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现有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温度和体积的水,试管编号及相关数据如下表.(1)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0.5g硫酸铜粉末,完全溶解.溶液颜色最深的是.(2)再向B、C两支试管中加硫酸铜粉-九年级化学
现有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温度和体积的水,试管编号及相关数据如下表.(1)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0.5g硫酸铜粉末,完全溶解.溶液颜色最深的是.(2)再向B、C两支试管中加硫酸铜粉-九年级化学
题目简介
现有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温度和体积的水,试管编号及相关数据如下表.(1)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0.5g硫酸铜粉末,完全溶解.溶液颜色最深的是.(2)再向B、C两支试管中加硫酸铜粉-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现有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温度和体积的水,试管编号及相关数据如下表.
(1)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0.5 g硫酸铜粉末,完全溶解.溶液颜色最深的是
.
(2)再向B、C两支试管中加硫酸铜粉末至饱和,则B中溶液的颜色较C中的
.
(3)由此实验可得出:①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有色溶液的颜色越
;②
.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档
来源:同步题
答案
(1)A
(2)浅
(3)①深;②温度越高,硫酸铜的溶解度越大(或温度不同,硫酸铜的溶解度不同)
上一篇 :
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一篇 :
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2)A、B两物质的溶解度在______℃时相等.(3)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__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当温度是______℃,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化学
如下图所示,甲、乙两试管中分别盛有硝酸钾、石灰水的饱和溶液,并都有少量固体存在.若向试管外盛水的烧杯中加入浓硫酸,请分析推断产生的现象和原因.______.-化学
下表列举的是20℃时氯化钠溶解实验的四组数据:水的质量所加NaCl质量形成溶液质量实验一10g2g12g实验二10g3g13g实验三10g4g13.6g实验四10g5g13.6g由上表数据可得在20℃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B.在t1℃时,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将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变浓B.在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化学
有一种盐(不含结晶水),它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一该盐溶液,其组成处于图中的P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把该盐溶液温度降至20℃,该盐溶液可变成饱和溶液B.50℃时,向组-化学
把一定质量的30%的某溶液加热蒸发10g水,冷却至20℃时有2g晶体析出,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则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A.20gB.33.3gC.40gD.66.7g-化学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0℃时,50g水可以溶解25g甲物质B.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t2℃时,a的溶解度等于b溶解度B.在t1℃时ac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C.c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化学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可简要表示为: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
下表为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C0204060溶解度/g13.331.663.9110(1)请根据上表数据在图中画出KNO3的溶解度曲线;(2)从溶解度曲可以看出,KNO3溶液的溶解度随
如图,是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要将B从溶液中结晶出来常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B.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冷却到T1℃,所得的三种溶液中A溶液的-化学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g.(2)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填“相同”或“不同”).(3)我国有些地区有
有关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20℃时,在100g溶液中最多可含有30gA,则20℃时A的溶解度为30gB.在100g水中B最多可溶解20g,B的溶解度为20gC.在30℃时,C在100g水中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B.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都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C.一定温度下,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D.温度一定时,析出晶体-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A、B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现分别向50克A和80克B固体中各加水150克,加热溶解,同时蒸发掉50克水,冷却至T1℃,这时[]A、二者均有晶体析出B、只有A析出C、只有B析出D、B两-九年级化学
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3)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取100ml水,加入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全部溶解,得溶液①再加wg硝酸钾,搅拌,恢复到20-化学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我国西北部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NaCl、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填“甲”或“-化学
读图是一种重要能力.图1是A、B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10℃时的溶解度:B______A(填“<”、“=”、“>”).(2)30℃时,A、B两种物质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溶液质量
溶解度曲线图可表示的意义是()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③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g.(2)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3)t1℃时,将20gA加入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的试管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甲试管-化学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完成下列问题.(1)在______℃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在一定温度下,当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甲时,-化学
两种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B.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时,肯定都有晶体析出C.要从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化学
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50g水里最多溶解30gAB.将t1℃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九年级化学
在20℃时,测得50g水中溶解18g氯化钠恰好形成饱和溶液,从实验中可知()A.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8gB.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8gD.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化
如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判断该溶液在A、B、C、D四种状态时,属于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固体的是()A.AB.BC.CD.D-化学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填代号)。(3)t2-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______.(2)t1℃时15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克.(3)
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100g水中溶解20gNaCl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的溶解度为20gB.在20℃时,把20gNaCl溶解在100g水中,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gC.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B.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B.甲物质的溶液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C.在20℃时,甲、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化学
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意义.(1)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和结晶,做了如下所述过程的实验:小资料: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项目10℃20℃30℃40℃50℃60℃70℃NaCl35.8g3-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1℃时,甲的溶解度是______g.(2)______℃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解,可采用的方-化学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小明同学对此图进行分析时得到了下列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的溶解度B.a的溶解度一定小于b的溶解度C.a、b两物质的-化学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在l00g水中放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化学
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40℃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______,图中交点P表示______.(2)在50℃时,将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其中一种方法:______.-化学
t℃时,某物质的溶液220g,蒸发去15g水后,析出晶体6g,又蒸发去10g水,析出6g晶体,再蒸去10g水又析出晶体的质量为()A.4gB.6gC.10gD.15g-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所含该溶质的量一定是该条件下的最大值B.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在温度一定时,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化学
在3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5g,在60℃时50g水最多能溶解B物质10g则()A.A的溶解度比B大B.B的溶解度比A大C.二者的溶解度相等D.无法比较-化学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4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g;(2)50℃时,B、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是______;(3)要从C的饱和-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温度大于t2℃时,a物质的溶解度______b物质的溶解度(填“>”、“<”或“=”).(2)将t2℃时a、b两种-化
图为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作答:(1)t2℃时,A、B两物质溶解度大小比较,A______B(选填“<”、“>”、“=”);(2)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由t2℃降低温度到t1℃时,析出溶质较多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你回答:(1)0℃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2)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有晶体析出的是-化学
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40℃时,150g硫酸钠饱和溶液含有50g硫酸-化学
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在40℃时,A的溶解度比B______(选填“大”或“小”)(2)在同一温度下,A和B能不能配制成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理由是-化学
要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采用的方法是()A.增加水B.增加KNO3C.不断搅拌D.升高温度-化学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在20℃时,a、b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b都属于易-化学
甲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甲图中,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2)t2℃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3)如乙图所示,20℃时,-化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现有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温度和体积的水,试管编号及相关数据如下表.(1)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0.5g硫酸铜粉末,完全溶解.溶液颜色最深的是.(2)再向B、C两支试管中加硫酸铜粉-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2)再向B、C两支试管中加硫酸铜粉末至饱和,则B中溶液的颜色较C中的 .
(3)由此实验可得出:①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有色溶液的颜色越 ;② .
答案
(2)浅
(3)①深;②温度越高,硫酸铜的溶解度越大(或温度不同,硫酸铜的溶解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