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读“啊,地球出汗了”,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产生上述问题的人为原因。(3)该问题可能引起哪些后果?(4)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高一地理
读“啊,地球出汗了”,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产生上述问题的人为原因。(3)该问题可能引起哪些后果?(4)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高一地理
题目简介
读“啊,地球出汗了”,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产生上述问题的人为原因。(3)该问题可能引起哪些后果?(4)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高一地理
题目详情
读“啊,地球出汗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问题的人为原因。
(3)该问题可能引起哪些后果?
(4)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全球气候变暖
(2)人类大量排放
等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
(3)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4)减少
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1)根据地球出汗了,变现的是全球气候变暖。
(2)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对二氧化碳吸收减少等,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能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
(3)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4)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应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上一篇 :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
下一篇 :
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矛盾最尖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0l0年2月9日,历时两年多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已结束,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高二地理
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地理
图15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A支流的主要污水来源,并分析这些污水排入河流所产生的危害。(6分)(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4分)-地理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共9分)材料一:汽车与空气污染示意图(图18)材料二:树木对大气污染的净化效应1、汽车尾气排放主要产生哪些有害气体。(2分)2、城市绿化可以减轻汽车尾气污染-高二地理
成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陆地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灰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能见度小于10千米-高三地理
有关图中反映20世纪后半期人口、资源、环境的变化,解析正确的是A.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城市化的结果B.资源递减是由于资源均为非可再生资源C.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与人类片-高一地理
下列现象,哪些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①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②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③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④上海地面下沉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高一地理
下列关于对环境的认识,正确的是()A.人类环境即自然环境B.人类环境即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C.人类环境即人类周围的所有自然因素的总和D.人类环境即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地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A.打坝建库、平整土地B.保持水土、兴修水利C.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D.植树种草-地理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在本次气候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进一步阐明-高二地理
读下图,回答39-41题。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区域跨越了我国A.地势三级阶梯B.三大自然区C.三个经济地带D.五个温度带小题2:关于四地区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高二地理
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质造成危害。据此判断29-30。小题1:形成赤潮的直接原因是A.海水综合治理-高二地理
目前,世界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A.厄尔尼诺现象B.拉尼娜现象C.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D.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地理
选择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空格内。A.破坏生态平衡B.土地退化C.人均耕地减少D.植被破坏E.农业单产不稳不高F.毁林开荒G.自然灾害频繁H.燃料需求增加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理
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用水情况的正确说法是A.年人均提取水量相差不大,因为主要都是用于日常生活和农业用水B.生活、工业、农业用水比例相差很大,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工业-高二地理
目前,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高二地理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0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于当地时间11月29日10时,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材料一:墨西哥坎昆位置示意图。材料二: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高三地理
读我国轮廓图,回答问题。(1)以甲为代表的“///”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______;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5分-
下面是两组图片,放在一起表达的内容是:A.在这里取纸,需要就取B.这是一种再生纸,要节约用水C.节约使用,重在行动D.消耗纸越多,绿色森林越少-高二地理
属于当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A.噪声污染和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和臭氧被破坏C.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D.水污染和湖面缩小-地理
简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简要分析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地理
南方酸雨多的主要原因是()A.主要消费的能源是石油造成B.有色冶金业发达C.酸性红壤广布D.环境自净能力最差-高三地理
2009年12月7日—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读图回答问题。(8分)(1)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影响很大,最明-高一地理
五花大米草原产于英国沿海,淤积能力强。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东南沿海地区后,有大米草生长的沿海滩涂每年以100米以上的速度向海洋拓展。新淤积出来的土地含盐量太高,既-高三地理
读“某日洛杉矶几种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图”,根据“光化学烟雾”的相关知识,回答下题。小题1:“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是A.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B.硫氧化合物和臭氧C.氮氢化合物-高二地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37~39题。材料一:像粮食和蔬菜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四省三市(江苏,山东、河-高二地理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WTO,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日趋复杂,完成1~2题。1.世界贸易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能是()A.环境污染在国际蔓延B.重污染产业向发-地理
读“某高原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一幅________的景观图。这里地表形态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铺设透水砖以外,下列哪些做法对改善北京城市生态环境有直接影响A.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B.推广使用清洁能源C.扩大郊区发展花卉、蔬菜的生产规模D.在城市近郊区大力发展旅游-高一地理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减少化石燃料使用B.降低小汽车能耗C.植树造林D.减少冰箱、空调的生产量-高一地理
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
读某大洲局部图(阴影部分表示水域),分析回答下题小题1:有关图中所在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大陆名称是北美大陆B.该大陆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世界上最低C.近年来,该大陆-高二地理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完成34~36题: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赤潮-高二地理
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污染造成的,如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读材料完成1~5题。1.分析下列生态问-地理
读温室效应影响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⑴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有哪些?⑵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将对下列地区农业产生的影响:①北回归线附近地区:②温带耕作区:⑶温室效应对沿海地区-高一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材料一、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并实行-高一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10分)材料一: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对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环境问题-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B.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繁殖快C.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高二地理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1-1-5(1)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受到自然环境的________。(2)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________、________。(3)人
读欧洲某年降水PH值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1)目前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_________。把PH值小于4.5的地区称为_________区。(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烧煤、_-高
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请根据下图提供的线索分析这些影响,并把分析的结果填在空白处。-地理
图4为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小题1:危及图4中群岛生存和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是()A.台风B.海啸和风暴潮C.酸雨和臭氧空洞D.温室效应小题2:图4中反映的问题体现了-高三地理
图11为“成都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地级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标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平均值最大的地区是,二氧化硫浓度最大的地区是。(2分-高二地理
下图是某城市采暖期耗煤量曲线图,室内温度保持16℃。读图回答30—31题。小题1:若在采暖时期适当增加室内温度,则最不可能发生的是A.耗煤量增大B.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C.境会更-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鉴于环境问题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人类不应再合成新的、自然界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从而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B.原始森林被砍伐后,人们可-高二地理
读“中心事物与环境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1-1-4(1)环境是指相对于某项________的周围事物。(2)若以________为中心事物,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若以__-地理
垃圾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问题,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由于缺少处理系统而露天堆放,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成堆的垃圾臭气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质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严-地理
下表为中、日、美、英四国人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关数据,回答人均能源消费(世界平均为100单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美国47820日本24l11.6英国2379.2中国53.-高一地理
下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回答9~11题。小题1: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寒潮、酸雨B.酸雨、水土-高二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读“啊,地球出汗了”,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产生上述问题的人为原因。(3)该问题可能引起哪些后果?(4)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高一地理
题目详情
(1)指出图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问题的人为原因。
(3)该问题可能引起哪些后果?
(4)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
(1)全球气候变暖
(2)人类大量排放
(3)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4)减少
(1)根据地球出汗了,变现的是全球气候变暖。
(2)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对二氧化碳吸收减少等,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能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
(3)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4)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应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