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下图为高一某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3题。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A.1%B.1.5%C.4%D.3%2.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A.原始低增长阶-高一
下图为高一某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3题。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A.1%B.1.5%C.4%D.3%2.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A.原始低增长阶-高一
题目简介
下图为高一某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3题。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A.1%B.1.5%C.4%D.3%2.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A.原始低增长阶-高一
题目详情
下图为高一某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3题。
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 ]
A.1%
B.1.5%
C.4%
D.3%
2.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 ]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高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增长阶段
3.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
A.开发劳务市场
B.实行计划生育
C.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D.加大教育投入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江苏期中题
答案
1、B
2、A
3、C
上一篇 :
读图,回答1~2题。1.①②③人口增
下一篇 :
以下各组国家的人口构成情况与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A.16.7%B.14.3%C.0.9%D.1.2%2、1991年至199
某校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年级学生的家庭人口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表的主要内容有户口所在地、家庭人口数、家庭成员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据此回答1—2题。1、通过这-高三地理
根据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回答问题。(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图中哪四省已进入老龄化社-高二地理
下图是芬兰1785~1976年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示意图,图中A是1785~1790年数据,B是1825~1830年数据,C是1910~1915年数据,D是1970~1976年数据。读图,回答问题。(1
人口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相应男性人口数量。读右图并回答1~3题:1.图中曲线①表示-高一地理
读我国“人口总量、人均耕地、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a、b、c三根折线依次表示[]A.人口总量、人均耕地、人均粮食B.人口总量、人均粮食、人均耕地C.人均耕-高三地理
读表,回答问题。表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东北地区10510023000229长江中下游地区88600-高一地理
人口数量增长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环境污染就是因为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当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高一地理
一家英国媒体撰文呼吁中国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人口问题。我国人口专家翟振武教授也表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结合下图,回答1~2题。1.翟振武教授认为“计-高一地理
读下面某年四城市人口变化资料,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四城市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按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④③②①D.①③②④小题2:四城市中处于经济较落后的城市最有-高三地理
(10分)读下表数据资料,回答:(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1分)(2)按照各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1分)甲乙两国中可能为发达国家的是。(2分)(3)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高一地理
图1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图2为“G城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归纳出1950~2007年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读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B、上海的老年-高三地理
下面左图为我某省省2010年各类人口数量构成图,右图表示该省三大产业的比例变化。读图回答1~2题。1、关于该省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劳动力不足B、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C、-高三地理
下表为我国大陆地区1990年第四次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回答1~2题。1.上表数据说明我国大陆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①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加快②壮年人口比重-高一地理
2009年为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10周年,据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等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呈持续加剧之势,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已达1.69亿,占总人口的12.79%。-高一地理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从2005开始到2030年的25年,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25年准备期这个概念,是相对2030年到205-高三地理
读“2000年各大洲的人口生产表”(表1-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大洲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非洲3.81.42.4图-7北美洲1.40.90.6拉丁美洲2.40.
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A.A国B.B国C.C国D.D国2.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和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分别是-高一地理
“人口老龄化指数”是指同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与少儿人口数(0~14岁)的相对比值。指数越高说明老龄化程度越深。读2015~203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指数预测表(表1),-高三地理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见下图)(1)据材料分析,甲乙两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请说明理由。(6-高三地理
我国解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现实矛盾的基本国策是:①因地制宜②计划生育③改革开放④环境保护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高二地理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和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有关问题。(14分)国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韩国1.00.60.4尼加拉瓜3.70.63.1-高二地理
人口合理容量()A.是持续供养的最佳人口数量B.与环境承载力相同C.是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D.大于环境承载力-高一地理
下列地区中,最适于人类居住的是()A.气候湿热的平原地区B.温带湿润的平原地区C.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区D.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高二地理
下列地区在相同的面积条件下,承载人口最多的是()A.青藏高原B.西北地区C.黄土高原D.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一地理
不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D.对外开放程度-高一地理
1949—1997年,我国耕地总面积变化不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近60%,但年产粮食总量增长了3倍多,这说明环境承载力A.与消费水平无关B.可以无限提高C.与科技水平相关D.大于人口-高一地理
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完成题。小题1: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高一地理
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A.科技发展水平B.人口文化水平C.资源状况D.人口消费水平-高一地理
关天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B.我国最大环境人口容量约7亿C.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D.我国-高一地理
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A.准确地说是指某国家或某地区目前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B.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C.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即地球-高一地理
读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的数据变化表,回答2题。人口总数(亿)城市化(%)性别比1-14岁人口比重(%)≥60岁人口比重(%)文盲率(%)流动人口(万-高二地
读图2,回答3-4题。小题1:下列几组省区(市)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A.河北-新疆-青海-广东B.山东-四川-西藏-江苏C.浙江-辽宁-湖北-北京D.安徽-重庆-湖南-河南小题2:合理的棉纺织工-
日本、比利时、荷兰等国家的土地、矿产资源严重不足,而且人口密度很高,因此从合理人口容量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实人口是自然、社会、经济、历史共-高一地理
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正确叙述是A.我国目前的人口数量已远远超过了环境人口容量B.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资源等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C.学者对我国人口容量的估算的主要-高二地理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A.自然资源B.科技水平C.经济发达程度D.消费水平-高一地理
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A.a<b<cB.c<b<aC.b<a<cD
我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该()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B.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C.加速造纸工业的发展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地理
21世纪初我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A.a<b<cB.c<b<aC.b<a<cD.a<c<b
环境承载力是指()A.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B.衡量人口数量的重要指标C.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D.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高一地理
2013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了我国民居摄影展活动,下图是读者拍摄的我国两个地区的民居照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丽江民居比蒙古包的防雨耐水性-高三地理
图2表示“木桶效应”,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种类,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是A.土地资源B.淡水资源C.热量资源D.能源资源-高一地理
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增加环境人口容量的是:A.人类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和方法的改进。B.大量开采矿产资源。C.开垦草原和荒地,扩大耕地面积。D.大面积围湖造田和填海造陆-高一地理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高三地理
下列关于合理人口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理人口容量是根据一地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而确定的B.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合理人口容量一旦确定,不会再变化C.合理人口-高一地理
可导致一个国家环境合理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A.科学技术水平提高B.消费需求不断提高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效率低下D.大量利用其它国家或地区的资源-高一地理
一个国家的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为A.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C.最大人口容量D.每平方千米200人-高一地理
有关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人口容量越-高一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下图为高一某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3题。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A.1%B.1.5%C.4%D.3%2.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A.原始低增长阶-高一
题目详情
B.1.5%
C.4%
D.3%
B.高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增长阶段
B.实行计划生育
C.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D.加大教育投入
答案
2、A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