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读图18“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1)将下列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填在相应地区后的括号里(填字母):甲——(),乙——()丙——(),丁——()A.酸雨危害B.森林锐减-高
读图18“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1)将下列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填在相应地区后的括号里(填字母):甲——(),乙——()丙——(),丁——()A.酸雨危害B.森林锐减-高
题目简介
读图18“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1)将下列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填在相应地区后的括号里(填字母):甲——(),乙——()丙——(),丁——()A.酸雨危害B.森林锐减-高
题目详情
读图18“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将下列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填在相应地区后的括号里(填字母):
甲——( ),乙——( )
丙——( ),丁——( )
A.酸雨危害
B.森林锐减
C.湿地减少
D.水体污染
(2)甲附近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
。该地区水资源丰富,但经常发生旱灾的原因是
。
(3)乙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4)丁地区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造成的危害有
。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B D C A(答对一个给一分)
(2)水能 (1分) 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落差大,水流急;位于喀斯特地形区,地表水下渗严重(任答2点得2分)
(3)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4)使江河湖水、土壤酸化,影响生物生长;危及人体健康;造成建筑物、桥梁和文物古迹的腐蚀、损坏(答对1点给1分)
略
上一篇 :
下列既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
下一篇 :
读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环境保护】(10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高三地理
下列人类活动中,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是A.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B.植树造林,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C.大量地围湖造田,使水域面积变小D.制冷业大量使用氟氯烃化合-高一地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是A.数量增加,品种减少B.数量增加,品种增加C.数量减少,品种增多D.数量减少,品种减少-高二地理
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在水下6米召开了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他们头戴水下呼吸器,在塑料板上签署一份“SOS”文件,泡沫不断地从面罩上汩汩而出。回答10-11题10.解-高三地理
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A.水资源B.生物资源C.石油资源D.煤炭资源-地理
2010年3月27日20:30,“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开展。熄灭灯光,向全世界发出“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倡议。全球6000多个城市、超过10亿人参与活动,其中上海(31°N,121°E)-高二
由于石油用量增加,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是()A.全球气温上升B.臭氧层空洞扩大C.光化学烟雾增加D.地方病增多-高一地理
10月24日为联合国日,今年联合国日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碳”,全球各地纷纷响应并大力呼吁节能减排。读图回答各题。图7“全球气温变暖示意图”小题1:关于全球气候-高二地理
读图11“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第45~46题。小题1:图11中D区域所示的环境问题是A.全球变暖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酸雨小题2:该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是①森林的-高一地理
读我国主要环境问题示意图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气象专家分析,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出现的扬沙、沙尘天气与北方地区冬春普遍干旱、降水减少和土壤表层松化有明显关-高二地理
农业污染的特点有①发生时间长②影响范围广③毒害残留短④危害深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高二地理
读“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过程”关系简图,回答:小题1:图中数字序号的含义正确的是A.①生产产出②经济过程③资源④环境B.①经济过程②生产产出③环境④资源C.①资源②经济过程③生产产出④-地理
读图1,回答3~4题。图1江西省1990-2005年的“三废”排放变化特征小题1:江西省21世纪工业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是()A.工业废水B.工业废气C.固体废弃物D.没有小题2:江西省工业-高三
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B.横跨川、甘、宁、内蒙古、陕、晋、冀7省区的大部分或一部分C.高原地势东南高、西-地理
读图“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回答:小题1:上述情形给我们的启示是()A.财富和产品越多,生活质量越高B.财富和产品越少,生活质量越高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生活质量的-高一地理
下右图为“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式内涵图”(X表示经济发展水平,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Ⅰ--Ⅳ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强度四种关系模式),据此回答题:小题1:关于Ⅰ—Ⅳ所表示的模式的叙述-高一地理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完成各题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高二地理
“霾”是一种类似于轻雾的天气现象,但与雾有一定的区别。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表格雾与霾比较表水汽含量颜色边界能见度颗粒物雾>90%乳白色、青白色清晰差无霾<80%黄色、橙-高二地理
海洋污染物的绝大部分来自()A.海洋石油B.海底火山喷发C.陆上生产过程D.海上生产过程-地理
读图,分析完成有关人类环境的问题。图2(1)将下列选项序号填入与结构图中的方框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选项只能选用一次):①改善环境质量②人类与环境的统一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地理
据统计,仅近5年来,我市平均每年维修更换的破损废旧路灯就达5500余盏。一年更换下来的废旧路灯中汞的总含量约为76000毫克。由于路灯部门采取措施得力,截至目前,我市没有发-高三地理
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有()A.地势由西向东倾斜B.粮食作物以高粱为主C.北部边缘地带年降水量在400mm左右D.黄土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地理
对下列因人类活动而引发的环境问题的分类,正确的是①滥伐森林②大量施用剧毒农药③直接排放工业“三废”④大量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⑤核泄漏⑥过度捕猎濒临灭绝动物A.①②⑥;③④⑤B.①-高一地理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A.环境容量问题B.发展问题C.人类自身的素质问题D.环境自净能力-高三地理
读下面的某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该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①大气污染加剧②土壤肥力下降③土壤污染严重④水污染加剧[]A.①②B.②③C.①④D-高三地理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分类处理垃圾并使之资源化,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据此完成各题。小题1:以下行为属于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的是()①回收利用废钢铁炼钢-高二地理
人类的不恰当活动,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而破坏了水体环境。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下图(图9)及表格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的实测-高二地理
下列环境问题,主要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B.大量的热带雨林被砍伐C.放射性物质泄漏D.土地荒漠化的减轻-地理
2010年5月1日至l0月31日,上海世博会将隆重开幕。本届世博会大力倡导“生态世博”、“绿色世博”、“低碳世博”等环保理念,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引领下,努力实现经济、环-高二地理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成因是()A.地壳上升B.地壳下沉C.断裂作用D.侵蚀作用-地理
图2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高三地
一下人类活动中,最有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是A.围湖造田B.不合理的灌溉C.开采海上石油D.破坏热带雨林-高三地理
2006年5月21日,日本科学家小组表示,由于消耗臭氧的气体排放量减少,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可能于2050年消失。读图,完成5~7题。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引自《大气科学辞典-高三地理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7,回答下题。小题1: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中,可能引起A.土壤污染B.水土流失C.耕地面积减少D.生物物种锐减小题2:当前,协调全球人类发展-高二地理
读“啊,地球出汗了”,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产生上述问题的人为原因。(3)该问题可能引起哪些后果?(4)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高一地理
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A.自然经济时期B.采猎文明时期C.农业文明时期D.工业文明时期-地理
20l0年2月9日,历时两年多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已结束,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高二地理
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地理
图15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A支流的主要污水来源,并分析这些污水排入河流所产生的危害。(6分)(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4分)-地理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共9分)材料一:汽车与空气污染示意图(图18)材料二:树木对大气污染的净化效应1、汽车尾气排放主要产生哪些有害气体。(2分)2、城市绿化可以减轻汽车尾气污染-高二地理
成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陆地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灰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能见度小于10千米-高三地理
有关图中反映20世纪后半期人口、资源、环境的变化,解析正确的是A.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城市化的结果B.资源递减是由于资源均为非可再生资源C.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与人类片-高一地理
下列现象,哪些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①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②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③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④上海地面下沉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高一地理
下列关于对环境的认识,正确的是()A.人类环境即自然环境B.人类环境即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C.人类环境即人类周围的所有自然因素的总和D.人类环境即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地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A.打坝建库、平整土地B.保持水土、兴修水利C.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D.植树种草-地理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在本次气候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进一步阐明-高二地理
读下图,回答39-41题。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区域跨越了我国A.地势三级阶梯B.三大自然区C.三个经济地带D.五个温度带小题2:关于四地区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高二地理
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质造成危害。据此判断29-30。小题1:形成赤潮的直接原因是A.海水综合治理-高二地理
目前,世界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A.厄尔尼诺现象B.拉尼娜现象C.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D.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读图18“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1)将下列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填在相应地区后的括号里(填字母):甲——(),乙——()丙——(),丁——()A.酸雨危害B.森林锐减-高
题目详情
(1)将下列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填在相应地区后的括号里(填字母):
甲——( ),乙——( )
丙——( ),丁——( )
(3)乙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4)丁地区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造成的危害有 。
答案
(1)B D C A(答对一个给一分)
(2)水能 (1分) 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落差大,水流急;位于喀斯特地形区,地表水下渗严重(任答2点得2分)
(3)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4)使江河湖水、土壤酸化,影响生物生长;危及人体健康;造成建筑物、桥梁和文物古迹的腐蚀、损坏(答对1点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