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951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首次为西方人介绍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他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时代》周刊-高三历史
1951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首次为西方人介绍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他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时代》周刊-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1951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首次为西方人介绍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他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时代》周刊-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951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首次为西方人介绍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他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时代》周刊如此介绍周恩来说明
[ ]
A.当时中美处于全面对抗
B.美国颠覆了新中国政权
C.中国是美国的头号战略对手
D.美国的战略重心在亚洲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江苏期末题
答案
A
上一篇 :
新中国“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下一篇 :
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在发展同下列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结盟评价错误的是[]A.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是结盟的基础B.中苏结盟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C.中苏结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起了巨大-高一历史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这一外交政策是[]A.独立自主B.“另起炉灶”C.“一边倒”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高一历史
以下是美国《时代》周刊所选用的一些中国封面人物,体现了美国社会对中国的关注。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图一是1950年12月11日的期刊,人物是毛泽东。标-高一历史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一边倒”政策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高三历史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改革开放前中国未与西方建交B.香港是中国与西欧交往的唯一桥梁C.捷克是中国通往西欧的交通枢纽D-高三历史
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下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由毛泽东、周恩来亲自签发)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A.朝鲜B.苏联C.印度-高一历史
毛泽东曾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只要它们一天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高三历史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这60年就是一部执政的中同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小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高三历史
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D.朝鲜战争遗留问题-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这反映了中国在外交上采取的政策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高一历史
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确定B.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高一历史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哥啊!哥!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来自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的舞蹈家和俄罗斯爱乐交响乐团音乐家演-高一历史
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高一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B、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C、改革开放后-高一历史
我国在中美关系上一贯主张:“中美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一些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中国对解决中美间分歧的态度是真诚的、积极的,但也是讲原则的,任何干-高一历史
1964年,在美国的强烈反对下,法国政府宣布和新中国建交,这表明[]A.中国彻底打破了美国的孤立、封锁B.资本主义阵营瓦解C.法国力图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D.欧洲开始实行共同的外-高三历史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高一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共领导人曾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已。”“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新中国成立初建立-高三历史
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为此,他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C.第三世界-高三历史
如果请你考查新中国外交发展史,按时间先后顺序,你首先应该考察的是[]A.俄罗斯莫斯科B.印尼万隆C.瑞士日内瓦D.日本东京-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以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高一历史
下图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的历史图片,你认为它值得纪念的意义表现为①有利于和平协商和解决彼此间存在的问题,维护地区和平②有利于发展睦邻友好的国家关-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交,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高一历史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下列外交政策和活动体现这一-高二历史
如下图所示,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外交高潮。下列选项中与之相适应的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美联合公报》开展多边外交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高三历史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一表述指的是新中国的那一外交方针?[]A.“打扫干净屋-高一历史
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政府始终奉行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C.维护世-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你们一边倒。’正是这样。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高一历史
以下关于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外交政策与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苏联是建国初期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唯一国家B.“另起炉灶”的方针,改变了旧中国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C.日内瓦-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共领导人曾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已。”“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高三历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高三历史
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A.中印谈判B.中缅谈判C.中苏谈判D.中美谈判-高三历史
《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高一历史
《解密外交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档案:1949——1955》,这一文献不会揭开下列哪一事件的内幕[]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B、中国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C、中国代表参加万隆-高一历史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看法时,引用了台湾诗人邱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高一历史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列对这一原则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它表达了中国拥护国际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愿望②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高一历史
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D.朝鲜战争的遗留问题-高一历史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高三历史
“苏联变脸快,美国封锁严,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此情况应发生在中国[]A、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B、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D、20世纪70年代末-高二历
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将政府公告函告各国政府,表示新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将政府公告函告各国政府,表示新中-高一历史
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边倒”的政策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新中国的企图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C.新中国以安理会五个成员国之一-高一历史
《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保证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这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高三历史
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上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能佐证胡锦-高三历史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印度,此次访问印度[]A.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B.倡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C.提出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办法D.-高二历史
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世界各国广泛运用的是①“求同存异”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高一历史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提出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D、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高一历史
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A.新中国的成立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一大片”的方针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高二历史
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伯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的退回。这表明[]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B、中华人民共国的合法性不需要-高二历史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高三历史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憾”。以下三幅图片分别摄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20世纪七十年代初、21世纪初。对这三-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951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首次为西方人介绍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他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时代》周刊-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 ]
B.美国颠覆了新中国政权
C.中国是美国的头号战略对手
D.美国的战略重心在亚洲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