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阶段Ⅱ成果:①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高三地理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阶段Ⅱ成果:①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阶段Ⅱ成果:①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阶段Ⅱ成果:
①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
②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_________地区。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
(3)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专项题
答案
(1)东北
(2)
(3)商品谷物农业
(4)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量;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改善耕作制度,加强黑土培肥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坚持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更新。(任答一点均可)
上一篇 :
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
下一篇 :
黄淮海平原水资源不足,合理的解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国庆60周年黑龙江彩车的车身右侧为“北大荒——中华大粮仓”字样,与车体左侧的“大庆——为祖国加油”字样相互呼应,展示了“龙腾盛世”的主题。据此回答1—2题。1、“北大荒——中华大粮-高二地理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1~2题。1、图示区域的综合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麦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高三地理
关于迁移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度垦殖导致水土流失、生态恶化B、有利于生物循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C、同一块土地被再次利用的周期至少需要15年D、人口不断增加,迁移空-高二地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读图回答1~2题1、该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A、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C-高二地理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1~2题。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高三地理
为了保证我国农业总产量的持续增长,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调整农业结构B、扩大粮田在耕地中的比重C、扩大耕地面积,开垦宜农荒地D、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高二地理
下图是“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商品粮基地的名称是: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2)A地主要粮食作物
珠江三角洲发展基塘农业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降水充沛B、赤道从北部穿过,适宜种植热带经济作物C、水产品在当地饮食结构中占较大比重D、在低洼易涝地区天然-高二地理
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鱼塘基本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盆花-高三地理
读下图,回答1—3题。1、丙区域农作物播种时间大约在[]A.三、四月B.七、八月C.十二、一月D.九、十月2、乙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A.小麦B.水稻C.棉花D.玉米3、丁地农业带发展-高二地理
发展农牧业,应遵循自然和社会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牧业。读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内蒙古不同草原地带产草量与降水的关系内蒙古草原地带牲畜分布(1)依据表格中-高三地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所示地区中表示河西走廊的是___________,表示宁夏平原的是___________,制约两地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同三高速公路北起黑龙江省同江市,向南依次经过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等市,在江阴市跨越长江,到无锡市接沪宁高速公-高三地理
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A、砍伐森林用作薪柴B、土质疏松C、水系发达水流湍急D、降水多,雨季长-高二地理
合理利用东北西部草场资源的措施有[]A、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B、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高二地理
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措施有[]A、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B、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发展农产品-高二地理
读图,回答1~2题。1、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光照不足B、B地农业发展引水灌溉最容易导致水土流失C、C地发展河谷农业是-高三地理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回答1—2题。表1:农业用地构成(﹪)表2: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1、关于三种方案的选择,正确的-高二地理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自然植被由下往上是河谷灌丛带、高山森林带、高山草原带、高山寒漠带。季节性转山放牧的牧民人口日增,而所产的山羊毛质量上乘,近年颇受市场欢迎。少数-高三地理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1~2题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控制农-高二地理
下图是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这四种农作物分别是[]A.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油菜B.①棉花②油菜③花生④水稻C.①小麦②油菜③花生④甘蔗D.①甜菜②甘蔗③棉花④水稻2、图-高二地
读下图,回答1—3题。1、影响农业带①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科学技术B.自然条件C.劳动力D.消费市场2、农业带②中存在的问题是[]A.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B.土壤贫瘠,改造成本高C.-高二地理
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比较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读图表回答问题。(1)填表比较苏-高三地理
有关辛店洼土地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鱼塘一台田模式体现了“因洼制宜”的思想B、台地和坡地上种植同类作物,有利于专业化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C、塘田系统形成了以粮为中-高二地理
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原因可能是[]A、降水稀少不能满足粮食生长所需B、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C、土壤比较贫瘠,粮食生产不稳定D、耕作比较粗-高二地理
东北山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是[]A、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为重点B、退耕还林,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C、大力发展林蛙、食用菌、中草药、山野菜D、大力发展苹果、柑橘、-高二地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审议通过并正式批准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继《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之-高三地理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据此回答1—2题。1、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A.广东B.江苏C.江西-高三地理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受世界小麦价格上扬的利益驱使,大幅度开垦西部地区土地,种植小麦。1930年前后连续干旱,引发了一场著名的“黑风暴”。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高二地理
致使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移动,并在地表积累的条件有[]A、多雨季节,土壤中水分充足B、春季多风少雨,土壤水分蒸发旺盛C、夏季降水量大,地下水位升高D、大水漫灌,使盐分处于溶-高二地理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原因是[]A、耕地集中适宜机械化耕作B、宜农荒地多C、土壤肥沃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高二地理
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主要原因是[]A、我国粮食已基本自给B、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下降C、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D、将剩下的沼泽作为今后发展用地-高二地理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1)描述图示期-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材料二左图-高一地理
下面是我国某流域2000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与1960年比较变化情况(%)图。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植被破坏,导致沙地增加B、由于不合理放牧-高三地理
下图中虚线内是世界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区域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__________。(2)这段时期,影响该区域的__________风越过__________山地,到达平原-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化肥消费量与小麦单产变化图。材料二:农民生产施肥习惯表。(1)结合资料,说明我国化肥消费量与小麦单产的变化趋势。____________-高三地理
不是黄淮海中低产田形成的自然条件有[]A、春旱多大风B、降水集中且变率大C、地势起伏和缓,平原上岗地洼地相间D、气温年较差小,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高二地理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是指[]A、三江平原B、辽河-高二地理
气候是影响农业生生产及其分布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研究,玉米每晚收1天,亩产约增加10公斤。如果适当晚收10天,亩产就可增加50公斤左右,高产田增-高三地理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很多传统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辽中南工业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材料二“东北平原地形图”和“-高三地理
读“美国农业生产区域化分布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这里有大面积的___________气候区,适宜经营_________业。(2)B地所属的农业地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随之加快。据此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业生产区位示意图。材料二:下表是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投入-高三地理
1979—2000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表1、表2,完成1—2题。1、1979—2000年我国蔬菜[]A.种植面积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B.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
有关黄淮海平原地理位置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黄河中下游,自古有“中原”之称B、位于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第三级阶梯上C、全部位于暖温带湿润区D、与环渤海经济区分-高二地理
关于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A、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B、沼泽地大量开发,湿地破坏C、土地大量酸化D、林木减少,森林质量下降-高二地理
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具有的突出特点是①大规模机械化②商品化③集约化④地区专业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高二地理
读“某国部分地区灌溉用水量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甲地区农业发展历史上用水量曾较少,现在却是该国农业用水量最大的区域,其主要原因是农业地域类型发生了变化,则目前-高三地理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1—3题。1、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不同的是[]A.①与②B.①与③C.②与④D.③与④2、影响图中①附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A-高三地理
(10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东胜城区图(见下图)材料二鄂尔多斯高原拥有优良畜种阿尔巴斯山羊。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当地依托特有的畜牧业优势和补偿贸-高一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阶段Ⅱ成果:①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①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
②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_________地区。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
(3)商品谷物农业
(4)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量;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改善耕作制度,加强黑土培肥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坚持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更新。(任答一点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