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在不同时期是不-高一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在不同时期是不-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在不同时期是不-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在不同时期是不相同的,当美国刚刚取得国家独立时,它对大洋彼岸的中国是完全陌生的,因而首当其冲地表示了尊重的态度。但是,随着中美双方国力的此消彼长,这种态度遥渐淡化,逐渐演变成了轻视。……到1949年,双方的关系进入了令人心痛的30年公开敌对时期。
材料二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固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请回答;
(1)简要分析中美关系进入“公开敌对时期”的政治背景。双方“公开敌对时期”是怎样结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是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
难度:偏难
来源:专项题
答案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发动朝鲜战争等。结束:1972年发表《中美上海公报》,1978年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中关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交;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或维和行动);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或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上一篇 :
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外交上
下一篇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952年,周恩来在《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中说:“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高三历史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否成熟,标志就是它的实力、对国际制度理解和参与的程度、世界对其认可程度。据此判断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1949年《共同纲领》宣布的独立自主的-高一历史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高一历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主要有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参加日内瓦会议④出席万隆会议⑤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②③④-高一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的“不与任何大国结盟”新战略体现了对外关系的[]A.平等互利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独立自主原则D.互不干涉内政原则-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于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和中-高三历史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高三历史
我国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1979年以来的外交成就时,用了3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其中,这里的“政策大调整”主要指①提出了“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高三历史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高一历史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A.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B.根本上消除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得到-高三历史
1950年7月,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A.和平共处B.打扫干-高三历史
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D.朝鲜战争等遗留问题-高一历史
2010年4月7日晚,由中国文化部和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主办的纪念中印建交60周年2010年印度节开幕式演出《最后的祝福》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1953年12月,周恩来首次接见印度-高一历史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捷-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美国对运往中国的一切货物实施许可证管制办法》:“……商务部准备将它的许可证管制办法推广适用于所有运往共产党中国的货物。商务部在星期六(-高三历史
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地位,在国际交往中走上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A.一大片B.另起炉灶C.一边倒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高一历史
下面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A.长期共存B.互不侵犯C.互不干涉内政D.平等互利-高二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高二历史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同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捷克-高三历史
2011年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61周年和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0周年。综观60多年来中俄(苏)关系的风雨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A.不结盟政策是我国长期的外交原则B.独立自主是-高一历史
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A.三个世界理论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原则D.国家主权理-高三历史
新中国“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最早提出是在[]A.中印联合声明B.《中美联合公报》C.日内瓦国际会议D.万隆会议-高三历史
1951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首次为西方人介绍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他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时代》周刊-高三历史
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在发展同下列哪类国家的友好关系过程中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社会主义国家B、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C、资本主义国家D、亚、非、拉美地区新兴民-高一历史
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结盟评价错误的是[]A.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是结盟的基础B.中苏结盟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C.中苏结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起了巨大-高一历史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这一外交政策是[]A.独立自主B.“另起炉灶”C.“一边倒”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高一历史
以下是美国《时代》周刊所选用的一些中国封面人物,体现了美国社会对中国的关注。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图一是1950年12月11日的期刊,人物是毛泽东。标-高一历史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一边倒”政策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高三历史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改革开放前中国未与西方建交B.香港是中国与西欧交往的唯一桥梁C.捷克是中国通往西欧的交通枢纽D-高三历史
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下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由毛泽东、周恩来亲自签发)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A.朝鲜B.苏联C.印度-高一历史
毛泽东曾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只要它们一天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高三历史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这60年就是一部执政的中同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小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高三历史
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D.朝鲜战争遗留问题-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这反映了中国在外交上采取的政策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高一历史
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确定B.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高一历史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哥啊!哥!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来自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的舞蹈家和俄罗斯爱乐交响乐团音乐家演-高一历史
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高一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B、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C、改革开放后-高一历史
我国在中美关系上一贯主张:“中美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一些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中国对解决中美间分歧的态度是真诚的、积极的,但也是讲原则的,任何干-高一历史
1964年,在美国的强烈反对下,法国政府宣布和新中国建交,这表明[]A.中国彻底打破了美国的孤立、封锁B.资本主义阵营瓦解C.法国力图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D.欧洲开始实行共同的外-高三历史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高一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共领导人曾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已。”“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新中国成立初建立-高三历史
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为此,他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C.第三世界-高三历史
如果请你考查新中国外交发展史,按时间先后顺序,你首先应该考察的是[]A.俄罗斯莫斯科B.印尼万隆C.瑞士日内瓦D.日本东京-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以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高一历史
下图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的历史图片,你认为它值得纪念的意义表现为①有利于和平协商和解决彼此间存在的问题,维护地区和平②有利于发展睦邻友好的国家关-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交,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高一历史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下列外交政策和活动体现这一-高二历史
如下图所示,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外交高潮。下列选项中与之相适应的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美联合公报》开展多边外交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在不同时期是不-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在不同时期是不相同的,当美国刚刚取得国家独立时,它对大洋彼岸的中国是完全陌生的,因而首当其冲地表示了尊重的态度。但是,随着中美双方国力的此消彼长,这种态度遥渐淡化,逐渐演变成了轻视。……到1949年,双方的关系进入了令人心痛的30年公开敌对时期。
材料二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固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请回答;
(1)简要分析中美关系进入“公开敌对时期”的政治背景。双方“公开敌对时期”是怎样结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是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交;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或维和行动);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或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