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中美两国在国际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美关系也一直是世界的看点、热点。请回答:(1)近代以来,美国也是侵华的元凶之一。请写出美国参与签订-九年级历史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中美两国在国际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美关系也一直是世界的看点、热点。请回答:(1)近代以来,美国也是侵华的元凶之一。请写出美国参与签订-九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中美两国在国际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美关系也一直是世界的看点、热点。请回答:(1)近代以来,美国也是侵华的元凶之一。请写出美国参与签订-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中美两国在国际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美关系也一直是世界的看点、热点。
请回答:(1)近代以来,美国也是侵华的元凶之一。请写出美国参与签订的严重伤害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1分)
(2)二战中,中美两国关系有着怎样的特点?请以具体史实加以说明。(2分)
(3)二战结束后,经历了较长时间对抗,我们终于迎来了中美关系发展的解冻。在20世界70年代,对中美关系解冻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事件是什么?中美正式建交是在哪一年?(2分)
(4)根据历史和现实,你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建议?(1分)
题型:改错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辛丑条约》 (1分)
(2)二战中,中美两国是合作关系。史实说明: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本兵力,配合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与日本的较量;美国向日本投下2颗原子弹,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等(符合题意的其它史实和说明也可) (2分)
(3)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9年(2分)
(4)希望中美两国友好交流,合作共赢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得1分)
试题分析:(1)根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可知,美国是侵华的元凶之一,此后签订了《辛丑条约》。
(2)二战时期,美国和中国组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一起打败日本、德国等法西斯国家。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本兵力,配合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与日本的较量;美国向日本投下2颗原子弹,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其中中美关系正常化是非常重大的成就。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本小题主观性较大,可以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等方面去思考。
点评:中美关系是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常考点。本题还可以联系到台湾问题,中美关系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台湾问题。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美国正式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之间相互隔绝对抗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上一篇 :
有学者认为,“实际上,严格的全球
下一篇 :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图是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画面人物的神态恬静端庄,她“神秘的微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该作品体现的时代精神是A.妇女解放B.禁欲主义C.人文主义D.改革创新-九年级历史
“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这句话充分体现了_____观点()A.天主教B.神学派人物C.意大利人D.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八年级历史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沿着谁开辟的航线可以一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风光A.迪亚士船队B.哥伦布船队C.达·伽马船队D.麦哲伦船队-九年级历史
《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悼念的伟人是:A.毛泽东B.邓小平C.周恩来D.刘少奇-八年级历史
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作品是A.《蒙娜丽莎》B.《哈姆雷特》C.《最后的晚餐》D.《神曲》-九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新航路的开辟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B.打破了各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C.开始了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九年级历史
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下列哪些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横渡了大西洋:①迪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九年级历史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时间是:A.18世纪末B.19世纪初C.20世纪初D.20世纪末-八年级历史
辨析题(4分)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史学界观点不一,主要有两种:一是“灾难说”,认为它给亚非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二是“进步说”,认为新航路开辟虽有消极作用,但总体-九年级历史
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开辟这个“新时代”的是A.文艺复兴运动B.启蒙运动C.英国光荣革命D.法国大革命-九年级历史
以下主张,体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是A.“君权神授”B.以人为中心C.以神为中心D.“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九年级历史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郑和远航时,随行的人员一般在27000左右,所乘坐的“宝船”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船上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航-八年级历史
人们常常把工作、学习中取得的重大突破称为发现了“新大陆”。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A.亚洲B.非洲C.美洲D.大洋洲-九年级历史
被恩格斯称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著作中,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的是()A.《最后的晚餐》B.《哈姆雷特》C.《神曲》D-九年级历史
张大爷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①中共七大②中共十二大③中共十三大④中共十五大。他想根据每一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定几个关键词,请你帮帮他。()A.①毛泽东思想②中国特-九年级历史
诗歌是记载历史的重要文学形式,以诗载史,下面诗的搭配中正确的是A.“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魏源B.“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邓世昌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九年级历史
根据所学知识,下列搭配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海国图志》——魏源B.实业救国——张謇C.万隆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东方红一号卫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九年级历史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现在给你以下两个关于近代民族工业的统计图,以此为依据提出至少5个有价值的问题,不要求作答。然后谈一谈自己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认-八年级历史
“描写了人类战胜邪恶,达到真善美境界和实现理想社会的故事,抨击了天主教教会的各种罪恶,赞美了现实生活,强调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以上表述反映的是()A.《神曲》中的人文-九年级历史
如果你要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下列途径可以选择的有①阅读张謇传记②搜集林则徐禁烟的资料③调查百年国货品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八年级历史
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的曙光首先出现在()A.东亚B.西欧C.北美D.南非-八年级历史
全球化已成为当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的趋势和潮流。阅读材料,同答问题: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萄-九年级历史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梦”的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九年级历史
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西欧的富商们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阶级即()A.封建地主阶级B.贵族阶层C.早期的资产阶级D.工人阶级-八年级历史
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救国之梦】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九年级历史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多才多艺“百科全书”式人物达·芬奇的绘画作品是-九年级历史
在自然科学领域,首先冲破教会禁锢的是()A.地理学B.物理学C.生物学D.天文学-八年级历史
“他的剧作对英国社会作了广泛而深刻的描述,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他是()A.伏尔泰B.但丁C.达芬奇D.莎士比亚-九年级历史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从本质上说()A.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B.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C.是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文化D.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要求-九年级历史
有人说14—17世纪是“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世界被发现”是指()A.亚历山大东征B.文艺复兴C.郑和下西洋D.新航路的开辟-九年级历史
下列不属于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历史事件是()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八年级历史
口号和主张通常是某种政治思想的高度概括,下列口号和主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自强求富”②自由、平等、民主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④“民主、科学A.④②③①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九年级历
多数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三次浪潮。第一次发生在16世纪,第二次从19世纪初期到一战前,第三次从二战后到现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实际上,严-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6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八年级历史
世界近代史上,促使欧洲人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去“发现世界”的根源是A.对黄金的贪婪追求B.向新世界传播上帝的福音C.对骑士荣誉的强烈渴望D.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九年级历史
“提倡国货,抵制洋货”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在旧中国,它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内容之一B.在旧中国,它体现了要求发展民族工业的愿望C.它既体现了旧中国人民爱国的一面,-八年级历史
“他至死都认为他到了印度,但事实上他到达的是一块欧洲人从来都不知晓的新大陆”。这句话中的“他”是A.达·伽马B.哥伦布C.迪亚士D.麦哲伦-九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等方面的巨人-九年级历史
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相同之处是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B.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歌颂理性C.倡导建立民主共和制D.是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反映-九年级历史
中国、日本均是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中日关系的好坏往往牵动世界的神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九年级历史
人们常常把工作、学习中所取得重大突破称之为“发现了新大陆”,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就是今天的A.印度B.美洲C.非洲D.大洋州-九年级历史
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是出自文艺复兴时期哪位著名画家?A.但丁B.莎士比亚C.梵高D.达·芬奇-九年级历史
《大国崛起》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A.西方列强的扩张B.新航路开辟C.郑和-八年级历史
下列因果关系搭配错误的是A.中共七大召开——百团大战取得胜利B.马歇尔计划实施——欧洲复兴C.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D.华盛顿会议——中国回到帝国主义共同控制局面-九年级历史
1893年美国发行了世界性一套纪念邮票,此邮票以哥伦布为主题的主要原因是()A.他发现了新大陆---美洲B.他开辟了绕非洲大陆,前往印度的航路C.他完成了横渡大西洋、太平洋的环-八年级历史
“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转向大西洋和西北欧-----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文中的“新大国”是指A.西班牙B.葡萄牙C.美国D.英国-九年级历史
哥伦布曾经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在哪一个国家的支持下带领船队踏上了寻金之旅。()A.西班牙B.葡萄牙C.英国D.法国-九年级历史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城市工商业发达,最早出现了实行雇佣关系劳动的手工工场。14世纪,毛纺织手工工场内已有细致的分工,有洗毛、染毛、纺线、织呢、整绒等20道工序。-九年级历史
【中国领土圣神不可侵犯】阅读图片和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在东京首相官邸召开内阁会议,决定由政-九年级历史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给欧洲和全世界带来了巨大影响,其共同点是A.焕发了人类的精神觉醒B.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果C.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九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中美两国在国际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美关系也一直是世界的看点、热点。请回答:(1)近代以来,美国也是侵华的元凶之一。请写出美国参与签订-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请回答:(1)近代以来,美国也是侵华的元凶之一。请写出美国参与签订的严重伤害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1分)
(2)二战中,中美两国关系有着怎样的特点?请以具体史实加以说明。(2分)
(3)二战结束后,经历了较长时间对抗,我们终于迎来了中美关系发展的解冻。在20世界70年代,对中美关系解冻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事件是什么?中美正式建交是在哪一年?(2分)
(4)根据历史和现实,你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建议?(1分)
答案
(2)二战中,中美两国是合作关系。史实说明: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本兵力,配合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与日本的较量;美国向日本投下2颗原子弹,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等(符合题意的其它史实和说明也可) (2分)
(3)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9年(2分)
(4)希望中美两国友好交流,合作共赢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得1分)
试题分析:(1)根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可知,美国是侵华的元凶之一,此后签订了《辛丑条约》。
(2)二战时期,美国和中国组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一起打败日本、德国等法西斯国家。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本兵力,配合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与日本的较量;美国向日本投下2颗原子弹,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其中中美关系正常化是非常重大的成就。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本小题主观性较大,可以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等方面去思考。
点评:中美关系是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常考点。本题还可以联系到台湾问题,中美关系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台湾问题。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美国正式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之间相互隔绝对抗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