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2分)阅读图文资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区域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经济日报报道:“2011年以来从东北三省累计调运千万吨粮食运往全国各地-高三地理
(22分)阅读图文资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区域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经济日报报道:“2011年以来从东北三省累计调运千万吨粮食运往全国各地-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22分)阅读图文资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区域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经济日报报道:“2011年以来从东北三省累计调运千万吨粮食运往全国各地-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22分)阅读图文资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区域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经济日报报道:“2011年以来从东北三省累计调运千万吨粮食运往全国各地,确保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城市用粮调拨,同时向自然灾害多发的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数次运输救灾粮,还向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昔日的“鱼米之乡"、“天府之国"而今日的“缺粮大省"送粮。
材料二 2004年以来,国家不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支持力度,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提高粮食产量与机械动力、灌溉面积、化肥用量关系最密切,也受风调雨顺的影响。下图示意我国1 995 201 3年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以及发生自然灾害频次的数据统计。
(1)简述图中所示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特点及l999年以来粮食波动的主要原因。(6分)
(2)苏、浙、粤、闽等省,曾经是传统商品粮产区,是哪些区位因素的变化引起其农业生产的变化?(4分)
(3)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等方面分析,形成“北粮南运"局面所带来的问题与对策。(1 2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粮食总产量先增后降再连续增长,(2分)1999-2003年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全国粮播面积下降。(2分)2005-2013年粮食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强农村惠民政策的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市场的需求;交通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任答2点,即可得4分)
(3)问题:与南方相比,北方水热等资源欠丰富;复种指数低,增产潜力小;经济相对落后,科技水平较低;北粮南运严重耗损农业水土资源,加快了水土流失,扼杀了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过量消耗北方地下水资源,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出现严重环境问题;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加速农业生态恶化,危害北方人民的健康;南北交通压力增大。(任答3点,即可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对策:提高粮价,给粮食生产区提供补贴,调动南方农业区产粮积极性;减轻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粮食生产压力,减少水土资源的消耗;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水平和高经济效益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如花卉、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进行粮食深加工,转化成食品、工业原料、肉蛋奶等;利用各种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及生物措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任答3点,即可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1999-2003年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根据图例可以看到,全国粮播面积下降。2005-2013年粮食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家加强农村惠民政策的实施,图中农业机械曲线明显上升,表明农业现代化推进。所以粮食总产量呈现先增后降再连续增长的特点。
(2)苏、浙、粤、闽等省是沿海省份,随着改革开放,工业迅速发展。随着市场的需求的变化,交通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取代的农业的主要地位。
(3)与南方相比,北方水热等资源欠丰富,复种指数低,增产潜力小。北方经济相对落后,科技水平较低。北方大力发展农业,严重耗损农业水土资源,加快了水土流失,扼杀了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过量消耗北方地下水资源,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出现严重环境问题。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加速农业生态恶化,危害北方人民的健康。“北粮南运",导致南北交通压力增大。
针对“北粮南运"产生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有提高粮价,给粮食生产区提供补贴,调动南方农业区产粮积极性。减轻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粮食生产压力,减少水土资源的消耗。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水平和高经济效益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如花卉、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进行粮食深加工,把粮食转化成食品、工业原料、肉蛋奶等。利用各种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及生物措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上一篇 :
为发展旅游,我国某旅游公司购买
下一篇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若a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在现代中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A、农业机械的投入B、资金的投入C、化肥、农药的投入D、科技的投入-高一地理
采用下玻璃温室生产蔬菜、花卉,属于农业分类中的[]A、粗放农业B、自给农业C、种植园农业D、密集农业-高一地理
读世界咖啡主要产地分布图,回答14-15题。小题1:由图中咖啡产地的分布可知,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地形C.水分D.土壤小题2:在人类的影响下,美国咖啡种植的最北界-高一地理
图示意某国部分地理事物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该国乙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作物主要为()A.玉米B.水稻C.葡萄D.柑橘小题2:造成甲乙两地区农业生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高二地理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回答下面3题。小题1: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国大部分为热带草原气候,多水旱灾害,需大量进口粮食B.人口众多是大量进口粮食的主要原因C.该国耕地面积-高二地理
(13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3年8月12日8时至14时,嫩江上游尼尔基水库(位置见下图)库区空降暴雨,受此影响,尼尔基水库12日14时入库洪峰流量迭9.440立方米每秒,-高三地理
东南地区某学校地理活动小组在学校周围进行地理考察活动,了解学校附近盛产的农产品是A.苹果B.小麦C.柑橘D.大豆-高一地理
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小题1:图中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D.植被破-高三地理
下图为“大棚农业”示意图,这主要是为了改善[]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条件-高一地理
读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图,回答6~7题。小题1:这四种作物分别是()图2A.①小麦②油菜③花生④甘蔗B.①棉花②油菜③花生④水稻C.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油菜D.①甜菜②甘蔗③棉花④水稻小题2:我国-高
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灌溉可能会导致()A.土壤沙化B.土壤盐碱化C.土壤pH值减小D.洪涝灾害-高一地理
读我国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蒸发量与各作物生育期内平均需水量关系图,回答11~12题。小题1:该地水资源最缺乏的月份是()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小题2:为缓解水-高二地理
下图为2010年我国东部某市农产品产值构成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影响该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B.市场和交通C.政策和劳动力D.土壤和水源小题2:该市在发-高一地理
近年来,呼伦贝尔和通辽等城市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呼伦贝尔市位于呼伦贝尔高原上,高原上的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盈,生态环境优美,是众多中国-高二地理
图1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等高线单位:m)。图2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1)利用等高线数值,说出旱地和林地的空间分布-高三地理
“不违农时”体现了农业生产的[]A、地域性特点B、季节性特点C、周期性特点D、连续性特点-高一地理
图是M岛地形略图,降水分布图及农业地域类型图。读图回答问题(13分)(1)M岛所处的半球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M岛的降水时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
我国水稻种植业从投入状况看属于[]A、集约型农业B、粗放农业C、自给农业D、商品农业-高一地理
1998年,我国优质早稻种植面积200万公顷,约占早稻总面积的36%左右;优质小麦种植面积200万公顷,约占小麦总面积的6%左右;优质水果仅占水果总量的30%左右。这说明,我国农产-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槟榔喜高温多雨,当气温低于5℃时植株开始出现寒害,要求降水充足且分布均匀,忌积水。微风有利于花粉的传播,但强风则对槟榔有害。海南-高三地理
读图“城市服务范围理论图”,回答下面3题。小题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A.甲:普通服装店,乙:早点铺,丙:星级宾馆B.甲:珠宝行,乙:家具店,丙:早点铺C.甲:早-高一地理
云南省元阳哈尼族人民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著仅有簸箕大,往往一-高一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图所示区域是中国是最大的葵花籽生产区,其中甲市有中国最大葵花油生产基地。其产品销往国内外,近几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市-高三地理
读下面两区域图,回答问题。(10分)(1)图中农业区A为平原,B为草原。(2分)(2)A、B两区农业发展有哪些相同的自然条件?(3分)(3)试分析图中A农业区与美国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经营方-高三地理
农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①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②地势平坦,河湖密布③肥沃的水稻土④人口稠密,劳力充足⑤机械化程度高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高二地理
在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农业变迁(水稻种植业—蔗基鱼塘—花卉)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劳动力因素B.市场需求C.气候D.土壤-高一地理
人们在塑料大棚中种植反季节蔬菜和花卉,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A、降水条件B、地形条件C、热量条件D、土壤条件-高一地理
下图为美国部分地区农业带分布图。读图回答各题。小题1:下列正确反映美国农业带分布的是A.①~乳畜带B.②~小麦带C.③~玉米带D.④~棉花带小题2:图中反映的美国农业生产最主要特点是-高二地理
关于下图中生态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为农作物提供肥料B.为农户提供燃料C.减少樵采,保护植被D.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高二地理
近年来,山东省兖州市大力开展秸秆禁烧工作,鼓励农村地区积极开展秸秆的综合利用,有的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或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等。但在一些农耕区仍存在-高二地理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读表完成1~2题。表1:以色列1999年部分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项目大麦小麦香蕉柑橘胡萝卜蔬菜奶牛肉牛家禽蛋鸡虚拟水含量(m3/kg)5-高三地理
2010年处冬以来,蔬菜价格上涨引起社会关注。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为了保障城市蔬菜供应,该地设想建立城市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主要-高三地理
读我国某大城市南郊1996~2006年部分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表,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表中缺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最可能是A.居住用地B.绿地C.特殊用地D.道路用地小题2:下列有关该市城市-高一地理
水稻不宜生长在()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区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D.地中海气候区-高一地理
阅读材料(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示区域商品粮基地的名称,并分析这些地区成为全国性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10分)(2)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高二地理
(10分)读环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环地中海沿岸图材料2:环地中海的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以色列等国的种植业实行专业化产,成为,"时鲜-高三地理
工厂化农业也称“农业车间”,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的改进,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进行可控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可以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根据材料-高一地理
田纳西河流域属于美国农业带()A棉花带B玉米带C小麦带D乳畜带-高二地理
读我国甲、乙、丙三地区位置、海拔、气候、土地利用、农作物等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内已提供的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的知识,将下列各项目资料中的英文字母代号,填-高二地理
下图所示国家农业约占该国GDP23%(2005年),农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63.3%。近年来,第二、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2005年分别约占GDP35%和42%,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是该国经济支-高三地理
读下面“基于GIS中国农牧交错带地理分布图”,回答问题。小题1:限制南北农牧交错带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南方为水分、北方也为水分B.南方为热量、北方为水分C.南方为光照、北-高三地理
读图3-27,回答下列问题。图3-27(1)请将城市周围的A、B、C、D四个区位合理安排花卉业、果园、乳牛业、粮食或经济作物的生产:ABCD。(2)适宜该地区大范围种植的农作物和水果:粮-地理
下表是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对我国某地区农业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读表回答(1)-(2)题。小题1:从传统种植方式看,该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三熟-地理
读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及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占世界产量的比重(1997年)图,回答问题。(14分)(1)B主要属于_________地域类型,这里有大面积的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高三地理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是[]A、混合农业的出现B、农业的商品化生产C、生态农业的出现D、农业的集约化生产-高一地理
比较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比较甲乙所在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及各自特点。(10分)(2)比较图中A、C两农业带农作物类型的差异。(2分)(3)甲图所示地区农业发-高三地理
下图是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读图完成各题。小题1:下列各区农业与地形因素最密切的是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②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③江南丘陵种植茶树④吐鲁番种植葡萄⑤上海郊区-高一地理
农业生产合理而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的措施有A.不同作物的间作、套种B.提前播种C.大量施肥和灌溉D.采用塑料大棚、温室-高一地理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郊一小型大棚蔬菜生产模式图”,棚顶用塑料薄膜密封,背面是墙,侧面是唯一进出大棚的工作门。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我国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高三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2分)阅读图文资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区域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经济日报报道:“2011年以来从东北三省累计调运千万吨粮食运往全国各地-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区域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经济日报报道:“2011年以来从东北三省累计调运千万吨粮食运往全国各地,确保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城市用粮调拨,同时向自然灾害多发的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数次运输救灾粮,还向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昔日的“鱼米之乡"、“天府之国"而今日的“缺粮大省"送粮。
材料二 2004年以来,国家不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支持力度,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提高粮食产量与机械动力、灌溉面积、化肥用量关系最密切,也受风调雨顺的影响。下图示意我国1 995 201 3年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以及发生自然灾害频次的数据统计。
(1)简述图中所示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特点及l999年以来粮食波动的主要原因。(6分)
(2)苏、浙、粤、闽等省,曾经是传统商品粮产区,是哪些区位因素的变化引起其农业生产的变化?(4分)
(3)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等方面分析,形成“北粮南运"局面所带来的问题与对策。(1 2分)
答案
(1)粮食总产量先增后降再连续增长,(2分)1999-2003年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全国粮播面积下降。(2分)2005-2013年粮食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强农村惠民政策的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市场的需求;交通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任答2点,即可得4分)
(3)问题:与南方相比,北方水热等资源欠丰富;复种指数低,增产潜力小;经济相对落后,科技水平较低;北粮南运严重耗损农业水土资源,加快了水土流失,扼杀了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过量消耗北方地下水资源,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出现严重环境问题;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加速农业生态恶化,危害北方人民的健康;南北交通压力增大。(任答3点,即可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对策:提高粮价,给粮食生产区提供补贴,调动南方农业区产粮积极性;减轻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粮食生产压力,减少水土资源的消耗;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水平和高经济效益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如花卉、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进行粮食深加工,转化成食品、工业原料、肉蛋奶等;利用各种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及生物措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任答3点,即可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1999-2003年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根据图例可以看到,全国粮播面积下降。2005-2013年粮食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家加强农村惠民政策的实施,图中农业机械曲线明显上升,表明农业现代化推进。所以粮食总产量呈现先增后降再连续增长的特点。
(2)苏、浙、粤、闽等省是沿海省份,随着改革开放,工业迅速发展。随着市场的需求的变化,交通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取代的农业的主要地位。
(3)与南方相比,北方水热等资源欠丰富,复种指数低,增产潜力小。北方经济相对落后,科技水平较低。北方大力发展农业,严重耗损农业水土资源,加快了水土流失,扼杀了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过量消耗北方地下水资源,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出现严重环境问题。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加速农业生态恶化,危害北方人民的健康。“北粮南运",导致南北交通压力增大。
针对“北粮南运"产生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有提高粮价,给粮食生产区提供补贴,调动南方农业区产粮积极性。减轻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粮食生产压力,减少水土资源的消耗。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水平和高经济效益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如花卉、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进行粮食深加工,把粮食转化成食品、工业原料、肉蛋奶等。利用各种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及生物措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