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I.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物理
I.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物理
题目简介
I.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物理
题目详情
I.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T
OA
、T
OB
和T
OC
,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______
A.钩码的个数N
1
=N
2
=2,N
3
=4
B.钩码的个数N
1
=N
3
=3,N
2
=4
C.钩码的个数N
1
=N
2
=N
3
=4
D.钩码的个数N
1
=3,N
2
=4,N
3
=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记录:
______;
______;
______.
II.有两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甲组同学器材有: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A
1
(0-200mA,内阻约11Ω),电流表A
2
(0-300mA,内阻约8Ω,定值电阻R
1
=24Ω,R
2
=12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为了测量A
1
的内阻,该组同学共设计了下图中A、B、C、D四套方案:
其中最佳的方案是______套,若用此方案测得A
1
、A
2
示数分别为180mA和270mA,则A
1
的内阻为______Ω.
(2)乙组同学将甲组同学的电流表A
1
拿过来,再加上电阻箱R(最大阻值9.9Ω),定值电阻R
0
=6.0Ω,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用来测量一个电源(电动势E约为6.2V,内阻r约为2.1Ω)的电动势及内阻.请在图2方框中画出设计电路图.
若记录实验中电阻箱的阻值R和对应的A
1
示数的倒数
1
I
,得到多组数据后描点作出R-
1
I
图线如图2所示,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题型:问答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I、(1)由题意可知,本实验通过钩码的重力充当拉力,而N3为合力,N1与N2为分力,则根据共点力的合成知识可知,二分力的代数和应大于合力,两分力的差应小于第三力,故符合条件的只有BCD;
(2)在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需要明确三个力的大小及方向,故在实验中需记录下结点O的位置;两绳子的方向及钩码的重力;
II.(1)要想测得A1的内阻应测出流过其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但由题意可知,题目中没有给出电压表,故可以考虑采用两个电流表充当电压表进行测量;图中AB采用了此种方法,但是由于两电流表内阻均不是已知量,只是约数,无法正确测出电阻值;
故可以采用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则定值电阻分流,则可通过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求得并联部分的电压;CD采用的即为此种方法;C中分流电阻采用了12Ω的电阻,则电流表A2中流过的电流为A1中电流的两倍;容易损坏电表;而D中采用了大电阻,则A1满偏时,A2中电流约为:
class="stub"24+11
24
×200mA=290mA;则能准确的得出数据,故选D方案为最佳方案;
由并联电路的规律可知,定值电阻中的电流为270-180=90mA;则电流表内阻RA=
class="stub"0.09×24
0.180
=12Ω;
(2)测电动势和内电阻需要得出路端电压和电流;但若把电阻箱和电源串联,电路中最小电流为
class="stub"6.1
9.9+2.1+12
=250mA,超过A1的量程,故应采用定值电阻分流;电路如图所示;
故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I=
class="stub"1
3
class="stub"E
R+r+
class="stub"6×12
6+12
,则变形得:
R=
class="stub"E
3I
-4-r;故图象中的斜率等于
class="stub"E
3
=2.0;故E=6.0V;
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为-6.0=-r-4
解得r=2;
故答案为:I、(1)BCD;(2)标记结点O的位置;纪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记录三段绳子所挂钩码的个数;II、(1)D,12;(2)6.0;2.0.
上一篇 :
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M>m
下一篇 :
在“研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200N,物体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求下列情况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1)当给物体-物理
如图所示,把一个重为80N的物体A放在倾角的光滑斜面上,并对物体A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作用力F。要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力F的大小为_______N,此时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__-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甲带正电,乙是不带电的绝缘物块,空间中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甲、乙叠放在一起,二者无相对滑动地沿粗糙的斜面,由静止开始加速下滑,在加速阶段甲、乙两物-高三物理
(12分)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粗糙,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体斜面是光滑的,倾角为30°.现用一端固定的轻绳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静止时轻绳与斜面的夹角是30-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是“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B.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的大小必须相等C.为减小测量误差,F1、F-物理
用手握住绳的两端,在绳的中点悬挂一重物,改变两绳间的夹角θ,如果物体始终处于平稳状态(绳的拉力的合力始终等于重力),则当θ=______时,绳中的拉力最小,当θ=________时绳-高一物理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端带有绳套,先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把-物理
如图所示,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F1、F2,将F2绕O点顺时针旋转至和F1重合,则()A.合力在减小,同时方向在改变B.合力在减小,但方向不变C.合力在增大,同时方向在改变D.合力在增-物理
倾角为30°的斜劈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物体沿斜劈匀速下滑。现给物体施加沿斜面向下的恒力F,此时地面给斜劈的摩擦力为;若改变力F的方向,但仍使物体沿斜劈下滑,此时地面给斜-高三物理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橡皮条在两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下,沿直线GC伸长了EO的长度,两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力大小分别为F1、F2,橡皮条对O点的作用力大小为F3,F1、F2与-物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拉小车和木块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它们的共同加速度为,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在运动过程中()A.木块-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A、B两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们的高度相等,长木板C放在它们上面。用水平力F拉木块A,使A、B、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则[]A.A对C的摩擦力向右B.C对A的-高三物理
如图所示,将重力为G的物体A放在倾角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对A施加一个多大的水平力F,可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物理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物体m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M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相对地面-高三物理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正压力增大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增大B.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它一定受到弹力作用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D.具有-高一物理
一物体重为50N,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如图所示加上水平力F1和F2,若F2=15N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F1的值可能是(g=10m/s2)A.3B.2C.30D.50-物理
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实验中所说的合力与两个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指下列说法中的()A.弹簧秤的弹簧被拉长相同长度B.两弹簧秤相对橡皮条保持相同的角度C-物理
如图所示,物体m静止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用垂直于斜面的压力F=kt(k为比例常量,t为时间)作用在物体上.从t=0开始,物体所受摩擦力F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A.B.C-高三物理
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这种情景,-物理
如图所示,一重为3N的球固定在AB杆的上端,用测力计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稳定时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AB杆对球作用力的大小为A.3NB.4NC.5ND.7N-高一物理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B.手握住瓶颈使瓶子竖直悬空静止,握得越紧手与瓶颈间的摩擦力就越大C.滑-高一物理
2012年8月7日上午,世界留下了中国的遗憾。伦敦奥运会田径男子110米栏预赛中刘翔摔倒了,受伤后他坚持单脚跳继续完成了比赛。如图所示是刘翔伤后治疗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的-高三物理
(1)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cm.(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先后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物理
如图(a)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恒力F拉质量1kg的单匝均匀正方形铜线框,在1位置以速度v0=2m/s进入匀强磁场时开始计时t=0,此时线框中感应电动势0.8V,在t=3s时刻线框到达2位-物理
如图所示,一个重60N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F=20N的力竖直向上拉物体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A.0NB.40N,方向竖直向下C.40N,方向竖直向上D.80N,方向竖直向上-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通过轻质细线绕过斜面体顶端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铁块相连,整个装置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mgsinθ>Mg。现将质量为-高三物理
质量为50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水平推力刚能使物体匀速前进,则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若用200N的水平推力推物体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取10m/s2)-高一物理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B.在赤道上发射同一卫星时,向东发射比向西发射消耗的能量要多些C.在不同情况下静摩擦力可能对物体-高三物理
如图是悬绳对称且长度可调的自制降落伞.用该伞挂上重为G的物体进行两次落体实验,悬绳的长度l1<l2,匀速下降时每根悬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F2,则A.F1<F2B.F1>-高三物理
如图是用来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装置图,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极限法-物理
有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3N和5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A.最大为10NB.最小为2NC.可能为15ND.可能为1N-高一物理
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4N、7N,若二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二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17N3NB.5N3NC.11N3ND.11N0-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小盒子中装有一些沙子,恰沿斜面匀速下滑,若在小盒子中再缓缓加入一些沙子,那么A.斜面对小盒的摩擦力不变B.小盒所受的合外力增大C.小盒将加速下滑D-高三物理
如图所示,用A,B两个测力计拉橡皮条的D端(O端固定),当把D端拉到E处时,α+β=90°;然后保持A的读数不变,当α角由图中所示的值逐渐变小时,要使D端仍在E处,可采用的办法是()-物理
两个大小分别为和()的力作用在同一质点上,它们的合力的大小F满足()A.B.C.D.-高一物理
用两条细绳把一个镜框悬挂在墙上,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挂法中,细绳对镜框拉力最小的是-高二物理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四块砖,用竖直夹板A、B用力夹住,处于静止状态,则[]A.夹板A对砖1的摩擦力为2mg,方向向上B.第2、3两砖间无摩擦力的作用C.砖3对砖4的摩擦力为mg,方向-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平面内的四个共点力合力为零,若其中F2、F3、F4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F1逆时针方向转过900,而大小保持不变,则此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高一物理
8N和2N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不可能是:A.6NB.7NC.4ND.10N-高一物理
如下图所示,贴着竖直墙面的物体A的质量mA=0.2kg,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B的质量mB=1.0kg,绳和滑轮间的摩擦均不计,且绳的OB部分水平,OA部分竖直,A和B恰好一起匀速运动。取-高三物理
某装置截面图如下图所示,一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滑槽水平放置,一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滑块可在槽中滑动。已知滑块重G=20N,滑块与滑槽底面有较小空隙,滑块的底角θ=60°,滑块与槽之-高三物理
(1)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有以下实验步骤,其合理顺序是:______.(用相应字母表示)A.通过改变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橡皮条的伸长,再重复做几次-物理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已在图中画出了它们的图示.O是橡皮条的一个端点,图中每格的边长代表1N.(1)用作图法作出合力F的图示______.(-物理
如下图所示,物体A重GA=40N,物体B重GB=20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用水平绳将物体A系在竖直墙壁上,水平力F向右拉物体B,当F=30N时,才能将B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高三物理
在抗雪灾中,空军从很高的高空用降落伞空投救灾物资,降落伞下面的重物有500kg,降落伞在下落过程中始终遇3m/s的水平风,已知降落伞下落中受到的阻力F=kv2(k=200N•s2/m2),而-物理
如右图所示,粗糙斜面的倾角为30°轻绳通过两个滑轮与A相连,轻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不计轻绳与滑轮的摩擦。物块A的质量为m不计滑轮的质量,挂上物块B后,当滑轮两边轻-高三物理
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直接计算D.压力越大-高一物理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图中GE是橡皮条,甲图表示用两个互成角度的拉力牵拉橡皮条,乙图表示用一个拉力牵拉橡皮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两个-物理
如下图甲所示,质量为lkg的物体在恒定外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其初速度v0,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4。则下列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取-高三物理
关于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大小总是跟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B.两物体间如果有摩擦力作用,就一定有弹力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D.两物体间如果有弹-物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I.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物理
题目详情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______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N3=3,N2=4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记录:
______;
______;
______.
II.有两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甲组同学器材有: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A1(0-200mA,内阻约11Ω),电流表A2(0-300mA,内阻约8Ω,定值电阻R1=24Ω,R2=12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为了测量A1的内阻,该组同学共设计了下图中A、B、C、D四套方案:
其中最佳的方案是______套,若用此方案测得A1、A2示数分别为180mA和270mA,则A1的内阻为______Ω.
(2)乙组同学将甲组同学的电流表A1拿过来,再加上电阻箱R(最大阻值9.9Ω),定值电阻R0=6.0Ω,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用来测量一个电源(电动势E约为6.2V,内阻r约为2.1Ω)的电动势及内阻.请在图2方框中画出设计电路图.
若记录实验中电阻箱的阻值R和对应的A1示数的倒数
答案
I、(1)由题意可知,本实验通过钩码的重力充当拉力,而N3为合力,N1与N2为分力,则根据共点力的合成知识可知,二分力的代数和应大于合力,两分力的差应小于第三力,故符合条件的只有BCD;
(2)在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需要明确三个力的大小及方向,故在实验中需记录下结点O的位置;两绳子的方向及钩码的重力;
II.(1)要想测得A1的内阻应测出流过其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但由题意可知,题目中没有给出电压表,故可以考虑采用两个电流表充当电压表进行测量;图中AB采用了此种方法,但是由于两电流表内阻均不是已知量,只是约数,无法正确测出电阻值;
故可以采用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则定值电阻分流,则可通过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求得并联部分的电压;CD采用的即为此种方法;C中分流电阻采用了12Ω的电阻,则电流表A2中流过的电流为A1中电流的两倍;容易损坏电表;而D中采用了大电阻,则A1满偏时,A2中电流约为:
由并联电路的规律可知,定值电阻中的电流为270-180=90mA;则电流表内阻RA=
(2)测电动势和内电阻需要得出路端电压和电流;但若把电阻箱和电源串联,电路中最小电流为
故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I=
R=
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为-6.0=-r-4
解得r=2;
故答案为:I、(1)BCD;(2)标记结点O的位置;纪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记录三段绳子所挂钩码的个数;II、(1)D,12;(2)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