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3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洛克学说包含了英国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基本要素,确实为光荣革命提供了理论辩护。他的学说成为启蒙运动的主流,奠定了基于代议制政府、宪法和法治-高三历史
(3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洛克学说包含了英国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基本要素,确实为光荣革命提供了理论辩护。他的学说成为启蒙运动的主流,奠定了基于代议制政府、宪法和法治-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3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洛克学说包含了英国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基本要素,确实为光荣革命提供了理论辩护。他的学说成为启蒙运动的主流,奠定了基于代议制政府、宪法和法治-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3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洛克学说包含了英国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基本要素,确实为光荣革命提供了理论辩护。他的学说成为启蒙运动的主流,奠定了基于代议制政府、宪法和法治的政治改革的基础。(他的)《政府论两篇》的思想与孟德斯鸠的思想一道为美国革命和温和阶段的法国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彼得·赖尔、艾尔·威尔逊【美】《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材料二 法国《人权宣言》与美国《独立宣言》节选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便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人权宣言》
材料三 一八五四~一八五五年在再度移民的西部地区——堪萨斯——爆发了垦殖者与农民之间的武装斗争。一八五九年,武装斗争从堪萨斯蔓延到弗吉尼亚。农民约翰·布劳恩企图在这里发动奴隶起义。布劳恩建议在阿列该尼山脉建立根据地,并从这里扩展黑人的起义。在一个下雨的黑夜里,布劳恩占领了弗吉尼亚州与马里兰州交界的小城哈伯斯·斐里的政府兵工厂。布劳恩的全部队伍总共二十三人,其中包括他自己和他的三个儿子以及两个女婿。队伍中有五个黑人。布劳恩派遣了他的手下,到邻近农园解放奴隶,并捕捉了奴隶主来作为人质。布劳恩未能发动总起义。到第二天夜晚,首都(华盛顿)的军队开到了,布劳恩的队伍几乎全部覆没。受重伤的布劳恩被俘,坐担架去受审判,美国的“民主”法庭将他判处绞
刑。“我,约翰·布劳恩,现在完全相信,只有鲜血才能洗清这个罪恶深重的国家的滔天罪过。”——英勇的布劳恩临刑前夜这样写道。其它地方的奴隶效仿了布劳恩的榜样,曾数次举行起义。关于这种起义,马克思曾写道:“据我看来,现时全世界最大的事件,其一是自从约翰·布劳恩死后开始的美洲的奴隶运动,其二是俄国的奴隶运动。”
——叶菲莫夫【苏】《近代世界史教程》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分析洛克写作《政府论两篇》的主要目的和历史意义。(6分)
(2)阅读材料二,《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倡导了哪些相同的精神原则?(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精神原则在18世纪晚期法、美制宪实践中是否完全得到贯彻?(4分)
(3)运用所学知识判断马克思所言“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是指哪一个重要文件?(2分)它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4分)
(4)史论结合是叙述历史事件的常用手段。阅读材料三,作者意图通过叙述哪一历史事件来得出怎样的结论(观点)?(4分)19世纪60年代美国“奴隶运动”发生怎样的变化?(4分)为配合各种废奴纪念,请你写一个口号或标语以揭示废奴主张的理论基础。(2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答:目的:为光荣革命作理论辩护。意义:思想启蒙作用,奠定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基础;冲击欧洲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理论准备。
(2)答:相同:都强调一切
人生而平等;都规定了人的自由、财产、生命等基本权利;都表达了主权在民的思想。(6分)说明:否。答案中有提到财产限制的选举、妇女尚未取得选举权、允许奴隶制度存在或不承认黑人、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等局限性即可。(4分)
(3)答:重要文件:《独立宣言》。(2分)意义:阐明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正式宣告了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立,鼓舞了北美人民的革命斗志,成为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旗帜。(4分)
(4)答:事件:约翰·布劳恩起义。结论:奴隶制度是一种罪恶(废奴运动是历史的进步)或美国的“民主”是有很大局限性的。(4分)变化: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引发内战(南北战争),联邦政府推行废奴。(共4分,只要正确描述了从民间和平手段,发展到暴力阶段或国家内战,最终政府以立法废除奴隶制度即可)口号:人生而自由,在权利上是平等了、或天赋人权(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2分)
略
上一篇 :
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
下一篇 :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先后两次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在詹姆士赴伦敦登基的途中,随行人员抓到一名小偷。按照英国的惯例,小偷应该经法庭审讯后判罪,但是詹姆斯直接下令对小偷处以绞刑。这反映了()A.王权的专制B.国王秉公执法C-高二历史
【近代民主思想与社会实践】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绘制于19世纪初期的英国工人劳动状况图图1矿道里的工人图2运煤的童工材料二1837年《人民宪章》条文:(1)凡年满-高三历史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其直接目的在于A.发展资本主义B.使资产阶级继续掌握国家政权C.维护共和政体D.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高一历史
电视剧《东方》中毛泽东在起草1954年宪法时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革命性、民主性”最主要体现在()A.推翻了-高二历史
《人权宣言》的进步意义最主要体现在()A.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宣扬人生来是自由的,权利是平等的D.体现摧毁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高二历史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等级制度之下各等级的对立十分严重C.启蒙思想为革命的爆发做了思想上的准备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和美-历史
1765年,亚当斯写道:“我向来怀着崇高和惊奇的心情认为,北美拓殖乃是上苍教化和解放全世界所有奴性十足之人的宏伟计划的开端。”这种看法在之后的岁月里成了美利坚合众国上下-高三历史
17~18世纪,英法两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其革命任务的共同之处是()①推翻封建君主②解决农民土地问题③建立资产阶级政权④向法治国家过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高二历史
直接促使北美殖民地人民与英国国王彻底决裂、确定争取独立的共同目标的事件是A.来克星顿枪声B.潘恩的《常识》在北美发表C.《独立宣言》发表D.英王颁布诏书,宣布北美处于叛乱状态-历史
在近代历史上受到法国《人权宣言》政治思想影响文件①英国《权利法案》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美国《独立宣言》④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A.①③④B.②③④C.②D.②③-高二历史
在英国复辟王朝统治时期,詹姆士二世推行的政策比查理二世更加反动的是A.不经议会同意擅自征税B.要求国家公职人员按国教仪式进行宣誓C.用恐怖手段镇压革命者D.在英国全面恢复-历史
英王詹姆士一世明确提出“君权神授”,其根本目的是A.从神学角度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B.为推行君主专制统治制造依据C.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是尘世间的最高权威D.强调国家权-高二历史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第一次内战的转折点是A.纳西比战役B.马斯顿荒原战役C.远征爱尔兰D.滑铁卢之战-高二历史
2000年一位90岁的加州老太太桃莉丝·汉道克,徒步横穿5100公里到达华盛顿,以普通游客的身份进入联邦国会大厦,发标政治演说,立即被警察当场逮捕。因为“国会大厦是立法重地,-高二历史
法国《人权宣言》被誉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主要是因为这一宣言A.标志着法国大革命任务顺利完成B.成为美国制定《独立宣言》的理论依据C.宣告了法国民主共和-高三历史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共同之处是A.坚持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B.为改造封建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C.有浓厚的种族歧视思想D.是资产阶级民主意识的反映-高二历史
拿破仑曾说:“我一生最大的骄傲并不是我所指挥的那四十次胜仗……但是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我的《民法典》”不会被人忘却主要是因为《民法典》①传承了罗-高二历史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大清帝国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久尊戴。君主神圣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诸君主,而大-高三历史
在17世纪英国议会常常被取消和解散.而17世纪以来议会墓本上是定期召开.对此,应如何解释?-历史
史学界认为,1640~1689年的英国革命与1789—1830年间的法国革命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①都建立过资产阶级共和国②都出现过封建王朝的复辟③都出现过君主立宪制④都发生-历史
“宗教改革以来的社会化潮流也使新教各派积极从事社会文化活动,参与社会改革,把建立人道主义社会秩序作为教会的神圣职责”。能够论证该观点的史实有A.马可·波罗介绍了东方文-高三历史
在复辟王朝统治时期,查理二世采取的反动措施不包括A.恢复英国国教B.国家公职人员按国教仪式进行宣誓C.实行军事管制D.用恐怖的手段迫害参加过革命的人-历史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迎接查理二世在英国复辟和发动“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都是为了A.在英国建立代议制民主政治B.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C.尊重英国人民的习惯和传统D.实-历史
《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的不同点是①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②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③为确立新型的资产阶级政体提供了法律依据④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高二历史
(17分)材料一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高三历史
规定未来的国王必须是英国国教徒的法律文件是()A.《三年法案》B.《王位继承法》C.《权利法案》D.《权利宣言》-高二历史
路易十四改革前,法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有①贵族叛乱不断②民族矛盾尖锐③宗教战争纷起④资本主义尚未萌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②③-历史
杰斐逊曾这样写道:“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高三历史
(3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事实上,17世纪在英国进行着两种革命。第一种是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小贵族和资产阶级感兴趣的是赢得在社会上有地位所必需-高三历史
高二某班设计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历史文献”、“重要人物”、“练习巩固”等四个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适合的是A.克伦威-高二历史
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的要求。其内容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A.都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都反-高二历史
17世纪.面对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英国资产阶级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哪些形式的反复斗争?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历史
在17世纪的政治斗争中,英国议会是重要的政治力量。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A.始终是反对封建专制的力盘B.一度是维护独裁统治的工其C.随着议员成分的变化发挥不同的作用、D.多次-历史
166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接受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目的是A.恢复共和政体B.重建封建王朝C.推进宗教改革D.维护革命成果-历史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员有弹劾总统的权力,表明A.中华民国有真正的民主B.权力的重心在议院C.临时大总统没有权力D.孙中山要限制袁世凯-高二历史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路易十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原因是A.为维持庞大的常备军B.为维持宫廷的奢侈生活C.为增强国家财政收入D.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高一历史
宣扬“君权神授”,还宣称国王居于法律之上,认为“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的英国国王可能是()①詹姆士一世②查理一世③威廉三世④克伦威尔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②-高二历史
美国的《1787年宪法》和中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思想原则,实践了哪一位思想家的观点A.霍布斯B.孟德思鸠C.伏尔泰D.卢梭-高二历史
关于克伦威尔建立的“护国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实质上是军事独裁体制②地方管理采取了军事措施③解散议会④厉行清教法规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高二历史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共和国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高二历史
某书中有这样的描述:“1661年1月的伦敦……一群面露凶相,怀着强烈复仇情绪的国王的忠实部属……将克伦威尔、爱尔顿和布拉德肖的尸首拖了出来,装上木架,拖着游街,然后裹上镣铐-高二历史
英国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反复斗争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回答21、22题。小题1:英国著名的政治家皮特说:“我的茅屋,就是我的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句话体现-高三历史
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这两大文献产生的共同历史背景是()①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反对专制王朝的统治③启蒙思想的传播④英勇抗击外国殖民军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③④-高二历史
《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直接目的在于A.确定三权分立原则B.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C.限制袁世凯独裁D.体现资产阶级民主-高二历史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三大革命产生了三个划时代的文件:《权利请愿书》《独立宣言》和《人权和公民权宣言》。20-高三历史
《独立宣言》所体现的民主思想.哪一点是对启蒙思想的发展()A.平等的思想B.天赋人权学说C.“主权在民”的学说D.人民革命权利-历史
查理二世重登王位前,向议会方面表示“不准备重复他的经历”。他的“经历”是指()A.被议会俘虏B.在国外流浪C.受到法律限制D.在宫廷政变中下台-历史
议会方面允许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目的在于()A.结束护国政体B.恢复君主制度C.实现社会稳定D.维护既得利益-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3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洛克学说包含了英国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基本要素,确实为光荣革命提供了理论辩护。他的学说成为启蒙运动的主流,奠定了基于代议制政府、宪法和法治-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洛克学说包含了英国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基本要素,确实为光荣革命提供了理论辩护。他的学说成为启蒙运动的主流,奠定了基于代议制政府、宪法和法治的政治改革的基础。(他的)《政府论两篇》的思想与孟德斯鸠的思想一道为美国革命和温和阶段的法国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彼得·赖尔、艾尔·威尔逊【美】《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材料二 法国《人权宣言》与美国《独立宣言》节选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便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人权宣言》
材料三 一八五四~一八五五年在再度移民的西部地区——堪萨斯——爆发了垦殖者与农民之间的武装斗争。一八五九年,武装斗争从堪萨斯蔓延到弗吉尼亚。农民约翰·布劳恩企图在这里发动奴隶起义。布劳恩建议在阿列该尼山脉建立根据地,并从这里扩展黑人的起义。在一个下雨的黑夜里,布劳恩占领了弗吉尼亚州与马里兰州交界的小城哈伯斯·斐里的政府兵工厂。布劳恩的全部队伍总共二十三人,其中包括他自己和他的三个儿子以及两个女婿。队伍中有五个黑人。布劳恩派遣了他的手下,到邻近农园解放奴隶,并捕捉了奴隶主来作为人质。布劳恩未能发动总起义。到第二天夜晚,首都(华盛顿)的军队开到了,布劳恩的队伍几乎全部覆没。受重伤的布劳恩被俘,坐担架去受审判,美国的“民主”法庭将他判处绞
——叶菲莫夫【苏】《近代世界史教程》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分析洛克写作《政府论两篇》的主要目的和历史意义。(6分)
(2)阅读材料二,《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倡导了哪些相同的精神原则?(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精神原则在18世纪晚期法、美制宪实践中是否完全得到贯彻?(4分)
(3)运用所学知识判断马克思所言“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是指哪一个重要文件?(2分)它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4分)
(4)史论结合是叙述历史事件的常用手段。阅读材料三,作者意图通过叙述哪一历史事件来得出怎样的结论(观点)?(4分)19世纪60年代美国“奴隶运动”发生怎样的变化?(4分)为配合各种废奴纪念,请你写一个口号或标语以揭示废奴主张的理论基础。(2分)
答案
(2)答:相同:都强调一切
(3)答:重要文件:《独立宣言》。(2分)意义:阐明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正式宣告了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立,鼓舞了北美人民的革命斗志,成为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旗帜。(4分)
(4)答:事件:约翰·布劳恩起义。结论:奴隶制度是一种罪恶(废奴运动是历史的进步)或美国的“民主”是有很大局限性的。(4分)变化: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引发内战(南北战争),联邦政府推行废奴。(共4分,只要正确描述了从民间和平手段,发展到暴力阶段或国家内战,最终政府以立法废除奴隶制度即可)口号:人生而自由,在权利上是平等了、或天赋人权(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