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简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简要分析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地理
简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简要分析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地理
题目简介
简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简要分析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地理
题目详情
简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简要分析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可总体上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大类。
自然原因主要表现在:地表疏松,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地面植被少,固沙能力差;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降雨强度大。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植被大量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以及露天采矿等。
治理水土流失的基本措施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是小流域的综合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要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
上一篇 :
属于当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A.
下一篇 :
南方酸雨多的主要原因是()A.主要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009年12月7日—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读图回答问题。(8分)(1)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影响很大,最明-高一地理
五花大米草原产于英国沿海,淤积能力强。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东南沿海地区后,有大米草生长的沿海滩涂每年以100米以上的速度向海洋拓展。新淤积出来的土地含盐量太高,既-高三地理
读“某日洛杉矶几种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图”,根据“光化学烟雾”的相关知识,回答下题。小题1:“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是A.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B.硫氧化合物和臭氧C.氮氢化合物-高二地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37~39题。材料一:像粮食和蔬菜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四省三市(江苏,山东、河-高二地理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WTO,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日趋复杂,完成1~2题。1.世界贸易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能是()A.环境污染在国际蔓延B.重污染产业向发-地理
读“某高原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一幅________的景观图。这里地表形态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铺设透水砖以外,下列哪些做法对改善北京城市生态环境有直接影响A.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B.推广使用清洁能源C.扩大郊区发展花卉、蔬菜的生产规模D.在城市近郊区大力发展旅游-高一地理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减少化石燃料使用B.降低小汽车能耗C.植树造林D.减少冰箱、空调的生产量-高一地理
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
读某大洲局部图(阴影部分表示水域),分析回答下题小题1:有关图中所在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大陆名称是北美大陆B.该大陆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世界上最低C.近年来,该大陆-高二地理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完成34~36题: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赤潮-高二地理
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污染造成的,如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读材料完成1~5题。1.分析下列生态问-地理
读温室效应影响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⑴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有哪些?⑵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将对下列地区农业产生的影响:①北回归线附近地区:②温带耕作区:⑶温室效应对沿海地区-高一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材料一、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并实行-高一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10分)材料一: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对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环境问题-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B.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繁殖快C.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高二地理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1-1-5(1)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受到自然环境的________。(2)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________、________。(3)人
读欧洲某年降水PH值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1)目前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_________。把PH值小于4.5的地区称为_________区。(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烧煤、_-高
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请根据下图提供的线索分析这些影响,并把分析的结果填在空白处。-地理
图4为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小题1:危及图4中群岛生存和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是()A.台风B.海啸和风暴潮C.酸雨和臭氧空洞D.温室效应小题2:图4中反映的问题体现了-高三地理
图11为“成都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地级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标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平均值最大的地区是,二氧化硫浓度最大的地区是。(2分-高二地理
下图是某城市采暖期耗煤量曲线图,室内温度保持16℃。读图回答30—31题。小题1:若在采暖时期适当增加室内温度,则最不可能发生的是A.耗煤量增大B.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C.境会更-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鉴于环境问题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人类不应再合成新的、自然界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从而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B.原始森林被砍伐后,人们可-高二地理
读“中心事物与环境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1-1-4(1)环境是指相对于某项________的周围事物。(2)若以________为中心事物,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若以__-地理
垃圾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问题,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由于缺少处理系统而露天堆放,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成堆的垃圾臭气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质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严-地理
下表为中、日、美、英四国人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关数据,回答人均能源消费(世界平均为100单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美国47820日本24l11.6英国2379.2中国53.-高一地理
下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回答9~11题。小题1: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寒潮、酸雨B.酸雨、水土-高二地理
随着近代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垃圾围城已成为严重的环境灾害之一。据此回答13~14题。小题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新产品的推广,电脑等废旧产品也-高二地理
伦敦燃烧煤所产生的SO2会在挪威和瑞典降下酸雨,原因是()A.挪威和瑞典位于西风带内B.挪威和瑞典受副高控制C.挪威和瑞典距伦敦太近D.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地理
就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看,发达国家工业化走过的道路是()A.发展—污染—治理B.污染—治理—发展C.发展—无污染—再发展D.治理—发展—污染-地理
环境问题的危害具有不可预见性,其主要原因是()A.环境变化的规模大、时间长B.环境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C.环境变化对人类影响小D.环境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地理
下图中4条曲线分别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据此完成1—2题。1、表示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高三地理
内蒙古河套地区(毛乌素沙地)汉朝时水草肥美,但现在已面目全非。这说明()A.荒漠化完全是由战争、饥荒等人为原因造成的B.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文明时期,古代没有出现过C.人为-地理
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之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地理
我国是一个以燃煤为主的国家,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75%左右。据此完成(1)~(4)题。(1)大量燃烧煤炭,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臭氧层破坏B.酸雨C.光化学烟雾事件D.水体-地理
下列环境问题中,不属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的是()A.水土流失B.酸雨C.全球气候变暖D.臭氧层的破坏-地理
目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是因为()A.人类生存和发展要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和能源B.人类生产、消费活动和新陈代谢要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C.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地理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甲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乙、图丙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高三地理
2004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协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发展中岛国特别机构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A.火山、地震B.大气污染C.水体污染D.海平面上-地理
下列人类实施的活动体现了人类与环境关系良性发展的是()①生态旅游②生态住宅③绿色食品④石油农业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地理
北京市文物部门不得不对古代碑刻用土封闭在地下,原因是()A.防盗B.建立地下博物馆C.酸雨危害严重D.外界温度变化太大-地理
下图为“水源污染的主要途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水循环过程回答9~10题。9.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上图中的()A.f和sB.j和gC.j和zD.g和z10.近几年冬季,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
21.下列关于垃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传统上用垃圾和粪便堆肥,再撒回土壤,使有机质回到土壤,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B.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已大大提高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难处理-地理
根据图1和图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1图2A.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约0.6±0.2℃B.南极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增加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C.近百年来气候变暖加剧-地理
读2004年城市空气污染排名表和2004年北京市环保考核8项指标成绩单,回答下列问题。2004年城市空气污染排名表空气污染最大空气污染最小1临汾1北海2阳泉2海口3大同3湛江4南昌-地理
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A.技术进步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B.人类的发展来自于对自然的征服C.人类活动都会对生物带来灾难D.人类对自然的维护就是对自身的保护-地理
除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外,其它类型的环境污染也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此回答17~20题。17.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地理
酸雨及臭氧减少造成危害的共同点是[]A.都不危害人体健康B.都会使土壤酸化C.都会对植被造成危害D.对建筑物都有腐蚀作用-高二地理
有关我国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酸雨已覆盖了我国国土面积的20%②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③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是防止酸雨的有效措施④郑州没有酸雨危害A.①②-地理
读图,完成(1)~(2)题。(1)关于图中地理现象因果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①地森林大量砍伐—温室效应增强B.②地草原过度开垦—水土流失严重C.③地全年温和多雨—灌溉农业发达D.④-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简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简要分析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地理
题目详情
答案
自然原因主要表现在:地表疏松,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地面植被少,固沙能力差;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降雨强度大。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植被大量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以及露天采矿等。
治理水土流失的基本措施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是小流域的综合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