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也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俄国-苏联-俄罗斯联邦,无论-九年级历史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也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俄国-苏联-俄罗斯联邦,无论-九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也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俄国-苏联-俄罗斯联邦,无论-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也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俄国-苏联-俄罗斯联邦,无论昨天、今天、明天,都是中国最大的近邻,当前中俄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堪称世界大国关系中的典范。2013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伊始便出访俄罗斯,与普京总统举行会谈(右图),表明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发展中俄关系。
(1)成为俄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点的是什么事件? (1分)
材料二: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2年1月5日宣布推出一项新军事战略,强调美国虽然面临预算压力,但将努力确保其“军事超强”地位,同时将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安排”这一地区,美国曾倡议召开了哪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签定的哪一条约,使中国重新回到被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2分)
材料三:2013年5月2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展开对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国的访问。观察李克强此访的具体行程,首站选在印度较为引人关注,在中国外交部此前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外交部副部长宋涛称,此举体现了中国新一届政府对中印关系的高度重视,他表示“中方希望通过此访进一步巩固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20世纪50年代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哪一外交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分)
材料四: 香港《明报》文章称,多达80名日本右翼23日晨抵达钓鱼岛海域,中国派出8艘海监船驶入有关海域驱离。该报社论称,中国执法船队首次成功驱离日本侵权船只,显示中国已掌控钓鱼岛及其海域宣示主权、维权执法的主动权,……
(4)台湾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被日本人强占的?(1分)
(5)列举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一例(1分)
材料五:中国台湾网4月27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葬礼在伦敦隆重举行,来自各国的政要出席了这一葬礼。……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邓小平又驳回了英方“以主权换治权”的要求,最终使中英关于香港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6)哪一构想为成功解决解决香港问题创造了条件?(1分)
题型:改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1861年改革
(或亚历山大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分)
(2)华盛顿会议;(1分)《九国公约》(1分)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4)《马关条约》;(1分)
(5)南京大屠杀、731部队、三光政策等等
(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得1分)
(6)一国两制(1分)
试题分析:(1)本题关键词是近代俄国的“转折点”,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自上而上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本小题要抓住“一战后的国际会议”这一主题,一战结束后,1919年1月,战国国为制裁德国和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这次会议实际上被美国和英国操纵,其他弱国在和会上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华盛顿会议是1921—1922年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实际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这次会议签订的条约是《九国公约》。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最先是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12月底在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1954年,周恩来又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并与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时任缅甸总理吴努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4)根据《马关条约》的内容可知,台湾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这个条约中被日本占领。
(5)日本侵华战争犯下了滔天大罪,南京大屠杀、731部队、三光政策等等。
(6)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充分证明了这一构想的正确性和实践性。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本题知识点多,跨度大,但考查的都是比较简单的知识,学生只要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就能够作答。本题还可以延伸到台湾问题,从而进一步考查学生对祖国统一大业的理解和把握。
上一篇 :
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
下一篇 :
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我国奉行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世界和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大的积极作用。请回答:(6分)(1)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九年级历史
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中,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是A.以独立姿态登上了国际舞台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求同存异”方针D.始终站在发展中国家的一边-八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材料一:2009年恰逢中俄(苏联)建交60周年,中俄两国都是世界上的大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合作,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八年级历史
半个世纪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倡导发起这五项原则的国家中没有()A.美国B.中国C.印度D.缅甸-八年级历史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的提出者是()A.朱德B.周恩来C.毛泽东D.陈毅-八年级历史
2014年4月,巴基斯坦前驻华大使阿克拉姆·扎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最大意义在于强调主权平等的重要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是在A.1953年B.-九年级历史
材料一第五条:个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材料二若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九年级历史
一个美国记者这样评论:“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指()A.日内瓦会议B.联合国代表大会C.万隆会议D.亚太经-八年级历史
1964年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武汉长江大桥完成B.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葛洲坝工程全部建成-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如图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导的。”——周恩来材料三:如图,2-八年级历史
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中国政府提出了“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这①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②说明我国在国际-八年级历史
在1954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是A.独立自主B.求同存异C.和平共处D.一国两制-八年级历史
(11分)以下一组图片资料是同学们开展一次纪念活动收集的。读图,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请以“新中国外交足迹”为主题,按时间先后重新排列材料一中的这组图片。(4分)_____-八年级历史
中国新闻网2012年4月16日电:近年来,“中文学习热”在全世界蔓延。这表明[]A.中文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B.中文更便于人们进行主C.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D.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九年级历史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是一位西方记者对周恩来(如图)在哪次会议上的出色表现作出的评价()A.日内瓦会议B.万隆-八年级历史
(18分)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某校八年级(3)班准备-八年级历史
1953年底,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独立自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八年级历史
右图是小华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适合填写的内容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26届联合国大会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万隆会议-九年级历史
面对个别国家代表的误解甚至是攻击,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什么方针()A.和平共处B.求同存异C.民族独立D.社会主义革命-八年级历史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和印度交往中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求同存异”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合作共赢D.不结盟政策-八年级历史
中国要做到和谐发展应该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③保护资源环境④只与发展中国家友好相处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九年级历史
(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中国第一次成了战胜国。第二年参加巴黎和会。美国第一次提出了无论国家大小都有同等权利。美国人也许只是为了自己-八年级历史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在[]A.1964年10月B.1966年10月C.1967年6月D.1976年10月-八年级历史
读图,回答问题(6分)(1)图一、图二反映的史实是毛泽东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在哪一领域做出的不懈努力?(2分)(2)该领域在当时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中国、世界各有何重大影响?(4分)-八年级历史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九年级历史
2013年03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评,高度评价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对俄罗斯的访问,指出中俄由此开启了把高水平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成果的新篇章。中俄关系不断推进-九年级历史
(7分)图片中的历史。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1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印两国的友好关系。请问这一时期两国一致同意以什么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九年级历史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A.西藏获得和平解放B.香港、-八年级历史
______(人名)提出了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______(人名)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八年级历史
图为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各国代表争相请周恩来签名的情景。该情景出现的原因是()A.中国国力强大B.与会各国赞成社会主义C.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得到广泛赞同D.中国恢复了在联-八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八年级历史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包括①加强我国的国防力量②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③增强了我国称霸世界的力量④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八年级历史
国际社会曾高度评价中国倡导了“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的外交概念”,这应该是评价()A.和平共处原则B.杜鲁门主义C.改革开放政策D.贸易自由化-九年级历史
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最早突破是在哪方面[]A.原子弹B.氢弹C.导弹D.卫星-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405年,郑和率领二万七千多人,乘坐二百多艘海船,第一次出使西洋。材料二:1894年9月,中国……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九年级历史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C.中-八年级历史
案例分析:“上海公报”是中美两国关系谋求正常化过程中签署的重要文件。在签署公告时,美方最初向中方提出的公报草案“使用了含糊折中的语言来掩盖争论最激烈和最难解决的问题”-九年级历史
祁连雪峰耸入云,草原儿女多奇能。炼丹修道沥肝胆,应时而出惊世闻。这是张爱萍将军为赞颂______而作的诗。[]A.民族区域自治B.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变化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八年级历史
2014年2月,乌克兰局势急剧变化。中国主张通过对话协商的途径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支持国际社会为缓和局势所作的建设性努力。这表明我国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努力维-八年级历史
联合国安理会10月4日就法、英国等提交的制裁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中国投反对票,印度等国弃权,美国、英国、法国等投赞成,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这表明①联-九年级历史
2008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八年级历史
我国研制原子弹的主要目的是[]A.对抗美帝国主义,打破核垄断B.加强国防力量,维护世界和平C.树立在亚洲的领导地位D.与帝国主义国家展开军备竞赛-八年级历史
读图,回答问题。(1)上图反映的是我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要科技成就之一,请问这一时期我国在国防建设方面还有什么重要的科技成就?(2)我国能够取得这些科技成就的主要原-九年级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A.多依赖于外国援助B.发挥了传统科技优势C.都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D.具有独立自主特色-八年级历史
2012年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四十周年,某次“中国外交风云”图片展,请你将选出的三幅图片解说词填写完整。(6分)图一图二图三(1)图一:1954年,中国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只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九年级历史
如图是我国于1985年发行的两张邮票,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A.这次会议的会址在印度的万隆B.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会议在50年-九年级历史
周恩来与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倡导,被大多数国家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C.“求同存异”D.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八年级历史
科研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国防建设的水平,同学们收集了以下一些材料,其中极大地加强了我国国防建没的是①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②1966年我国装有核弹头的第一枚中近程地地-九年级历史
新中国首次完整地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B.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C.1971年第26届联合-八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也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俄国-苏联-俄罗斯联邦,无论-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俄国-苏联-俄罗斯联邦,无论昨天、今天、明天,都是中国最大的近邻,当前中俄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堪称世界大国关系中的典范。2013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伊始便出访俄罗斯,与普京总统举行会谈(右图),表明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发展中俄关系。
(1)成为俄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点的是什么事件? (1分)
材料二: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2年1月5日宣布推出一项新军事战略,强调美国虽然面临预算压力,但将努力确保其“军事超强”地位,同时将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安排”这一地区,美国曾倡议召开了哪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签定的哪一条约,使中国重新回到被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2分)
材料三:2013年5月2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展开对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国的访问。观察李克强此访的具体行程,首站选在印度较为引人关注,在中国外交部此前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外交部副部长宋涛称,此举体现了中国新一届政府对中印关系的高度重视,他表示“中方希望通过此访进一步巩固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20世纪50年代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哪一外交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分)
材料四: 香港《明报》文章称,多达80名日本右翼23日晨抵达钓鱼岛海域,中国派出8艘海监船驶入有关海域驱离。该报社论称,中国执法船队首次成功驱离日本侵权船只,显示中国已掌控钓鱼岛及其海域宣示主权、维权执法的主动权,……
(4)台湾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被日本人强占的?(1分)
(5)列举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一例(1分)
材料五:中国台湾网4月27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葬礼在伦敦隆重举行,来自各国的政要出席了这一葬礼。……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邓小平又驳回了英方“以主权换治权”的要求,最终使中英关于香港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6)哪一构想为成功解决解决香港问题创造了条件?(1分)
答案
(2)华盛顿会议;(1分)《九国公约》(1分)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4)《马关条约》;(1分)
(5)南京大屠杀、731部队、三光政策等等(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得1分)
(6)一国两制(1分)
试题分析:(1)本题关键词是近代俄国的“转折点”,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自上而上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本小题要抓住“一战后的国际会议”这一主题,一战结束后,1919年1月,战国国为制裁德国和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这次会议实际上被美国和英国操纵,其他弱国在和会上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华盛顿会议是1921—1922年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实际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这次会议签订的条约是《九国公约》。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最先是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12月底在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1954年,周恩来又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并与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时任缅甸总理吴努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4)根据《马关条约》的内容可知,台湾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这个条约中被日本占领。
(5)日本侵华战争犯下了滔天大罪,南京大屠杀、731部队、三光政策等等。
(6)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充分证明了这一构想的正确性和实践性。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本题知识点多,跨度大,但考查的都是比较简单的知识,学生只要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就能够作答。本题还可以延伸到台湾问题,从而进一步考查学生对祖国统一大业的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