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李鸿章曾在1881年撰文指出,“五年来,我国创设沿江沿海各省电线,总计一万多里,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当时正值法人挑衅,将帅报告军情,朝廷传达指示,均相机而动,-高三历史
李鸿章曾在1881年撰文指出,“五年来,我国创设沿江沿海各省电线,总计一万多里,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当时正值法人挑衅,将帅报告军情,朝廷传达指示,均相机而动,-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李鸿章曾在1881年撰文指出,“五年来,我国创设沿江沿海各省电线,总计一万多里,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当时正值法人挑衅,将帅报告军情,朝廷传达指示,均相机而动,-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李鸿章曾在1881年撰文指出,“五年来,我国创设沿江沿海各省电线,总计一万多里,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当时正值法人挑衅,将帅报告军情,朝廷传达指示,均相机而动,无丝毫阻碍。出使大臣往来问答,朝发夕至,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以下对该段材料所含历史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电报的作用已经显现在中国近代战争中
B.电报的使用有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联系
C.通过电报传递信息在当时已走入寻常百姓家
D.电报的使用有助于清政府及时了解国际动态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C
上一篇 :
新中国建立后电影创作第一个辉
下一篇 :
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诞生的是下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近代中国出现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是A.《中外纪闻》B.《国闻报》C.《申报》D.《新青年》-历史
2010年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通过新华网与我们的网友进行长达两个多小时在线交流,坦诚回答了网友提出的诸多问题,给网友们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这体现了互联网的特点-高三历史
目前,电视上出现“电视商场”这类专题节目,它所体现的电视的功能是[]A.政治引导B.休闲娱乐C.文化教育D.引导消费-高一历史
1958年5月1日,新华社在首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已于当晚19∶05分开始试播,它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这座电视台是[]A.北京电视台B.上海电视台C.江苏电视台D.哈-高一历史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一历史
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国闻报》《民报》《青年杂志》《共产党宣言》中译本A.抗争——摆脱外来的侵略B.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高三历史
《盛世危言》指出:“……灾民流离困苦情形,宛然心目。……作奸犯科者,明正典刑……中历历详述,见之者,胆落气沮,不敢恣意横行……自有……(士君子)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之事……”郑观应-高三历史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A.民族危机的困境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C.民主-高三历史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www.m1905.com/bbs,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起步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高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www.m1905.com/bbs,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起步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近代中国衣食住行受西方影响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西风东渐”的趋势。下图不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A、中山装B、官服图案C、卖报图D、1913年的电文-高一历史
近代中国由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A.《昭文新报》B.《强学报》C.《万国公报》D.《新民丛报》-高一历史
报刊、影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维新变法时期,影响较大的报纸有《中外纪闻》、《强学报》和《新青年》B.诞生于1958年的中央电-高三历史
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高三历史
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高三历史
08年5月14日晚,“凝聚每份爱”大型抗震救灾义演在北京举行,上百名国内艺人纷纷“零出场费”义演,《同一首歌》这一节目反映了[]A.演员艺人十分富有不在乎钱B.“大灾有大爱”,高尚-高三历史
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创办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中国共产当创办的报刊不包括:[]A、《-高一历史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至1905年5月,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共有报纸约240种,上海出过119种。在上海出过的报纸中,中国人办报72种,外商报纸34种,教会报纸5种,但仍-高三历史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A.报刊杂志B.电报电话C.电影电视D.互联网-高三历史
经过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的学习,你觉得近代前期中国人自己创办大量报刊的主要目的是[]A.丰富社会生活B.促进商品销售C.启蒙思想,唤醒民众D.宣传政府政策-高一历史
1897年,上海人孙宝暄在日记里记载:“览电光影戏,观者蚁聚,俄,群灯熄,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极奇。”中国人能看到自己制作的最早的“电光影戏”是A.《定军山》B.《白毛女》C.《-高一历史
下列不符合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发展的是[]A、随着电视节目的增多,质量有所降低B、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C、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D、《焦点访谈》等新闻类报道栏目在社会-高三历史
电视是当前最为普遍的大众传媒,电视的出现()。①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②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③取代舞台艺术和电影④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历史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人们可以及时了解大会盛况的传媒有①报纸②广播③电视④互联网[]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高一历史
报刊所具备的功能有①报道新闻②传播知识③通达民情④舆论监督[]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高一历史
下图所示是1896年创办于上海的一份著名报刊。下列有关此报刊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创了近代国人办报的先例B.近代第一份通俗性报刊C.有利于推进变法、开启民智D.拉开了近代报-高三历史
1896年8月10日《申报》刊登广告:徐园初三夜仍设文虎(灯谜)候教,西洋影戏,客串戏法。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西洋影戏”已遍布中国各地B.中国人的娱乐活动更加丰富C.“西-历史
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高一历史
下列有关标题,出现常识性错误的是A.《申报》——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B.“我与电视”有奖征文启事——纪念中国电视诞辰56周年C.“二五”计划为我国互联网指明方向D.《影像中的京-高一历史
我国的下列影片中,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是[]A、B、C、D、-高三历史
“米米奇妙屋”、“快乐男声”等电视节目分别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电视观众的欢迎,这主要说明了电视具有[]A、艺术鉴赏性B、传播信息作用C、娱乐功能D、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高一历史
报刊、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B.影视是音像媒介,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照相、电影、漫画等视觉影像与文字媒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影像伸出的触角,易于满足感官世界,这恰是文字媒介的限制②影像可以化虚构为真实,其传播功能远超过文字,所-高一历史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A.民族危机的困境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C.文学-高三历史
近年以来,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A.电影B.电报C.报刊D.电话-历史
新民周刊记载,中国的80年代,最早堂而皇之播放迈克杰克逊的歌曲就是那首著名的《四海一家》,它在中国的传播不仅没有遭遇到任何阻力,反而催生出它的衍生产品,罗大佑的《明天-高三历史
一位欧洲的环球旅游家,于1918年来到中国的某个大城市,在该城市他不可能见到A.一群年轻人到电影院看《歌女红牡丹》B.有人在谈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该城市刚好在举办大型舞-高一历史
2011年受媒体关注最热的名词是“我爸是李刚”、“我舅是局长”、“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动车‘轻微’碰撞”等,这突出反映了A.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B.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实-高一历史
近代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取材于[]A.传统戏曲B.辛亥革命C.近代城市生活D.抗日战争-高三历史
1903年,山东第一份报刊《济南汇报》创刊,读书看报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报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主要有①开阔视野②关注国事③减少文盲④传播新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高一历史
近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联系、交往越来越密切,需要一种大众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大众媒介是[]A.电影B.电视C-高一历史
某同学以《1899年的上海》为主题,创设了下列场景,其中可能被老师否决的是A.很多市民到商务印书馆购买新书B.报童们在租界内兜售《申报》C.新式学堂师生讨论近代数理知识D.知县在-高二历史
1890年,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报道了美国人蔺茉制造“风舟”的新闻。一位中国画师据此画出“带有4只鸟翼的船”发表在《点石斋画报》上(如图1)。对上述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这-高三历史
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是[]A.《渔光曲》B.《风云儿女》C.《定军山》D.《歌女红牡丹》-高一历史
1872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的“纸”是[]A.传单B.信件C.报纸D.书籍-高三历史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人们可以及时了解大会盛况的传媒有:()①报纸②广播③电视④互联网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高一历史
新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A.北京电视台B.哈尔滨电视台C.南京电视台D.上海电视台-高一历史
近代以来中国报刊逐步走向繁荣。一般认为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A、《中国丛报》B、《昭文新报》C、《时务报》D、《新青年》-高一历史
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李鸿章曾在1881年撰文指出,“五年来,我国创设沿江沿海各省电线,总计一万多里,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当时正值法人挑衅,将帅报告军情,朝廷传达指示,均相机而动,-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