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它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①“一国两制”②港人治港③高度自治④社会主义A.①②③B.-高三历史
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它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①“一国两制”②港人治港③高度自治④社会主义A.①②③B.-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它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①“一国两制”②港人治港③高度自治④社会主义A.①②③B.-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它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
①“一国两制” ②港人治港 ③高度自治 ④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的有关特点,根据所学,①②③项正确,第④项社会主义说法错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上一篇 :
“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
下一篇 :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三大改造完成B.“一五”计划实施C.经济体制改革D.对外贸易扩大-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是:①“两弹一星”②青藏铁路③大庆油田④三峡水利工程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高三历史
黄老思想作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历史时期是()A.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即位B.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即位C.从汉高祖到汉武帝以后D.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以-历史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A.一国两制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高三历史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白宫岁月》中这样记述了他在1971年的一段经历:“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机就传来消息:我们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周恩来后来-高三历史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文明区域任务观点或名言古代希腊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高二历史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它曾创造了我国改革史的多个“第一”。“炒鱿鱼”、打破“铁饭碗”就是其中的代表。“铁饭碗”形成于()A.三大改造完成以后B.“大跃进”运动发起时-高三历史
(25分)铁路是各国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交通运输的骨干。铁路建设的发展,关系到各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集股总以华股获占多数为主-高三历史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高三历史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高二历史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高二历史
下列哪一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宋明理学的理论基础:A.“更不言一,亦不言理”B.“各从所好,各聘所长”C.“严以治吏,宽以养民”D.“是非决于学校”-高三历史
经济全球化材料一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高三历史
1961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各城镇精简职工队伍,到年底,职工减少了872万,城填人口减少1000万人左右。1962年、1963年又减少职工1000多万人,减少城镇人口1600万人左右。-高三历史
古今中外,本民族的仁人志士和政治精英们为了本国的富强和发展,使本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唐太宗则开创了令后人津津乐-历史
下表反映了我国1961至1962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年份国民经济经比例(%)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6021.826.152.1196233.3-高三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到某种治史方法时说:“其治史,乃以社会形态为躯壳,以阶级斗争为灵魂。所论厥为自秦以来,中国社会形态之阶段分别。”这种治史方法是A.唯物史观B.-高三历史
(原创)上海有“中国近代化的缩影”之称,下列选项不能证明这一说法的是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丁日昌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C.民族工业发昌机器厂创立D.《南京条约》中最早-高一历史
(16分)康熙是清朝初期的皇帝。对康熙的研究,是清史研究的重要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6年,康熙派人携带杨光先编订的康熙八年的历法,去向比利时传教士南怀-高三历史
以下三幅图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C.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高一历史
美政府通知国会决定,向台湾出售总价值64.63亿美元的武器,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和谴责。他援引的依据最有可能不会包括A.此事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B.不利于-高二历史
“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如汉代贾谊的《论积贮疏》、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下列有关“疏”的正确解释是A.科举考试中用于回答命题者问题的一种文体B.表述某种意见或事-高三历史
图1唐、五代至明代全国书院数量曲线图图2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整理材料二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高三历史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不包括()①提出工业化的主张②提出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③提出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任务④提出了土-高一历史
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高三历史
反全球化运动的人士并不反对那种作为客观趋势和自然历史进程的全球化,而是反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包括:①不断扩大的世界贸易②发展-高一历史
(20分)中美关系无论是从战略高度还是从长远角度出发,都至关重要,对于维护地区安全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948年杜鲁门说:“世界-高三历史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文化由穿得暖到时尚、个性,由封闭走向开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②港台、欧美等文化传播的影响③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④社-高一历史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说:“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国民党主席连战说:“我们是一家人。”这表明“台湾乃中国之台湾,民族乃中国之民族,土地乃中国之土地”。因此我们“-高二历史
新中国在某一时期采取以下措施:“明确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制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不得侵犯社员个人所有的一切生活资料和小农具等生产资料;恢复社员-高三历史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王以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三百六十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作为文成公主的嫁奁;又给予多种烹饪的食物,各种饮料、金鞍、玉辔、狮子凤凰树木宝-高三历史
春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春联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后50年代后期社会状况的是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B.抗战胜利一元-高三历史
1912年初,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写道:“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其中“无效”的原因是A.科技落后的-高三历史
《小麦低产区树起红旗:郓城县宜路乡出现了3540斤高产纪录》、《广东穷山出奇迹:一亩种稻六万斤》、《第一颗甘薯大卫星:浏阳亩产了五十六万多斤》……《人民日报》的上述报道最有可能出-高一历史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林則徐和徐继畲,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前沿人物在福州有一次罕见的较量,史称“乌山之争”:1850年夏天,英国的一名传教士租赁了(福州郊外)乌山神-高三历史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对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但是援助的前提条件是上述国家必须接受该组织为其提供的改革方案。由此推断经济全-高一历史
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说:“我讲一个故事你可以告诉台湾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高二历史
1970~1976年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带来了学生文化素质差的弊端。邓小平复出后,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重大抉择是A.提出“双百”方针B.-高三历史
“世纪的握手”——(下图)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连战与胡锦涛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上看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的过程是A.合作—对抗B.对抗—合作-高一历史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英国接受“一国两制”的原因有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国际地位提高②英国提出的用主权换治权的方案为中国所接受③英-高二历史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和资金是独一无二的,任何发展中国家都有求于发达国家。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发达国家同样会有求于发展中国家,只要发-高三历史
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的教训是()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②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历史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扰,勒价停市。”上述材料反映了A.洋商向中国企业提供新技术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力量薄弱C.官府对民族工业的压制D.外国资-高一历史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万历元年(1573年),张居正提出和推行考成法。规定各级部门都要“置立文簿,每月终注销”。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检查,作为考核官员优-高三历史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文绣1931年由于与溥仪感情不合,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了当时的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高一历史
俞可平在《60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写道:“中国共产党把自己建立的新政权,称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最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追求。”其中“根本政治追求”的-高二历史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以下言沦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A.“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B.“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高三历史
《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君主应A.加强集权B.独尊儒术C.推行教化D.顺应天意-高三历史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B.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C.后者允许保留军队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高一历史
曾有一首童谣:“三大万岁是‘乱睡’,人民公社只一岁。”(“三大万岁”是: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童谣所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全面建设社会-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它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①“一国两制”②港人治港③高度自治④社会主义A.①②③B.-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①“一国两制” ②港人治港 ③高度自治 ④社会主义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的有关特点,根据所学,①②③项正确,第④项社会主义说法错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