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009年为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10周年,据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等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呈持续加剧之势,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已达1.69亿,占总人口的12.79%。-高一地理
2009年为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10周年,据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等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呈持续加剧之势,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已达1.69亿,占总人口的12.79%。-高一地理
题目简介
2009年为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10周年,据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等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呈持续加剧之势,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已达1.69亿,占总人口的12.79%。-高一地理
题目详情
2009年为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10周年,据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等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呈持续加剧之势,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已达1.69亿,占总人口的12.79%。目前全国除青海、新疆、西藏外,均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这一现象的出现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 ]
A.必然导致人口出生率的大幅下降
B.增加青壮年的生活负担
C.有利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D.刺激外国移民大量涌入
2.关于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措施错误的是
[ ]
A.进行立法,保护老年人权益
B.制定城乡统筹、门槛很低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
C.鼓励多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D.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四川省期中题
答案
1.B
2.C
上一篇 :
下表为我国大陆地区1990年第四
下一篇 :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读“2000年各大洲的人口生产表”(表1-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大洲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非洲3.81.42.4图-7北美洲1.40.90.6拉丁美洲2.40.
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A.A国B.B国C.C国D.D国2.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和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分别是-高一地理
“人口老龄化指数”是指同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与少儿人口数(0~14岁)的相对比值。指数越高说明老龄化程度越深。读2015~203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指数预测表(表1),-高三地理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见下图)(1)据材料分析,甲乙两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请说明理由。(6-高三地理
我国解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现实矛盾的基本国策是:①因地制宜②计划生育③改革开放④环境保护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高二地理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和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有关问题。(14分)国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韩国1.00.60.4尼加拉瓜3.70.63.1-高二地理
人口合理容量()A.是持续供养的最佳人口数量B.与环境承载力相同C.是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D.大于环境承载力-高一地理
下列地区中,最适于人类居住的是()A.气候湿热的平原地区B.温带湿润的平原地区C.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区D.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高二地理
下列地区在相同的面积条件下,承载人口最多的是()A.青藏高原B.西北地区C.黄土高原D.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一地理
不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D.对外开放程度-高一地理
1949—1997年,我国耕地总面积变化不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近60%,但年产粮食总量增长了3倍多,这说明环境承载力A.与消费水平无关B.可以无限提高C.与科技水平相关D.大于人口-高一地理
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完成题。小题1: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高一地理
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A.科技发展水平B.人口文化水平C.资源状况D.人口消费水平-高一地理
关天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B.我国最大环境人口容量约7亿C.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D.我国-高一地理
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A.准确地说是指某国家或某地区目前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B.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C.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即地球-高一地理
读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的数据变化表,回答2题。人口总数(亿)城市化(%)性别比1-14岁人口比重(%)≥60岁人口比重(%)文盲率(%)流动人口(万-高二地
读图2,回答3-4题。小题1:下列几组省区(市)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A.河北-新疆-青海-广东B.山东-四川-西藏-江苏C.浙江-辽宁-湖北-北京D.安徽-重庆-湖南-河南小题2:合理的棉纺织工-
日本、比利时、荷兰等国家的土地、矿产资源严重不足,而且人口密度很高,因此从合理人口容量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实人口是自然、社会、经济、历史共-高一地理
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正确叙述是A.我国目前的人口数量已远远超过了环境人口容量B.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资源等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C.学者对我国人口容量的估算的主要-高二地理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A.自然资源B.科技水平C.经济发达程度D.消费水平-高一地理
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A.a<b<cB.c<b<aC.b<a<cD
我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该()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B.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C.加速造纸工业的发展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地理
21世纪初我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A.a<b<cB.c<b<aC.b<a<cD.a<c<b
环境承载力是指()A.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B.衡量人口数量的重要指标C.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D.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高一地理
2013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了我国民居摄影展活动,下图是读者拍摄的我国两个地区的民居照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丽江民居比蒙古包的防雨耐水性-高三地理
图2表示“木桶效应”,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种类,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是A.土地资源B.淡水资源C.热量资源D.能源资源-高一地理
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增加环境人口容量的是:A.人类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和方法的改进。B.大量开采矿产资源。C.开垦草原和荒地,扩大耕地面积。D.大面积围湖造田和填海造陆-高一地理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高三地理
下列关于合理人口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理人口容量是根据一地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而确定的B.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合理人口容量一旦确定,不会再变化C.合理人口-高一地理
可导致一个国家环境合理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A.科学技术水平提高B.消费需求不断提高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效率低下D.大量利用其它国家或地区的资源-高一地理
一个国家的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为A.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C.最大人口容量D.每平方千米200人-高一地理
有关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人口容量越-高一地理
下列四个国家中环境承载力最小的国家是A.沙特阿拉伯B.美国C.德国D.印度-高三地理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环境承载力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表一中国某地区未来环境承-高一地理
木桶效应指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完成3题。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高一地理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A.8000人B.10000人C.4500~6000人D.4500人-高一地理
图5为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规模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唯一指标B.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C.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方式属于甲-高一地理
下图是“我国2000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相同条件下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人口生活消费水平。-高一地理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高一地理
环境人口容量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高一地理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环境承载力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材料一:表一中国某地区未来-高一地理
由图示可反映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B.环境质量C.科技发展水平D.对外开放程度-高一地理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状况B.生活消费水平C.科技发展水平D.文化水平-高二地理
下列可承载人口最多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B.长江三角洲C.内蒙古高原D.塔里木盆地-高一地理
相对新疆,江苏面积小、矿产资源贫乏,所以江苏环境人口容量更小。-高一地理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生活消费水平D.人口文化消费水平-高一地理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D.人口受教育水平-高一地理
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读“制约中国环境人口容量资源木桶图”,则制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是()A.水资源B.耕地资源C.矿产资源D.土地资源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总人口数量-高一地理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高一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009年为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10周年,据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等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呈持续加剧之势,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已达1.69亿,占总人口的12.79%。-高一地理
题目详情
B.增加青壮年的生活负担
C.有利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D.刺激外国移民大量涌入
B.制定城乡统筹、门槛很低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
C.鼓励多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D.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答案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