围。因特网所能改变的东西都包含这些,但会远远多于这些。
——(英国)巴雷特著,李新玲译《赛伯族状态》
材料二 20世纪中叶,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理论科学成果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变化。于是科学家们将信息作为人类历史上物质与能量之后的第三个开发对象进行研究,信息科学技术革命就这样开始了。1969年10月,由于军事的需要,美国进行的计算机网络开发成功,由电话线连接起来的第一个实验网络搭建成功。此后为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的各种工具陆续由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开发出一来。一直到全球信息网出现,互联网才成为一个成熟与稳定的巨大信息源。
材料三 2007年11月由联合国发起的互联网管理论坛第二次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探讨少年儿童与互联网的关系、保护少年儿童的上网安全成为此次会议的焦点议题之一。潘基文在致大会的信中特别强调,互联网为少年儿童开启了一扇通向知识和文化的大门,但也对他们的安全构成了威胁。他希望论坛能有助于营造更安全的网络环境,保护少年儿童的上网安全。
——搜狐网
请回答:
(1)归纳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互联网是在什么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概括归纳因特网产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互联网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
难度:中档
来源:0118 月考题
答案
(1)印刷机、邮政、电话在过去和今天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但因特影响我们生活方式远甚于此,且能让我们看到世界的运动方式,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
(2)基础: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技术:主要是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两者相结合形成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原因:①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计算机为基础的理论科学成果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变化。②美苏冷战格局下,美国军事上的需要。③科学家开发出为互联网提供信息的各种工具。
(3)互联网上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推动了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为少年儿童开启了一扇通向知识和文化的大门;另一方面也给人类社会特别是少年儿童带来巨大的挑战,我们要加强互联网的管理,保护少年儿童的上网安全,让他们杜绝不健康内容和各种不良影响。
上一篇 :
林则徐建议朝廷用关税的十分之
下一篇 :
20世纪科技发展中,与当今人们的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946年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苏联-高二历史
兼具报纸、广播、电影几种媒介优势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它最早出现于[]A、19世纪末20世纪初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60年代-高三历史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的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材料中的“道咸以降之学新”,主要“新”在:[]A.注重经典考证B.针-高三历史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高三历史
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A.科技革-高三历史
几位同学在学习了鸦片战争及林则徐和魏源的有关历史知识后,感慨万千。甲说:“真可惜,如果林则徐不被免职,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就不会失败。”乙说:“是的,林则徐、魏源全面认识-高二历史
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2006年《时代》杂志又-高二历史
《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美】将全球化分割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国家和政府在宗教与帝国霸权的影响下,利用暴力击垮国界的藩篱,将世界连-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不同时代生产发展速度的数据表,它深刻地揭示出[]A.人类文明分成四个阶段B.社会生产力呈匀速上升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生产发展存在平均速度-高一历史
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表现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美国人研制的B.促进互联网的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教育发展的需要C.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发展成全球信息网D.信息技-高二历史
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A.认识到清政府腐败堕落B.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C.开近代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D.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①科学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快②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低③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高三历史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哪国发明的[]A、苏联B、英国C、美国D、德国-高二历史
2006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于2006年11月19——27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和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其中有一场展览会展示了世界首辆汽车——120岁的奔驰。与其同一时期出现的是[]A.火车-高三历史
林则徐被称为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因为他[]A.编译外国书籍,重新认识世界B.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C.认识到鸦片泛滥的严重危害D.领导了禁烟运动-高二历史
(1)17一20世纪初,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哪四项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深刻的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产生的深刻变化表现在[]A.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B.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C.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D.垄断组织产生-高三历史
下列对于人类历史上三次技术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农业社会B、第二次技术革命使人类开始进入工业社会C、第三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信息化社会-高二历史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高三历史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文化建设,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①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②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③19世-高二历史
观察下列四幅图,它们最能反映上网用宽带的电视看数字的手机用拍照的出门开节能的[]A.科技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B.国际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令人不可思议C.数字化模拟技术-高三历史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海国图志·序》材料二: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忠义号召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高二历史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克曾经说:“因特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因特网能够使信息-高二历史
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普及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包括[]A.垃圾信息充斥互联网B.网络犯罪出现C.网络游戏诱惑青少年D.严重污染环境-高二历史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高二历史
“金砖四国”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其中,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其中,印度被称-高三历史
美国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中提出,铲平世界的第一辆推土机是柏林围墙的倒塌和Windows3.0版的开启。对这种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全球化的趋势始于冷战格局-高三历史
19世纪四十年代的清朝出现“新思想的萌发”,“新”的主要含义是[]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D.“向西方学习-高二历史
目前,我国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许多高新科技园。你认为下列哪些产业是高新科技园招商引资的首选①信息产业-高三历史
林则徐被称为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A、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B、看到了鸦片的危害C、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D、领导了禁烟运动-高二历史
16世纪,英国思想家莫尔为人类描绘了一个未来的理想社会——“Utopia”(乌托邦),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正推动我们实现一个“E——topia”(E——托邦)。“E——topia”是指[]A.蒸
20世纪科技发展中,与当今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A、电子计算机B、无线电报C、电话D、有线电报-高二历史
(17分)改革和革命,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高二历史
伊朗门事件、克林顿丑闻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屡屡被曝光。这突出反映了[]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进程出现曲折B.政府完全处于公民的监督之下C.第三次科-高三历史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曾提出购买、仿造近代军舰的建议,这一举动遭到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对,连道光帝都斥之为“一派胡言”,由此得到的结论不包括[]A、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高二历史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倡的新思想,其基本特征是[]A、讲究训话考据B、提倡“经世致用”C、主张重新认识世界D、力主变革“祖宗之法”-高二历史
参照表格中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A.科学技术及生产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B.财富的追求驱使着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D.第-高二历史
每晚7:30分,不少人在看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后,又都等待看随后的天气预报,这反映了电视的[]A.传播资讯的功能B.媒体功能C.娱乐功能D.购物功能-高二历史
“公车上书”中提出的设“议郎”一职,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反映了维新派①希望参与政治②模仿西方议会政治③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④反对君主专制A.①-高二历史
计算机使人类能够智能化地系统处理生产所需要的知识[]-高三历史
如下图所示,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从B阶段到D阶段只用了不到50年。其原因是[]A、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B、处于动荡不安时期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D、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比重-高三历史
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魏源B、林则徐C、洪仁玕D、洪秀全-高二历史
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材料二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了外国的本领-高二历史
龙应台说:“革新制度、提升文化,抽丝剥茧地理清问题所在,看准了问题下手,需要…长程的眼光,宽大的器识。”以下各项中,最适合给这句话作注解的史实是A.洋务派根据对西方的了-高二历史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能够说明这一点的依据不包括[]A.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夷书”B.组织编译《各国律例》为抗英斗争服务C.编译的《四洲志》,比-高二历史
以下各国反映的是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阅读下列图片:图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图2便携式计算机图31996年,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同电脑“深蓝”比赛请回答:(1)以上三幅图所-高三历史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次局部战争中,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需要一天的时间,在科索沃战争中这个时间差已经缩小到一个小时,在阿富汗战争中仅需要10分-高二历史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的原因是: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加剧②中西方之间联系加强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研-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印刷面彻底改变了个人获取事实记录、其他人的思想和遥远文化的方式;便士邮政改变了我们从朋友处获得新闻和我们与其他团体进行通信的方式;电话改变了我-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印刷面彻底改变了个人获取事实记录、其他人的思想和遥远文化的方式;便士邮政改变了我们从朋友处获得新闻和我们与其他团体进行通信的方式;电话改变了我们的谈话方式并扩大了可进行问题讨论的人们的范围。因特网所能改变的东西都包含这些,但会远远多于这些。
材料三 2007年11月由联合国发起的互联网管理论坛第二次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探讨少年儿童与互联网的关系、保护少年儿童的上网安全成为此次会议的焦点议题之一。潘基文在致大会的信中特别强调,互联网为少年儿童开启了一扇通向知识和文化的大门,但也对他们的安全构成了威胁。他希望论坛能有助于营造更安全的网络环境,保护少年儿童的上网安全。
(1)归纳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答案
(2)基础: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技术:主要是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两者相结合形成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原因:①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计算机为基础的理论科学成果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变化。②美苏冷战格局下,美国军事上的需要。③科学家开发出为互联网提供信息的各种工具。
(3)互联网上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推动了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为少年儿童开启了一扇通向知识和文化的大门;另一方面也给人类社会特别是少年儿童带来巨大的挑战,我们要加强互联网的管理,保护少年儿童的上网安全,让他们杜绝不健康内容和各种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