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宣扬:“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繁荣。”胡佛政府还对大公司和大-高一历史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宣扬:“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繁荣。”胡佛政府还对大公司和大-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宣扬:“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繁荣。”胡佛政府还对大公司和大-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宣扬:“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繁荣。”胡佛政府还对大公司和大企业提供优惠、财政援助,并降低其所得税。胡佛宣称救济工人是慈善团体的事情,而不是联邦政府的责任,拒绝采取任何救济工人的措施。
材料二 1932年底,在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美国举行了总统选举,结果民主党人罗斯福获胜,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
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任总统后,为摆脱危机实行新政。下台后的胡佛及其追随者大力攻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是“社会主义异端”,并在1936年底的总统选举中,竭力阻止罗斯福连选连任。
材料四 1936年底的美国总统选举中,为批驳胡佛等人的攻击,罗斯福发表讲话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即罗斯福政府)挽救了它。”总统选举结果,罗斯福再次获胜,连任总统。
请回答:
(1)联系材料一和《全国工业复兴法》,比较罗斯福、胡佛对资本家和工人的政策有什么不同?(4分)
(2)罗斯福、胡佛上述不同政策反映二人克服经济危机的基本思想有什么不同?罗斯福的基本思想反映美国资本主义的什么发展趋势?(4分)
(3)联系材料四,分析材料三中胡佛攻击罗斯福的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4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胡佛拒绝采取措施救济工人;罗斯福在《全国工业复兴法》中专门规定了保障工人权利的条款。(4分)
(2)胡佛的基本思想是政府不干预企业经营,维护大企业的利益;罗斯福的基本思想是国家干预经济,但尽量保持自由企业制度。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4分)
(3)否。因为罗斯福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但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财产,因而它不是“社会主义异端”。 (4分)
试题分析:
(1) 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问题能力,要比较罗斯福、胡佛对资本家和工人的政策不同,抓住“不同”是解题核心词,胡佛拒绝采取措施救济工人;罗斯福在《全国工业复兴法》中专门规定了保障工人权利的条款。
(2) 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问题能力,罗斯福、胡佛不同政策反映二人克服经济危机的基本思想也有所不同,可以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归纳二人克服经济危机基本思想的不同,胡佛的基本思想是政府不干预企业经营,维护大企业的利益;罗斯福的基本思想是国家干预经济,但尽量保持自由企业制度。罗斯福的基本思想反映美国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3) 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能力,材料三中胡佛攻击罗斯福的理由不成立,要说明理由必须着眼于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罗斯福新政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以罗斯福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但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财产,因而它不是“社会主义异端”。
上一篇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典经
下一篇 :
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田纳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经济复兴B、增加就业机会C、国家干预经济D、防止盲目竞争-高二历史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指出: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但是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绝对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高三历史
《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下列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与诚信机制最有关的法案是A.《国家产业复兴法》B.《农业-高三历史
20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旅游发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助。以下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正确的有()。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就业渠道②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③有力地-高一历史
罗斯福新政被称为是“3r”改革:即“recovery、relief、reform”,其中反映“recovery”方面的内容是[]A、推出了多项社会保障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C、大力的调整农业政策D、大
罗斯福新政时期,参议员诺里斯曾问罗斯福总统田纳西河流域管理究竟是根据什么思想来建立时,罗斯福总统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要告诉他们,这既不是鱼,也不是鸡,但是不管它是-历史
罗斯福新政开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这种模式成功的根源是()A.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B.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C.使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D.保存了美国的民-高一历史
大幅度增加税收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据统计,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在战争期间更是高达94%。由此带来的的直接影响是A.私人投资受到压制B.失业问-高三历史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高三历史
有学者认为,美国克林顿20世纪90年代实行的经济政策属于新版的罗斯福新政。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政府干预与自由放任的关系-高三历史
与以往经济危机的影响相比,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A.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B.法西斯势力上升,威胁世界和平C.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D.造成工人失业-高一历史
“与罢工浪潮澎湃的同时,瓦格纳参议员认识到《全国工业复兴法》中劳资关系的条款不能保证工人组织工会集体谈判的权利,也无法提高工资、缩短工时等……他们应工会要求起草了《全国-高三历史
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高三历史
1934年,美国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其理由可能与哪一项有关?A.要求统制货币B.减少耕地面积C.实行社会保障D.实行以工代赈-高三历史
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A、恢复银行信用B、调整农业经济C、规范企业行为D、举办公共工程-高二历史
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联邦经费来源问题,罗斯福破天荒地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5万美元纯收入和4万美元遗产征收31%,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7-高一历史
有学者将罗斯福新政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高三历史
罗斯福在1933年3月对公众的讲演中说:“我们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有个比货币、比黄金都要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公众的信心。你们必须坚定信念,不能被传言和猜疑打垮……。”其中人们-高一历史
下列行为在罗斯福新政期间应受到政府鼓励的是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高一历史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它规定,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高三历史
J.M.Roberts在《世界史》中指出:新政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已经改变了美国资本主义工作的着重点及其同政府的关系。它给了资本主义以新的活力,并且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联邦当局的权力-高三历史
1933~1936年,美国政府给一些企业悬挂下图所示的标志,其目的是[]A、调整农业B、整顿银行金融业C、复兴工业D、实施社会保障与救济-高三历史
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最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谐人际关系的措施是[]A.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B.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高三历史
(26分)在人类的历史上,各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兴起与没落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材料一重商主义约产生于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开始走向没落,支配了西方经济主流话语近300余年。-高三历史
1934年初,美国芝加哥一家小型食品公司生产的各类食品被政府标上如下图所示的标记。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这家公司的新产品价廉物美,童叟无欺B.它生产的产品大-高一历史
(美)小福尔索姆在《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一书写到:“1932年当选总统的罗斯福,在执政期间遭逢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大萧条。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高三历史
为迅速摆脱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干预经济的政策。其中农业领域的调控措施是①减少种植面积,调控农产品产量②调整农产品结构,鼓励农产品进出口③增加政府储-高一历史
有学者认为,美国克林顿20世纪90年代实行的经济政策属于新版的罗斯福新政。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政府干预与自由放任的关系问题C.创-高三历史
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调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牧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牧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历史
(民生)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去世后,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文章指出“(罗斯福)在1932年初当选总统的时候,正在19-高三历史
下图反映了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的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B、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C、通过工业复兴法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大幅度增加税收,如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一做法A.消除了经济危机的影响B.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C.带来了经济滞胀的-高三历史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冲击着全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救市措施。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做的有益探索是A.图一:胡佛村,“自由放任政策”的深-高一历史
罗斯福曾针对大萧条指出:谨慎地考虑一下我国国民生活未来有可能突发的不测,我们必须建立起某种手段,为美国人民的未来提供更为有力的经济保障;谁也不能担保我们的国家不再-高三历史
1933年罗斯福政府批准了《房产主再放款法》,成立房产主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给城市小房主,帮其赎回抵压的房屋,后又通过《房产主贷款法》(1934年)和《国家住宅法》给小房主提供小额-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后实行“新政”,国家建立紧急救济署,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兴办公共工程,增-高一历史
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果断实行新政,其政策措施中有利于鼓励和刺激国人消费的有()。①实行美元贬值②调整农产品结构③实行“以工代赈”④发放紧急救济金A.①②③④B-历史
(11分)阅读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材料:材料一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材料二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请回答:(1)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高一
1933年罗斯福批准《房产主再放款法》,成立房产主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给城市小房主,帮其赎回抵压的房屋,后又通过《房产主贷款法》(1934年)和《国家住宅法》给小房主提供小额修房贷-高三历史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高三历史
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前夕,对美国民众说“我们唯一感到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又说“当人们自由地追求真理时,真理就会被发现。”下列各项中,对“恐惧”原因和追求“真理”的理解最-高三历史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的“新”指的是()A.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高一历史
《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历史
1932年,一位纽约市妇女给政府官员写信说:‘如果政府不能通过私有产业为我提供生计,那它必须利用公共途径和办法”。这表明A.民众要求维持自由竞争B.美国政府主动干预经济C.民-高三历史
20世纪30年代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发了经济学说史上的革命。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学流派,有人认为该流派就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高三历史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此“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调整工业生产B.实行“以工代赈”C.调节农业生-高一历史
右图漫画中的人物陷入泥潭,日显疲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福利制度的弊端难以避免B.高福利与超前消费相辅相成C.高福利可以缓解政府债务危机D.债务危机将使福利制度被取消-高三历史
1934年,美国各地罢工持续不断,并打破行业的界限,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这一现象表明A.新政未取得任何进展B.新政牺牲了-高三历史
加利福尼亚失业委员会在1932年11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失业与失去收入已经破坏了许许多多家庭。许多家庭外表上依然未变,但道德上崩溃了,他们感到没有安全,没有立足点,没-高三历史
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宣扬:“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繁荣。”胡佛政府还对大公司和大-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宣扬:“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繁荣。”胡佛政府还对大公司和大企业提供优惠、财政援助,并降低其所得税。胡佛宣称救济工人是慈善团体的事情,而不是联邦政府的责任,拒绝采取任何救济工人的措施。
材料二 1932年底,在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美国举行了总统选举,结果民主党人罗斯福获胜,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
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任总统后,为摆脱危机实行新政。下台后的胡佛及其追随者大力攻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是“社会主义异端”,并在1936年底的总统选举中,竭力阻止罗斯福连选连任。
材料四 1936年底的美国总统选举中,为批驳胡佛等人的攻击,罗斯福发表讲话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即罗斯福政府)挽救了它。”总统选举结果,罗斯福再次获胜,连任总统。
请回答:
(1)联系材料一和《全国工业复兴法》,比较罗斯福、胡佛对资本家和工人的政策有什么不同?(4分)
(2)罗斯福、胡佛上述不同政策反映二人克服经济危机的基本思想有什么不同?罗斯福的基本思想反映美国资本主义的什么发展趋势?(4分)
(3)联系材料四,分析材料三中胡佛攻击罗斯福的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4分)
答案
(1)胡佛拒绝采取措施救济工人;罗斯福在《全国工业复兴法》中专门规定了保障工人权利的条款。(4分)
(2)胡佛的基本思想是政府不干预企业经营,维护大企业的利益;罗斯福的基本思想是国家干预经济,但尽量保持自由企业制度。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4分)
(3)否。因为罗斯福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但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财产,因而它不是“社会主义异端”。 (4分)
试题分析:
(1) 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问题能力,要比较罗斯福、胡佛对资本家和工人的政策不同,抓住“不同”是解题核心词,胡佛拒绝采取措施救济工人;罗斯福在《全国工业复兴法》中专门规定了保障工人权利的条款。
(2) 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问题能力,罗斯福、胡佛不同政策反映二人克服经济危机的基本思想也有所不同,可以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归纳二人克服经济危机基本思想的不同,胡佛的基本思想是政府不干预企业经营,维护大企业的利益;罗斯福的基本思想是国家干预经济,但尽量保持自由企业制度。罗斯福的基本思想反映美国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3) 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能力,材料三中胡佛攻击罗斯福的理由不成立,要说明理由必须着眼于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罗斯福新政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以罗斯福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但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财产,因而它不是“社会主义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