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C-高一历史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C-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C-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邓小平在 1984 年 5 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
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提出了真正的不结盟。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中国珍视自己的独立自主,也尊重他国人民的独立自主和道路选择。我国坚持独立自主,也积极争取国际支援,发展国际合作,把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与尽量争取外援,加强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原则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
上一篇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
下一篇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决维护联合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012年是不结盟运动成立15周年。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是第三世界中的最大国家,但在当时并未参加该组织。其主要原因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约束-高三历史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宣告成立,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型区域合作模式。这种模式的特征不包括A.安全先行B.经济政治一体化C.互利协作D.大小国家共同倡导-高一历史
2006年10月30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峰会在中国南宁举行。东盟重要成员国新加坡经济发展极具本国特色。其经济腾飞的原因有①抓住机遇,大力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②发展-高二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交策略也发生相应调整,主要目标是A.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政策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解决国家安全-历史
1998年中国与东盟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从地缘上讲,东盟与中国()A.相邻B.相近C.较远D.遥远-历史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向世人展示着一个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主要体现在①实行不结盟政策②结束与美国的对抗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④B.②③④C.①-历史
新中国外交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是指由中国领导创立的、目的在于“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是[]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B、东南亚联盟国家组织C、-高二历史
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下列三位中国领导人向美国表明的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是[]A.一个中国B.一国多制C.三个世界D.四项原则-高三历史
1999年9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高三历史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高三历史
下列关于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与美苏争霸的发展态势有关B.它不能消除两国关系发展中的所有障碍C.它是中美两国在外政策原则上的-高一历史
阅读材料材料一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材料二1978年底,中共十-高一历史
“中日邦交正常化联合声明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这场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长达[]A.2年B.3年C.8-高三历史
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高一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演变的总体趋势是[]A.由敌视走向友好结盟B.由冷战走向缓和C.由战争走向和平D.由对抗走向正常化-高三历史
标志着中日结束了长期敌对的历史,翻开了睦邻友好新篇章的历史事件是[]A.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B.1973年中日建交C.1978年中日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D.1972年日本断绝同台湾当-高一历史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年份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建交国家数495469878895103107110
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时指出:“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城市,在37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高二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①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实行遏制政策,中美关系恶化②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阻挠中国统一台湾③20世纪七十年代美-高一历史
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其重要背景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B.中美已经建交C.中苏关系正在得到改善D.“文化大革命”结束-高三历史
2009年3月5日,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诞辰111周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曾长期担任外交部长的职务,在国际社会中有“红色外交家”的美誉,下图中周恩来参加的外-高一历史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其关键因素是[]A.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B.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C.中美关系的改善D.中日邦-高三历史
中美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虽经历风雨,存在着分歧和利益冲突,但总体上呈现积极、稳步的发展态势。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表明[]A.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有利于消除国际竞争B.化解-高一历史
浙江某重点中学百年校庆的刊物里有这样的记载:“我校自恢复高考以后,已有300多名校友出国留学,其中在美国留学、工作的就达183人。”那么多人在美国留学、工作,最直接得益于-高一历史
1971年,第31届世界兵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这样的举动[]A.是卖国的,美国-高二历史
2009年11月16日,“侬好”,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句美国版“上海话”,作为开场白与数百名上海大学生开始了对话。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这句美国版“上海话”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上海在中美-高三历史
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的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A.以民促官B.国际推动C.官方交流D.以官带民-高一历史
阻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问题是[]A.社会制度问题B.人权问题C.台湾问题D.经济问题-高一历史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当时毛泽东主张改善中-高三历史
下表为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导致建交国家数据变化的重要因素是[]A.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广泛建交B.中国重返联合国C.中国将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D.中国与美、日-高一历史
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外交局势转变的关键是[]A.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C.中苏关系的恶化D.中苏关系的改善-高一历史
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相见被媒体评为“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牵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其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内涵是[]A-高一历史
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高二历史
(13分)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中法两国和两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和法国梦的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实现“中法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高一历史
1972年中美改善关系的首要问题是[]A.美国从台湾撤军B.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C.美国同台湾断交D.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高一历史
下图是1979年1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上的邓小平,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请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明这幅图反映了①中美正式建交②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③中-高一历史
中美在上海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映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高三历史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参与发起建立APECC.积极参加世界贸-高一历史
2013年9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第十三次元首峰会上指出“上合组织成员国应完善执法安全合作体系,建立应对安全威胁和挑战的综合中心,合力打击三股势力。”上合组织-高二历史
中美建交后,两国关系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当前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A.意识形态问题B.人权问题C.台湾问题D.贸易问题-高一历史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主要原因[]A、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B、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C、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D、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高一历史
对下列两幅图片表述错误的是尼克松访华是送给毛泽东的瓷塑“和平之鸟”毛泽东将《楚辞集注》赠送田中角荣[]A.这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重大成就的代表B.“和平之鸟”和《楚辞-高一历史
2010年将在中国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上海愈来愈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这个城市在上世纪曾经①在《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②揭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篇章③承办了亚太经济合-高二历史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高一历史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说过:“中国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决不允许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从中反映出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是()A.反对-历史
下图是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时的情景。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促进因素是[]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B.中美两国正式建交C.中美两国关系缓和D.新中国重返联合国-高一历史
2011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资金、方式、分布、管理以及援外国际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图解读最准确的是A.-高二历史
如用一个主题概括,下列三位领导人向美国表明的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是[]A.一个中国B.三个世界C.一国两制D.四项原则-高一历史
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其关键是[]A.中日关系的改善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C.中苏关系的改善D.中美关系的缓和-高一历史
人们称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七天是“改变世界的七天”,中美建交的过程是双方关系逐步积累的过程,以下事件按发展排序正确的①官方接触②民间交往③事实建交④正式建交[]A、①②③④B、③-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C-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提出了真正的不结盟。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中国珍视自己的独立自主,也尊重他国人民的独立自主和道路选择。我国坚持独立自主,也积极争取国际支援,发展国际合作,把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与尽量争取外援,加强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原则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