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环境承载力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表一中国某地区未来环境承-高一地理

题目简介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环境承载力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表一中国某地区未来环境承-高一地理

题目详情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环境承载力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一  中国某地区未来环境承载力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公顷)
森林面积(公顷)
淡水(立方米)
0.1
0.1
2000
表二  该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万)
耕地(公顷)
森林面积(公顷)
年径流总量(立方米)
8200
920万
800万
2200亿
材料二: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等预计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制约环境承载力最首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2)目前,限制表一和表二所示地区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人口  B.耕地  C.森林  D.年径流总量
(3)20年后,限制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简要说明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至少答出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读图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1)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资源
(2)C
(3)耕地
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
(1)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资源是首要影响因素,其次还有科技水平、人均消费水平和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2)结合表格提供的每项资源的人均最低消费量和当地的资源总量计算,耕地资源可养活9200万人口;森林资源可养活8000万人口;淡水资源可养活1.1亿人口,故判断森林资源是当地环境承载力的决定因素。
(3)材料三反映,20年后耕地总面积减少133万公顷,即总量为787万公顷,计算耕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7870万;而森林资源增加533万公顷,故森林总量为1333万公顷,计算森林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33亿。故限制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为耕地。针对耕地面积减少,主要从开源:积极开发耕地的后备资源;提高科技,提高耕地的单位面积产值;和节流:节约耕地;加强城市的合理规划,少占耕地;等方面分析。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