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高三历史
“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
B.宣传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批驳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
D.与“天人感应”说针锋相对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D
试题分析:原文出自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他认为天是自然,而人也是自然的产物,“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他认为社会的政治、道德与自然界的灾异无关,所谓"天人感应"的说法只是人们以自己的想法去比拟天的结果。
上一篇 :
周恩来1958年在青岛民族工作座
下一篇 :
造成1959到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953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仅有2.3%。20世纪50年代,中国采取哪些重大措施来改变制造业的落后状态。①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施五年计划;③大跃进;④人民公社化运-高三历史
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以委任并服从上级人民政-高三历史
下表为“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项目1952年1957年增幅(%)钢(万吨)135535296煤炭(万吨)66001310098布(亿米)38.350.532粮(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深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B.政府曾经起到推动作用C.体现社会从专制到民主D.完全西化成为必然趋势-高三历史
下图是周恩来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情景。新中国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此次会议:A.是新中国第一次外交活动B.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高三历史
西方某位思想家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致力于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他是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高三历史
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高一历史
1852年,有人统计发现,中国对英国商品的需求量竟然远不及英国的一些殖民地和一些欧洲小国。假若这一统计结果属实,你认为问题产生的根源可能是A.英国商品价格太高B.英国商品-高二历史
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胡适对于社会变化与思想状况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是A.正确B.错误C.片面D.表面-高三历史
前国家总理温家宝曾引用诗句“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来答记者问,该回答主要是针对A.台湾问题B.香港问题C.中美关系问题D.中日关系问题-高三历史
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年份类别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15.681.82.6191039.841.418.8192040.139.420.5①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A.生产的全球化和资本的国际化B.世界各国经济同步发展C.全球资源共享D.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历史
以下是1979-1991年的我国对日贸易(单位:百万美元)示意图,导致对日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促进②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推动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的贯彻④中国加入亚-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摘编自《中共西藏党史大事记》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1959年5月,中共中央在给西藏工委《关于当前在平叛工作中几个政策问题的决定》的批示中指出:目前西藏地区的任务是-高三历史
2009年8月20日腾讯新闻频道发起“网友票选建国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的活动,在60件大事中投票结果如下(局部),从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新中国外交成就得到网友们普遍-高三历史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村料一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合作社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
唐太宗与康熙帝都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君主,二人在位期间的共同贡献是()A.奠定今天中国版图的基础B.实行均田制促进经济发展C.妥善地处理了民族关系D.抗击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高三历史
“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法律文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行政诉讼法-高三历史
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它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①“一国两制”②港人治港③高度自治④社会主义A.①②③B.-高三历史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据此分析可知A.口传史料是完全真实可信-高二历史
下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三大改造完成B.“一五”计划实施C.经济体制改革D.对外贸易扩大-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是:①“两弹一星”②青藏铁路③大庆油田④三峡水利工程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高三历史
黄老思想作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历史时期是()A.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即位B.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即位C.从汉高祖到汉武帝以后D.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以-历史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A.一国两制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高三历史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白宫岁月》中这样记述了他在1971年的一段经历:“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机就传来消息:我们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周恩来后来-高三历史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文明区域任务观点或名言古代希腊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高二历史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它曾创造了我国改革史的多个“第一”。“炒鱿鱼”、打破“铁饭碗”就是其中的代表。“铁饭碗”形成于()A.三大改造完成以后B.“大跃进”运动发起时-高三历史
(25分)铁路是各国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交通运输的骨干。铁路建设的发展,关系到各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集股总以华股获占多数为主-高三历史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高三历史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高二历史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高二历史
下列哪一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宋明理学的理论基础:A.“更不言一,亦不言理”B.“各从所好,各聘所长”C.“严以治吏,宽以养民”D.“是非决于学校”-高三历史
经济全球化材料一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高三历史
1961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各城镇精简职工队伍,到年底,职工减少了872万,城填人口减少1000万人左右。1962年、1963年又减少职工1000多万人,减少城镇人口1600万人左右。-高三历史
古今中外,本民族的仁人志士和政治精英们为了本国的富强和发展,使本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唐太宗则开创了令后人津津乐-历史
下表反映了我国1961至1962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年份国民经济经比例(%)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6021.826.152.1196233.3-高三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到某种治史方法时说:“其治史,乃以社会形态为躯壳,以阶级斗争为灵魂。所论厥为自秦以来,中国社会形态之阶段分别。”这种治史方法是A.唯物史观B.-高三历史
(原创)上海有“中国近代化的缩影”之称,下列选项不能证明这一说法的是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丁日昌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C.民族工业发昌机器厂创立D.《南京条约》中最早-高一历史
(16分)康熙是清朝初期的皇帝。对康熙的研究,是清史研究的重要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6年,康熙派人携带杨光先编订的康熙八年的历法,去向比利时传教士南怀-高三历史
以下三幅图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C.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高一历史
美政府通知国会决定,向台湾出售总价值64.63亿美元的武器,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和谴责。他援引的依据最有可能不会包括A.此事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B.不利于-高二历史
“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如汉代贾谊的《论积贮疏》、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下列有关“疏”的正确解释是A.科举考试中用于回答命题者问题的一种文体B.表述某种意见或事-高三历史
图1唐、五代至明代全国书院数量曲线图图2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整理材料二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高三历史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不包括()①提出工业化的主张②提出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③提出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任务④提出了土-高一历史
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高三历史
反全球化运动的人士并不反对那种作为客观趋势和自然历史进程的全球化,而是反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包括:①不断扩大的世界贸易②发展-高一历史
(20分)中美关系无论是从战略高度还是从长远角度出发,都至关重要,对于维护地区安全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948年杜鲁门说:“世界-高三历史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文化由穿得暖到时尚、个性,由封闭走向开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②港台、欧美等文化传播的影响③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④社-高一历史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说:“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国民党主席连战说:“我们是一家人。”这表明“台湾乃中国之台湾,民族乃中国之民族,土地乃中国之土地”。因此我们“-高二历史
新中国在某一时期采取以下措施:“明确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制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不得侵犯社员个人所有的一切生活资料和小农具等生产资料;恢复社员-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原文出自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他认为天是自然,而人也是自然的产物,“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他认为社会的政治、道德与自然界的灾异无关,所谓"天人感应"的说法只是人们以自己的想法去比拟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