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下列实验中(固定仪器省略),没有错误的是()A.吸热试验B.制溴苯C.浓硫酸稀释D.乙酸乙酯制取-高一化学
下列实验中(固定仪器省略),没有错误的是()A.吸热试验B.制溴苯C.浓硫酸稀释D.乙酸乙酯制取-高一化学
题目简介
下列实验中(固定仪器省略),没有错误的是()A.吸热试验B.制溴苯C.浓硫酸稀释D.乙酸乙酯制取-高一化学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中(固定仪器省略),没有错误的是( )
A.
吸热试验
B.
制溴苯
C.
浓硫酸稀释
D.
乙酸乙酯制取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A
上一篇 :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试剂选用或
下一篇 :
下列实验的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不能得到的结论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试管里出现白色沉淀元素非金属性:Cl>SiB向某溶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化学
I.某化学兴趣小组拟从海带中提取碘,进行如下实验.从A~C中选择适当的装置填空(填字母):(1)过滤操作时用到的装置是______.(2)从I2的CCl4溶液中提取单质I2并回收CCl4的可用装置-高
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或实验仪器,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A.闻气体的气味B.用浓硫酸干燥Cl2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D.称量2.1g氯化钠-高一化学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除去混在镁粉中的铝粉B.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高一化学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B.实验室制氨气C.除去Cl2中的HClD.排水集气法收集CH4-高一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C.配制稀硫酸时,可-高一化学
实验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序号).a.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左边托盘内,右边托盘放砝码-高一化学
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有四位学生分别作出如下回答,其中正确的是()A.甲学生: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B.乙学生:在盐酸中加-化学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①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乙酸,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0.-高三化学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4mL0.01mol/L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一只试管中加入0.1mol/LH2C2O4溶液2mL,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0.1-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能实现实验目的是()A.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B.分离出硝酸银中的氯化银C.除去Cl2中的HClD.排水集气法收集NO-高一化学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实验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使水能顺利流下C.丙装置:用图-化学
为探究CO2与过量的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三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CO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高一化学
关于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可用于实验室用MnO2固体与浓盐酸共热,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Cl2B.②实验中若左边棉花变橙色,右边棉花变蓝色,则能证明氧化-高一化学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可行的是()A.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HCl,若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SO42-B.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能使-高一化学
下列装置及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实验装置Ⅰ: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实验装置Ⅱ: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杂质C.实验装置Ⅲ:能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高三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通入KMnO4(H+)溶液确定乙烯中是否混有甲烷B向水解后的蔗糖溶液中加入NaOH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确定蔗糖是-高一化学
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①为使稀硫酸和锌制取氢气的速率加快,可向稀硫酸中加入用铜丝网包裹的锌粒②用托盘天平称取10.4g食盐时-高二化学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或装置的选用正确的是()A.用装置(Ⅰ)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取某些气体(草酸晶体的熔点101.5℃,分解温度约为150℃)B.用装置(Ⅱ)进行实验时,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化学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是()A.常温下,测得醋酸钠溶液的pH>7B.常温下,测得0.1mol/L醋酸溶液的pH=4C.常温下,将pH=1的醋酸溶液稀释1000倍,测得pH<4D.常温下,将-
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此图可比较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大小B.此图可用铜和稀硝酸制取并收集少量NOC.此图可验证氨气易溶于水D.此图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氨气-高一化学
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干燥Cl2B.吸收HClC.石油的蒸馏D.吸收NH3-高二化学
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B.检验溴乙烷消去后的产物是否含乙烯C.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D.研究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高二化学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即可B.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高二化学
下列各实验相应操作、实验现象及原因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选项操作现象解释或推论A铁片投入浓硫酸无明显变化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B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白纸变黑浓硫酸强氧化-高三化学
下列图示中错误的实验操作是()A.除去CO中的CO2B.萃取时振荡混合液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稀释浓硫酸-高一化学
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相关实验预期目的①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观察能否恢复原色验证SO2漂白的可逆性②将氯水加入淀粉KI溶液中验证Cl的非金属性比I强③在相-高一化学
下列实验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干燥Cl2B.吸收HClC.蒸馏石油D.制取氨气-高三化学
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图1装置蒸干CuCl2饱和溶液制备CuCl2晶体B.用图2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C.用图3装置蒸馏海水制取少量淡水D.用图4装置分-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A.操作和现象: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变暗;结论: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2B.操作和现象:铝箔插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结-高一化学
以下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是()A.闻气体的气味B.用浓硫酸干燥氢气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D.检验钾元素的存在-高一化学
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法Ⅰ:铜铝混合物足量溶液A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方案Ⅱ:铜铝混合物足量B溶液充分反应测定剩-高三化学
下列操作,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由现象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A.向溶解有Na2O2的水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先变红振荡后褪色B.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NaHCO3和Na2CO3溶液C.铁在-高一化学
对实验Ⅰ~Ⅲ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实验Ⅰ: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B.实验Ⅱ:继续煮沸至出现红褐色沉淀,停止加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C.实验Ⅱ: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高一化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洗涤烧杯和玻棒的溶液须转入容量瓶中C.某溶液滴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高一化学
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B.C.D.-高一化学
实验室里运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A.石油分馏B.溴苯的制取C.乙烯的制取D.乙酸乙酯的制取-高二化学
(2七14•广州一模)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1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常温下将Cu片放入浓H2S64中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Cu与浓H2S64反应生成S62BA92(S64)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H2SO4时,将蒸馏水沿容器内壁缓慢倒入浓H2SO4中,并及时搅拌B.测定溶液pH时,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高一化学
下列关于I和II的关系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ⅠⅡ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苯分子和乙烯分子含有相同的碳碳双键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CC2H4、C5H10因组成-高二化学
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合理的是()A.用浓溴水鉴别:苯、CCl4、苯酚溶液、苯乙烯B.除去NO中混有的少量N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再用排空气法收集NOC.在制备乙酸丁酯的-化学
现有一块已知质量的铝镁合金,欲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几位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实验设计1:铝镁合金盐酸测定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实验设计2:铝镁合金N-化学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从含I-的溶液中提取碘:加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再用酒精萃取B.检验溶液中是否一定含有CO32-: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C.检验蔗-化学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盛有苯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可观察到紫色褪去B.用强光照射盛有CH4与Cl2(体积比1:4)的集气瓶后,可观察到瓶内壁附有油状物-化学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可行的是()A.加足量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铁粉B.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氯气与铁反应生成FeCl3C.用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检验溶液中Cl-D.用氢氧化-化学
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B.用分液漏斗分离四氯化碳和水的混合物C.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许碳酸钠杂质D.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高一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为了不浪费,把用后剩余的Na2CO3溶液倒入原试剂瓶中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高
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向-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此现象可作为判断镀锌铁皮中锌镀层是否完全被反应掉的依据B.向少量的火柴头浸泡液中滴-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甲装置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物是NOB.通过乙装置实现化学反应:2Cu+O2+4H+=2Cu2++2H2OC.用丙装置测定盐酸的浓度D.用丁装置检验溴乙-化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下列实验中(固定仪器省略),没有错误的是()A.吸热试验B.制溴苯C.浓硫酸稀释D.乙酸乙酯制取-高一化学
题目详情
吸热试验
制溴苯
浓硫酸稀释
乙酸乙酯制取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