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934年,一位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创造了“福利国家”的概念。到1948年,英国宣布全面实现了社会保障,建成福利国家。问题:(1)英国“福利国家”可能借鉴了哪些国家的实践经验?__-高三历史
1934年,一位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创造了“福利国家”的概念。到1948年,英国宣布全面实现了社会保障,建成福利国家。问题:(1)英国“福利国家”可能借鉴了哪些国家的实践经验?__-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1934年,一位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创造了“福利国家”的概念。到1948年,英国宣布全面实现了社会保障,建成福利国家。问题:(1)英国“福利国家”可能借鉴了哪些国家的实践经验?__-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934年,一位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创造了“福利国家”的概念。到1948年,英国宣布全面实现了社会保障,建成福利国家。
问题:
(1)英国“福利国家”可能借鉴了哪些国家的实践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国“福利国家”的内容和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评价英国“福利国家”的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专项题
答案
(1)德国俾斯麦的《疾病保障法》,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社会保障法》。
(2)内容:在教育、健康、住房、失业、退休等方面全面实行社会保障;特征:社会保障的全面性;实现所有居民各种不同的保障需求。
(3)从正面看:“福利国家”政策的实施,对英国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英国在世界上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以后其他国家实行社会保障政策提供借鉴和模式,消灭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负面看:加重国家的负担,影响了经济发展。
上一篇 :
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
下一篇 :
“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高一历史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②增加就业机会③刺激消费需求④抑制物价上涨[]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高三历史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盛顿(1933年)8月19日讯——当罗斯福总统上个星期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烟煤矿主召来并告诉他们要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高一历史
据1932年的《财富》杂志统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人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失业人数占当时美国总人口的近3成,这还没有把将近1000万的农民包括在内,否则情况还要严重。后来罗斯福-高三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30年代英国制定了新的《济贫法》,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高三历史
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高达77%,增幅再惊世界。美国彭博社评沦:“中国经济的复苏主要靠了4万亿元的刺激措施,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下列经-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中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如:对5万美元以上纯收入和4万美元以上遗产征收税率为31%,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征收税率为75%的税。其直接目的是为-高三历史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0年的美国失业者经济萧条中饥饿的母亲罗斯福与煤矿工-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整顿金融体系B.强化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调整农业政策D.推行“以工代赈”-高一历史
罗斯福新政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的措施包括()①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更进一步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给工人集体与雇主谈判的-高一历史
1929-1933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修建了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该工程是一项水坝、水电站、航运、防洪兼有的水利系统。美国政府修建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是()A.该地区水患严重,根-高一历史
罗斯福说:“从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高一历史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高二历史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例,其指导思想与凯恩斯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凯恩斯主义的内容之……是通过通货膨胀刺激需求,以促进经济发展。据当时美国的经济状况,-高三历史
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经济复兴B.增加就业机会C.国家干预经济D.防止盲目竞争-高三历史
下图是1929-1933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修建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该工程是一项水坝、水电站、航运、防洪兼有的水利系统。美国政府修建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是[]A、该地区水患严-高一历史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是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了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高三历史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缓和农场主闸的竞争-高三历史
钱满素在《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讲到:“罗斯福新政对自由主义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自由主义深陷危机之时,罗斯福因为标榜而延长了它,挽救了它。他也深刻地改变了自由主义的-高一历史
罗斯福新政形成了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机制。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高三历史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高三历史
“为了拯救市场,拯救在市场条件下继续维持的自由资本主义,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这段关于罗斯福新政-高二历史
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A.亚当·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B.萨伊:“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C.凯-高一历史
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D.加强-高一历史
罗斯福实行新政时期,于1935年设立了美国“工程进展署”,它是一个政府机构,曾为200万到30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他们修建桥梁、道路、邮局、飞机场等。与此相关的新政内容是A-高一历史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高三历史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A.整顿-高三历史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高一历史
“大萧条”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就业的措施。其中美国实行的主要措施是[]A.兴办公共工程B.发展军事工业C.调整农业生产D.加紧殖民掠夺-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通过的诸多法律中,主要着眼于缓和劳资矛盾的是[]A.《紧急银行法》B.《工业复兴法》C.《全国劳工关系法》D.《社会保险法》-高一历史
据记载,罗斯福实行新政后两年多的时间,美国农产品价格回升,农业收入明显增加,农民的破产情况得到遏制。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国家A.实行了《全国工业复兴法》B.调整农产品-高一历史
“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品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备保证公司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D.实行美-高一历史
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A、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B、争取工人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攫取更多利润D、加强国-高二历史
下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高三历史
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有A.提高储蓄利率,吸纳民间资金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C.实行计划经济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高一历史
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最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谐人际关系的措施是[]A.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B.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D-高一历史
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经济复兴B.增加就业机会C.国家于预经济D.防止盲目竞争-高三历史
“我们不要荆冠,不要金十字架。”1896年的美国人民党漫画(见右图)。被缚者为劳工,为其束上荆冠者为马克·汉纳(当时的大实业家兼共和党领袖)。罗斯福新政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关乎贫民生活从而达到缓和矛盾的具体措施是①整顿金融业②工业复兴法③调节农业生产④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④-高三历史
“炉边谈话”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普通民众的广播方式。如果罗斯福总统要面向全国农民做一次“炉边谈话”,那么这次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是[]A.银行提供贷款扩大农业种植面积-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大幅度增税,1929年最高税率是24%,1935年是79%。由此带来一系列影响。与下图相关的是(D)美国生产恢复柱状图(1929-1945)A.高税收导致私人投资-历史
罗斯福新政被称为是“3r”改革即recovery、relief、reform,其中反映relief方面的内容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政策D.兴办公共工程-高一历史
20世纪20~30年代,面对困境,美俄两国分别实行“新政”,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均是在经济、政治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B.都巩固了工农联盟,缓和了劳资矛盾C.都有助于维护社会稳-高一历史
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中说道:“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高一历史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高二历史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荒政十有二……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免除)赋;八曰缓征;……。凡地方有灾者,必速以闻……州县官逾期一个月内-历史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其中能起到改善劳动者状况的是A.(一)(二)都能B.(一)能(二)不能C.(一)不能(二)能D.两个都不能-高一历史
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A、罗-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高一历史
2010年2月3日法律界网站登载了题为《刘瑜:动什么,不能动宪法》的文章指出:“……罗斯福新政时期,是总统权力扩张最迅猛的时期。事实上,新政期间,总统权力的转型,也是社会治理-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934年,一位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创造了“福利国家”的概念。到1948年,英国宣布全面实现了社会保障,建成福利国家。问题:(1)英国“福利国家”可能借鉴了哪些国家的实践经验?__-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英国“福利国家”可能借鉴了哪些国家的实践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国“福利国家”的内容和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评价英国“福利国家”的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内容:在教育、健康、住房、失业、退休等方面全面实行社会保障;特征:社会保障的全面性;实现所有居民各种不同的保障需求。
(3)从正面看:“福利国家”政策的实施,对英国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英国在世界上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以后其他国家实行社会保障政策提供借鉴和模式,消灭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负面看:加重国家的负担,影响了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