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三(1)班学生以“世界的奥运,梦想的舞台”为主题,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性活动。第一小组成员对观看开幕式表演的观众进行采访:甲: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政治

题目简介

某校高三(1)班学生以“世界的奥运,梦想的舞台”为主题,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性活动。第一小组成员对观看开幕式表演的观众进行采访:甲: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政治

题目详情

某校高三(1)班学生以“世界的奥运,梦想的舞台”为主题,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性活动。 
第一小组成员对观看开幕式表演的观众进行采访:
甲: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中国画卷”,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
乙: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丙: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1)结合上述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6分)
第二小组成员采访奥运志愿者,志愿者们能够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把志愿服务这条亮丽的风景线全面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2)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1)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分)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时代精神。(2分)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重要途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分)④正确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主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奥运会开幕式将民族特色和奥林匹克精神结合在一起。(2分)(每点2分,回答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2)①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2分)②全面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2分)。
第一问设问的指向性很明显,考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作答时要注意结合材料,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第二问属于谈启示类型的主观题。回答这类设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回答时应侧重于后者。要从材料中志愿者的做法中找出考查点,要注意把材料分成若干层次,把每一层次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