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根据提示写出战役名称。(12分)(1)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是(3)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4)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八年级历史
根据提示写出战役名称。(12分)(1)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是(3)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4)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八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根据提示写出战役名称。(12分)(1)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是(3)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4)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根据提示写出战役名称。(12分)
(1)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是
(3)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4)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5)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6)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题型:填表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百团大战
(2)台儿庄战役
(3)平型关大捷
(4)淮海战役
(5)辽沈战役
(6)平津战役
(1)试题分析: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百团大战。
点评:关于百团大战,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40年8月,地点在华北地区,指挥者是彭德怀;作战方式是破袭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意义: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2)试题分析: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是台儿庄战役。
点评:关于台儿庄战役,学生还要知道,地点是徐州,指挥者是李宗仁,结果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3)试题分析: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
点评:关于平型关大捷,学生还要知道,指挥者是林彪,这是中日开战以来共产党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这次胜利振奋了全国人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4)试题分析: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淮海战役。
点评:关于淮海战役,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48年11月——1949年1月;指挥者有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参战部队是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战役以徐州为中心;歼灭敌人的地点有碾庄、陈官庄、双堆集;淮海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5)试题分析: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辽沈战役。
点评:关于辽沈战役,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48年9月到10月,指挥者有林彪、罗荣桓,参战部队是东北野战军;锦州之战,封闭了国民党军进出东北的大门。结果解放军歼敌47万多人,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
(6)试题分析: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平津战役。
点评:关于平津战役,学生还要知道,参战部队是华北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战术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北平国民党总司令傅作义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的压力和耐心争取下,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上一篇 :
台儿庄大捷后,中国军队的司令官
下一篇 :
下列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表判断:事件时间影响和评价卢沟桥抗战1937年7月揭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这次战役的胜利是抗战开始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它沉重地-九年级历史
判断: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战开始了。-八年级历史
在某纪念馆的尾厅里,每隔12秒,就会有一滴水从高空落下,侧面墙上贴着遇难者遗像的灯,亮起再熄灭……而这12秒汇聚成的数字就是30万人,由此可判断该纪念馆是()A.九一八事变纪-九年级历史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来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这首悲壮的歌谣诞生于下列哪个事件期间()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八年级历史
下列对美日之间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发展阶段影响19世纪,美国侵略日本A.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20世纪40年代,日本侵略美国B.二战亚洲战场爆发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美国扶-九年级历史
“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其中“陪都”是()A.广州B.武汉C.重庆D.南京-八年级历史
材料一1942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八年级历史
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历史事是件A.九一八事变B.南京大屠杀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八年级历史
学完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某班同学出了一期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A.难忘九一八B.血染卢沟桥C.南京大屠杀D.血战台儿庄-八年级历史
近代史上,日本两次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奋起抵抗。下列人物与抗击日本侵略有关的是()①邓世昌②康有为③彭德怀④李宗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九年级历史
据载,山西太原有个前清举人刘大鹏,辛亥革命后仍以清代遗民自居,拒不承认民国,直到1937年后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促使刘大鹏思想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A.民族资本主义的-九年级历史
下面是小明在探究某两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日美关系B.中美关系C.英美关系D.中日关系-八年级历史
如图是八路军的臂章。臂章上的“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应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A.1936年B.1937年C.1938年D.1939年-九年级历史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了A.八一三事变B.九一八事变C.双十二事变D.七七事变-九年级历史
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A.歌颂祖国B.抗日救亡C.追求理想D.抨击时弊-八年级历史
读史有感(10分)“70多年前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和平带来空前的灾难。世界各国人民同仇敌忾,携手反法西斯侵略,保卫世界和平;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八年级历史
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应该在()A.九一八事变之后B.西安事变之后C.卢沟桥事变之后D.中共七大之后-八年级历史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遇皇军追得我是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情急之中把身藏……”这是京剧《沙家浜》中的几个唱段。该剧描述的历史发生在A.1840年~-九年级历史
“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A.上海B.北-八年级历史
日记是记录历史事件的有力证据。一位日本兵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不清楚为什么杀掉这么多的俘虏。……七千人的生命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位当事人的回忆-九年级历史
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A.七七事变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九一八事变D.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八年级历史
下列哪一事变的性质根本不同于其它三项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八年级历史
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了30多万中国军民而饮恨。这个城市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九年级历史
据载,山西太原前清举人刘大鹏,辛亥革命后仍以清代遗民自居,拒不承认民国,直到1937年后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促使刘大鹏思想转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八年级历史
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道: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情况-九年级历史
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后,日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为国捐躯的将领是()A.吉星文、金振中B.吉星文、佟麟阁C.金振中、赵登禹D.佟麟阁、赵登禹-八年级历史
如图,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日本名古屋正是当年中日“乒乓外交”的发源地之一,然而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于2月20日重申南京大屠杀不存在,-九年级历史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委屈忍痛和平保,无可避免上刺刀……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了A.八一三事变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九年级历史
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田伯烈称南京大屠杀是“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因为在这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中被杀害的中国军民达A.3万多人B.10多万人-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在卢沟桥作战中,29军组织大刀突击队夺桥,战士们抡起大刀,冲入敌阵,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桥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音乐家麦新为此做《大刀进-八年级历史
采用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丁同学在学习中国与某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关系?1894年1931年-九年级历史
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B.柳条湖事件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九年级历史
(本题9分)主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图一(地点:沈阳)图二(地点:北平)图三(地点:南京)(1)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哪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3分)步骤二:听歌-八年级历史
抗日战争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和最终形成的标志各是指()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②九一八事变③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④重庆谈判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7分)材料一:如图材料二:20世纪40年代初,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遭受法西斯侵略或威胁的国家,开始走向联合。正义最终战胜邪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九年级历史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南京大屠杀D.七七事变-八年级历史
“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里描述的是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B.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C.南昌起义的首创精-八年级历史
北海市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准备举行“1919—1949年历史图片展”。小军找到一幅《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它应该归入的栏目主题是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B.英勇抗日,同仇-八年级历史
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序幕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八一三”事变-九年级历史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原因是A.中华民族全民族共同抗战B.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C.苏联红军进攻东北日军D.美国向日本国土投掷两枚原子弹-八年级历史
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下图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A.李宗仁B-九年级历史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中有一段誓词:“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血战到底!”誓词反映的情境出现在下列哪一个历史时期: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九年级历史
历史影片能艺术地再现历史。下列四部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南京!南京!》②《南昌起义》③《西安事变》④《挺进中原》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八年级历史
观察下面的史料,反映的信息是A.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B.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C.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九年级历史
以下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九一八事变②中国军队守卫台儿庄③卢沟桥奋起抗战④彭德怀在百团大战中A.④③②①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八年级历史
下图是党领导的军队在什么时期使用的标志:()A.长征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北伐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八年级历史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派出与国民党在西安谈判的代表是()A.王若飞B.董必武C.刘少奇D.周恩来-八年级历史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A.联共抗日B.反蒋抗日C.逼蒋抗日D.国共合作-八年级历史
西安事变又叫()A.九一八事变B.双十二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八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根据提示写出战役名称。(12分)(1)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是(3)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4)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1)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是
(3)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4)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5)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6)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答案
(2)台儿庄战役
(3)平型关大捷
(4)淮海战役
(5)辽沈战役
(6)平津战役
(1)试题分析: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百团大战。
点评:关于百团大战,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40年8月,地点在华北地区,指挥者是彭德怀;作战方式是破袭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意义: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2)试题分析: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是台儿庄战役。
点评:关于台儿庄战役,学生还要知道,地点是徐州,指挥者是李宗仁,结果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3)试题分析: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
点评:关于平型关大捷,学生还要知道,指挥者是林彪,这是中日开战以来共产党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这次胜利振奋了全国人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4)试题分析: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淮海战役。
点评:关于淮海战役,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48年11月——1949年1月;指挥者有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参战部队是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战役以徐州为中心;歼灭敌人的地点有碾庄、陈官庄、双堆集;淮海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5)试题分析: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辽沈战役。
点评:关于辽沈战役,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48年9月到10月,指挥者有林彪、罗荣桓,参战部队是东北野战军;锦州之战,封闭了国民党军进出东北的大门。结果解放军歼敌47万多人,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
(6)试题分析: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平津战役。
点评:关于平津战役,学生还要知道,参战部队是华北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战术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北平国民党总司令傅作义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的压力和耐心争取下,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