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2006年5月1日,CCTV新闻频道大型电视行动《我的长征》在福建宁化、长汀和江西瑞金分别举行出征仪式,为期十个月的《我的长征》正式拉开帷幕。(1)假如你是队员-八年级历史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2006年5月1日,CCTV新闻频道大型电视行动《我的长征》在福建宁化、长汀和江西瑞金分别举行出征仪式,为期十个月的《我的长征》正式拉开帷幕。(1)假如你是队员-八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2006年5月1日,CCTV新闻频道大型电视行动《我的长征》在福建宁化、长汀和江西瑞金分别举行出征仪式,为期十个月的《我的长征》正式拉开帷幕。(1)假如你是队员-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06年5月1日,CCTV新闻频道大型电视行动《我的长征》在福建宁化、长汀和江西瑞金分别举行出征仪式,为期十个月的《我的长征》正式拉开帷幕。
(1)假如你是队员之一,请你选择红军长征中的一个地点,确定一个主题,讲述在这里曾经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走长征路,你感受到的红军长征精神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探究题
难度:偏难
来源:同步题
答案
(1)地点:遵义;确定主题: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其他意思对即可),发生的事件:遵义会议;事件的影响: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独立自主,实事求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等精神。
上一篇 :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
下一篇 :
曾有这样评价长征:“人类曾经有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以下是1934年10月23日登载于上海《申报》的一则新闻,标题为《赣匪弃巢西窜》。香港:赣匪因石城兴国失守,知残局不能再支,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雩(于)都、瑞金老巢西窜。(二十二-八年级历史
今年暑假小明准备去陕西参加“延安精神,革命圣地”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出发前,他应了解的大事是①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②红军到达吴起镇③血战台儿庄④中共七大召开A.①②B.③④C.②④D-八年级历史
(11分)今年龙岩市举办了第四届初中历史社会调查报告评选活动,这激起了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同学们探究“红色革命”的兴趣。他们邀请你一起参与。【活动准备】(1)请你提供两种社会调-八年级历史
济宁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他们沿途不可能参观到的是[]A.遵义会议遗址B.中共“一大”遗址C.吴起镇会师纪念馆D.泸定桥-八年级历史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下列长征途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排列正确的是①遵义会议②巧渡金沙江③吴起镇会师④飞夺泸定桥⑤会宁会师⑥爬雪山,过草地⑦四渡赤水A.①⑦②⑥④③⑤B.①②④⑦⑥③⑤C-八年级历史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4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主要原因是[]A、为了北上抗日B、为了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为了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八年级历史
在下图方框中填入以下内容:A.瑞金B.遵义C.吴起镇-八年级历史
为了纪念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某校组织共青团团员开展以“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下列设计的路线正确的是[]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B.赤水河、瑞-八年级历史
在红军征战藏区的过程中,各族人民支援红军的粮食约1000万斤,牛、羊、马、猪等各类牲畜总数约20万头。这主要说明红军长征A.粉碎了敌人的重重围剿B.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支持-八年级历史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它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的笔下,它是“前所未有”的事;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笔下,它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八年级历史
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C.甘肃会宁-八年级历史
请欣赏《长征组歌》——《遵义会议放光辉》: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八年级历史
井冈山点燃的星星之火,到了1930年已经形成燎原之势,但1934年红军却离开革命根据地转战大江南北,这是为什么?[]A.国民党势力越来越强大B.蒋介石围剿红军C.第五次反D.红军要-八年级历史
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会师。将台堡与甘肃会宁同时作为红军长征的结束载入史册。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是[]A.1933年10月B.1934年-八年级历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进行远征的原因是[]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B.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D.北上抗日-八年级历史
毛泽东诗词“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会师地点在哪里()A.遵义B.甘孜C.会宁D.吴起镇-八年级历史
红军长征路线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南渡乌江②巧渡金沙江③飞夺泸定桥④四渡赤水⑤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②⑤③C.④①②③⑤D.④②①⑤③-八年级历史
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丙-八年级历史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并加以改正。【】(1)长征途中召开的中共七大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改正:【】(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八年级历史
朗读下列毛泽东《长征》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回答:-八年级历史
-八年级历史
红军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它穿越时空,超越国界,为世界各国人民传颂。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4分)(2)结合所-八年级历史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二大”-七年级历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河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是谁的是诗句?反映了什么事件?“三-八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长征》(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_-八年级历史
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都是党纠正“左”倾错误的会议B.都起着重大的历史转折作用C.都证明党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改正自己的错误D.都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八年级历史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①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于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月从___________地出发,开始长征,到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月到达_____
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是[]A.毛泽东的错误指挥B.毛泽东的正确指挥C.第四次反“围剿”的失败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八年级历史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是指()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八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八年级历史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井冈山会师B.红军长征C.挺-八年级历史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绝的力量之源。下列不属于长征精神的是()A.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信念B.患难与共的团结协作精神C.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为人类-八年级历史
红军长征打乱敌人追剿计划是A.四渡赤水B.巧渡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飞夺泸定桥-九年级历史
某旅游团要组织一次重走长征路的“红色旅游”,下列设计的路线正确的是[]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B.赤水河——瑞金——遵义——泸定桥C.遵义——瑞金——赤水河——泸定桥D.瑞金——遵义-八年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其会师的地点在A.陕北吴起镇B.江西瑞金C.甘肃会宁D.贵州遵义-八年级历史
长征开始时,中共临时负责人是[]A.陈独秀B.毛泽东C.周恩来D.博古-八年级历史
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以下是在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①四渡赤水②飞夺泸定桥③巧渡金沙江④过草地⑤翻雪山⑥会宁-八年级历史
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这里的陕北具体指A.吴起镇B.遵义C.会宁D.瑞金-九年级历史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蒋介石调集50万人重点围攻B.蒋介石有帝国主义全力支持C.蒋介石的50万人装备先进D.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指挥错误-八年级历史
红军翻越一座叫党岭的雪山,很多人因为缺氧和劳累死去了,被埋在雪堆里。后继部队上来后,发现有一只胳膊伸出雪堆,拳头紧握。他们掰开这只手一看,里面是党证和一块银元。党-九年级历史
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①终年积雪的雪山②一望无际的草地③还缺少粮食给养等④敌人围追堵截⑤内部的分裂[]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八年级历史
小明要制作一份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帮他选择合适的内容A.中国共产党成立B.南昌起义C.井冈山会师D.遵义会议-八年级历史
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表达了红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A.遵义会议B.会宁会师C.彝海结盟D.吴起镇会师-八年级历史
遵义会议上,红军就未能粉碎第五次“围剿”的原因展开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B.军事指挥严重失误C.红军尚无作战方针D.敌军采用碉堡战术-九年级历史
20l3年的暑期,小辉同学参加了“红色之旅”,旅行团一行从江西瑞金启程,途经贵州遵义等地,最终到达陕北。与这一线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D.淮海-九年级历史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____________。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____________和军事顾问____________等人的错误指挥而失败,红军被迫进行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在抗日烽火中再-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八年级历史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A.大兵团作战B.战略防御C.战略进攻D.战略转移-八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2006年5月1日,CCTV新闻频道大型电视行动《我的长征》在福建宁化、长汀和江西瑞金分别举行出征仪式,为期十个月的《我的长征》正式拉开帷幕。(1)假如你是队员-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2006年5月1日,CCTV新闻频道大型电视行动《我的长征》在福建宁化、长汀和江西瑞金分别举行出征仪式,为期十个月的《我的长征》正式拉开帷幕。
(1)假如你是队员之一,请你选择红军长征中的一个地点,确定一个主题,讲述在这里曾经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走长征路,你感受到的红军长征精神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独立自主,实事求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