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我们不要荆冠,不要金十字架。”1896年的美国人民党漫画(见右图)。被缚者为劳工,为其束上荆冠者为马克·汉纳(当时的大实业家兼共和党领袖)。罗斯福新政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高三历史
“我们不要荆冠,不要金十字架。”1896年的美国人民党漫画(见右图)。被缚者为劳工,为其束上荆冠者为马克·汉纳(当时的大实业家兼共和党领袖)。罗斯福新政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我们不要荆冠,不要金十字架。”1896年的美国人民党漫画(见右图)。被缚者为劳工,为其束上荆冠者为马克·汉纳(当时的大实业家兼共和党领袖)。罗斯福新政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我们不要荆冠,不要金十字架。”1896年的美国人民党漫画(见右图)。被缚者为劳工,为其束上荆冠者为马克·汉纳(当时的大实业家兼共和党领袖)。罗斯福新政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经济政策
D.全面推行“以工代赈”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专项题
答案
B
上一篇 :
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
下一篇 :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关乎贫民生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炉边谈话”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普通民众的广播方式。如果罗斯福总统要面向全国农民做一次“炉边谈话”,那么这次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是[]A.银行提供贷款扩大农业种植面积-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大幅度增税,1929年最高税率是24%,1935年是79%。由此带来一系列影响。与下图相关的是(D)美国生产恢复柱状图(1929-1945)A.高税收导致私人投资-历史
罗斯福新政被称为是“3r”改革即recovery、relief、reform,其中反映relief方面的内容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政策D.兴办公共工程-高一历史
20世纪20~30年代,面对困境,美俄两国分别实行“新政”,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均是在经济、政治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B.都巩固了工农联盟,缓和了劳资矛盾C.都有助于维护社会稳-高一历史
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中说道:“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高一历史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高二历史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荒政十有二……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免除)赋;八曰缓征;……。凡地方有灾者,必速以闻……州县官逾期一个月内-历史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其中能起到改善劳动者状况的是A.(一)(二)都能B.(一)能(二)不能C.(一)不能(二)能D.两个都不能-高一历史
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A、罗-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高一历史
2010年2月3日法律界网站登载了题为《刘瑜:动什么,不能动宪法》的文章指出:“……罗斯福新政时期,是总统权力扩张最迅猛的时期。事实上,新政期间,总统权力的转型,也是社会治理-高二历史
“罗斯福新政通过承认大部分在政府里没有代表人的那些集团的地位,实现了一种更为公正的社会。”下列措施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A.保障工人权利B.整顿财政金融C.调整农业结构D.兴-高三历史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曾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根据所学判断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A.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高三历史
1932年,(美国)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不到25美分,糖每磅只值3美分,猪、牛肉每磅2.5美分。为此,罗斯福政府A.减耕减产,减少农产品过剩B.鼓励农产品出口,以增加农-高一历史
“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下列举措体现罗斯福这一思想的是[]A、整顿银行业B、举办公共工程C、调整农业D、-高一历史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高二历史
厉以宁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了经济B.经济体制更加包-高三历史
一般情况下,失业率的高低能从另一角度反映经济发展的趋势,研究性学习中班级同学观察下图《1925至1945年美国失业率》作出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①1929年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高一历史
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起了政治上不满情绪的安全阀的作用”。这主要指新政A.消除了阶级矛盾B.缓和了社会矛盾C.消灭了法西斯主义D.消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高一历史
(20分)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它的真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西方古代1.孟子主张“舍生取义”;荀子主张以修养德性来“召福”。2.家族“香火-高三历史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持断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高一历史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记载:“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赁:工钱)……三年台成而民贩。”下列选项中,最类似晏子施政方略的是A.商鞍变法-高三历史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高三历史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高一历史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宣扬:“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繁荣。”胡佛政府还对大公司和大-高一历史
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结-高一历史
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经济复兴B、增加就业机会C、国家干预经济D、防止盲目竞争-高二历史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指出: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但是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绝对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高三历史
《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下列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与诚信机制最有关的法案是A.《国家产业复兴法》B.《农业-高三历史
20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旅游发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助。以下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正确的有()。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就业渠道②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③有力地-高一历史
罗斯福新政被称为是“3r”改革:即“recovery、relief、reform”,其中反映“recovery”方面的内容是[]A、推出了多项社会保障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C、大力的调整农业政策D、大
罗斯福新政时期,参议员诺里斯曾问罗斯福总统田纳西河流域管理究竟是根据什么思想来建立时,罗斯福总统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要告诉他们,这既不是鱼,也不是鸡,但是不管它是-历史
罗斯福新政开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这种模式成功的根源是()A.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B.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C.使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D.保存了美国的民-高一历史
大幅度增加税收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据统计,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在战争期间更是高达94%。由此带来的的直接影响是A.私人投资受到压制B.失业问-高三历史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高三历史
有学者认为,美国克林顿20世纪90年代实行的经济政策属于新版的罗斯福新政。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政府干预与自由放任的关系-高三历史
与以往经济危机的影响相比,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A.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B.法西斯势力上升,威胁世界和平C.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D.造成工人失业-高一历史
“与罢工浪潮澎湃的同时,瓦格纳参议员认识到《全国工业复兴法》中劳资关系的条款不能保证工人组织工会集体谈判的权利,也无法提高工资、缩短工时等……他们应工会要求起草了《全国-高三历史
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高三历史
1934年,美国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其理由可能与哪一项有关?A.要求统制货币B.减少耕地面积C.实行社会保障D.实行以工代赈-高三历史
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A、恢复银行信用B、调整农业经济C、规范企业行为D、举办公共工程-高二历史
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联邦经费来源问题,罗斯福破天荒地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5万美元纯收入和4万美元遗产征收31%,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7-高一历史
有学者将罗斯福新政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高三历史
罗斯福在1933年3月对公众的讲演中说:“我们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有个比货币、比黄金都要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公众的信心。你们必须坚定信念,不能被传言和猜疑打垮……。”其中人们-高一历史
下列行为在罗斯福新政期间应受到政府鼓励的是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高一历史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它规定,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高三历史
J.M.Roberts在《世界史》中指出:新政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已经改变了美国资本主义工作的着重点及其同政府的关系。它给了资本主义以新的活力,并且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联邦当局的权力-高三历史
1933~1936年,美国政府给一些企业悬挂下图所示的标志,其目的是[]A、调整农业B、整顿银行金融业C、复兴工业D、实施社会保障与救济-高三历史
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最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谐人际关系的措施是[]A.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B.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高三历史
(26分)在人类的历史上,各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兴起与没落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材料一重商主义约产生于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开始走向没落,支配了西方经济主流话语近300余年。-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我们不要荆冠,不要金十字架。”1896年的美国人民党漫画(见右图)。被缚者为劳工,为其束上荆冠者为马克·汉纳(当时的大实业家兼共和党领袖)。罗斯福新政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经济政策
D.全面推行“以工代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