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2分)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将会对人类产生极大的灾害。如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南太平洋上的美丽岛国图瓦卢很可能成为首个“沉没”的国家,喜马拉雅山冰川融化尼泊尔会有“灭顶”之灾,-高一化学
(12分)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将会对人类产生极大的灾害。如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南太平洋上的美丽岛国图瓦卢很可能成为首个“沉没”的国家,喜马拉雅山冰川融化尼泊尔会有“灭顶”之灾,-高一化学
题目简介
(12分)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将会对人类产生极大的灾害。如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南太平洋上的美丽岛国图瓦卢很可能成为首个“沉没”的国家,喜马拉雅山冰川融化尼泊尔会有“灭顶”之灾,-高一化学
题目详情
(12分)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将会对人类产生极大的灾害。如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南太平洋上的美丽岛国图瓦卢很可能成为首个“沉没”的国家,喜马拉雅山冰川融化尼泊尔会有“灭顶”之灾,近海城市遭受城市淹没、海啸等灾害。所以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降低碳的排放,实施低碳经济是今后经济生活主流。
⑴下列措施对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不适合的是
▲
A.使用天然气等燃料
B.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保护植被
C.大力发展风能、水力、潮汐能发电和核电,大力推行太阳能的综合开发
D.立即减少煤和石油化石燃料的使用
E.建筑物中尽量利用自然通风采光,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使用空调时夏季温度不宜设置过低,冬天不宜过高
F.全民倡导出行时多步行和骑自行车;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
⑵目前用超临界CO
2
(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致冷剂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一做法对环境的积极意义在于保护
▲
。
⑶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如将CO
2
和H
2
以1∶4比例混合通入反应器,在适当条件下反应可获得一种重要能源。请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CO
2
+4H
2
=
▲
+2H
2
O
⑷收集提纯炼铁、炼钢等工厂所排放的气体,可得高纯度的CO,在适当的条件下,用CO和H
2
反应可获得人工合成汽油,也可减少碳的排放,节约能源。假设此人工合成汽油是碳原子数为5~8的烷烃,要达到合成汽油的要求,通入反应装置里的CO和H
2
的物质的量之比范围是
▲
≤n(CO)/n(H
2
) ≤
▲
(保留最简分数比形式)
⑸探究CO
2
来生产燃料甲醇(CH
3
OH)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
2
和3molH
2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
2
(g)+3H
2
(g)
CH
3
OH(g)+H
2
O(g)
测得CO
2
和CH
3
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
2
)=
▲
。
题型:填空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共12分)
⑴AD (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⑵臭氧层 (2分)
⑶CH4 (2分)
⑷5/11 8/17 (4分,每格2分)
⑸0.225 mol/(L·min) (2分,没有单位扣1分)
略
上一篇 :
各项都为正数的数列{an}满足a1
下一篇 :
低碳经济要求减少煤、石油等消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已知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1,若3a1,2a2,a3成等差数列,则数列{1an}的前5项和为()A.12181B.3116C.121D.31-数学
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3=20,S3=36,则1S1-1+1S2-1+1S3-1+…+1S15-1=______.-数学
已知数列{an}满足an=an+1+4,a18+a20=12,等比数列{bn}的首项为2,公比为q.(Ⅰ)若q=3,问b3等于数列{an}中的第几项?(Ⅱ)数列{an}和{bn}的前n项和分别记为Sn
已知各项都不为零的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12anan+1(n∈N*),a1=1.(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求证:1a12+1a22+1a32+…+1an2<74.-数学
已知数列{an}中,an=-4n+5,等比数列{bn}的公比q满足q=an-an-1(n≥2),且b1=a2,则|b1|+|b2|+…+|bn|=()A.1-4nB.4n-1C.1-4n3D.4n-1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1n+1+n求它的前n项的和.-数学
已知数列{an}中各项为:12、1122、111222、11…1个n22…2n个(1)证明这个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两个相邻整数的积.(2)求这个数列前n项之和Sn.-数学
下列反应中原子利用率高,符合“绿色化学”要求,无污染环境因素的是()A.乙烷与Cl2反应制氯乙烷B.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乙烯C.乙酸和乙醇共热酯化D.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氧化制-高二化学
设f(x),g(x)是定义在R上的恒不为零的函数,对任意x,y∈R,都有f(x)f(y)=f(x+y),g(x)+g(y)=g(x+y),若a1=12,an=f(n)(n∈N*),且b1=1,bn=g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城市生活垃圾应分类处理,废旧电池回收后集中掩埋,废弃的塑料焚烧处理B.若将原来燃烧液化石油气的灶具改成烧天然气,应增大空-高一化学
国际上曾把原定在2000年全球禁用氟利昂(冰箱制冷剂)的时间提前到1996年,主要是为了保护大气平流层中的一种物质不受破坏,这种物质的同素异形体是A.O2B.H2C.N2D.O3-高一化学
北京市成为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北京的形象,有关部门提出下列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分类回收垃圾;③限制使用塑料袋和一-高二化学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旧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A.回收废旧电池中的石墨电极材料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元素对-高一化学
(8分)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每年损失高达15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试回答下-高二化学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Tn=32n2-12n,且an+2+3log4bn=0(n∈N*)(I)求{bn}的通项公式;(II)数列{cn}满足cn=an•bn,求数列{cn}的前n项和Sn;(II
已知函数f(x)=log2x,且数列{f(an)}是首项为2,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1)求证:数列{an}是等比数列;(2)设bn=an•f(a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的最小值..-数学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点(n,Sn)在函数y=2x-1-2的图象上.(I)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II)设数列{bn}满足:b1=0,bn+1+bn=a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公
求数5,55,555,…,55…5的前n项和Sn.-数学
已知一次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象为C,且f[f(1)]=-1,若点(n,an+1an)(n∈N+)在曲线C上,并有a1=1,an+1an-anan-1=1(n≥2)(1)求f(x)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主题是低碳概念B.酸雨侵蚀建筑物,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塑料袋、废纸等属于无机化合物D.生石灰遇水成为熟石灰,是CaO变成了-化学
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以下反应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其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高一化学
下列气体中,直接排放到大气而不会产生污染的是A.NOB.O3C.CH4D.CO2-高三化学
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1n+n+1,其前n项之和为10,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n+1)x+y+n=0在y轴上的截距为______.-数学
已知数列{an}是首项为1的等差数列,若a2+1,a3+1,a5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an}通项公式;(2)设bn=1anan+1,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数学
SO2、NO2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下列污染现象分别与SO2、NO2有关的是()A.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B.臭氧空洞、水体富营养化C.酸雨、光化学烟雾D.赤潮、温室效应-高一化学
引起酸雨的污染物质是A.CO2NO2B.CO2SO2C.SO2NO2D.氟利昂NO2-化学
重金属离子对河流及海洋造成严重污染。某化工厂废水(pH=2.0,ρ≈1g·mL-1)中含有Ag+、Pb2+等重金属离子,其浓度各约为0.01mol·L-1。排放前拟用沉淀法除去这两种离子,查找有关-高
给定有限单调递增数列{xn}(n∈N*,n≥2)且xi≠0(1≤i≤n),定义集合A={(xi,xj)|1≤i,j≤n,且i,j∈N*}.若对任意点A1∈A,存在点A2∈A使得OA1⊥OA2(O为坐标
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中不属于化学科学解决环境问题的是()A.B.SO2+Ca(OH)2=CaSO3+H2O2CaSO3+O2=2CaSO4C.2NO+2CON2+2CO2D.-高一化学
数列{an}:a1=1,a2=3,a3=2,an+2=an+1-an,求S2002.-数学
在等差数列{an}中,若前11项和S11=11,则a2+a5+a7+a10=()A.5B.6C.4D.8-数学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国今年的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下列有关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A.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B.回收废弃饮料包-高一化学
为防止水污染,我国许多地区对洗衣粉的成分加以限制,这些地区不得再销售使用的洗衣粉中含有A.硅酸钠和硫酸钠B.烷基苯磺酸钠C.三聚磷酸钠D.蛋白酶和脂肪酶-高二化学
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N*,且f(x+1)=f(x)+x,f(1)=0.(1)求f(x)的解析式.(2)设an=1f(n).(n∈N*,n≥2),Sn=a2+a3+a3+…+an,问是否存在最大的
定义“和常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和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常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和常.已知数列{an}是和常数列,且a1=2,和常为5,那-数学
已知正项数列{an}中,a1=1,点(an,an+1),(n∈N*)在函数y=x2+1的图象上.(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已知bn=(12)n-1,n∈N*,令Cn=-1an+1log2b
已知a1=1,a2=4,an+2=4an+1+an,bn=an+1an,n∈N*,(Ⅰ)求b1,b2,b3的值;(Ⅱ)设cn=bnbn+1,Sn为数列{cn}的前n项和,求证:Sn≥17n;(Ⅲ)求证
在等差数列{an},等比数列{bn}中,a1=b1=1,a2=b2,a4=b3≠b4.(Ⅰ)设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求anbn和Sn;(Ⅱ)设Cn=anbnSn+1(n∈N*),Rn=C1+C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12an•an+1(n∈N*),其中a1=1,an≠0.(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Ⅱ)设数列{bn}满足(2an-1)(2bn-1)=1,Tn为{bn
已知函数f(x)=4x+1,g(x)=2x,x∈R,数列{an},{bn},{cn}满足条件:a1=1,an=f(bn)=g(bn+1)(n∈N*),cn=1[12f(n)+12][g(n)+3].(
2006年4月22日是第37个“世界地球日”,宣传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减少酸雨产生B.提倡使用-高一化学
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回收并合理处理废电池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C.发电厂的煤经脱硫-高一化学
求数列11×3,12×4,13×5,…,1n(n+2),…的前n项和S.-数学
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雨水B.酸雨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雨水而形成的C.酸雨严重危害生物体生命安全;还会加速交通设施及电信电缆-高二化学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航空煤油,石蜡和水煤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B.棉、麻、丝、毛燃烧后都只生成CO2和H2OC.人造纤维、合成-高二化学
低碳经济谋求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应大力开发A.煤炭B.氢能C.天然气D.太阳能-高一化学
环境保护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其中塑料袋、旧橡胶是属于A.无机物B.有机物C.盐类D.非金属单质-高二化学
已知数列{an}为首项a1≠0,公差为d≠0的等差数列,求Sn=1a1a2+1a2a3+…+1anan+1.-数学
函数f(x)对任意x∈R都有f(x)+f(1-x)=12.(1)求f(12)和f(1n)+f(n-1n)(n∈N)的值;(2)数列{an}满足an=f(0)+f(1n)+f(2n)+…+f(n-1n)
设数列{an}中,若an+1=an+an+2,(n∈N*),则称数列{an}为“凸数列”.(1)设数列{an}为“凸数列”,若a1=1,a2=-2,试写出该数列的前6项,并求出该6项之和;(2)在“凸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2分)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将会对人类产生极大的灾害。如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南太平洋上的美丽岛国图瓦卢很可能成为首个“沉没”的国家,喜马拉雅山冰川融化尼泊尔会有“灭顶”之灾,-高一化学
题目详情
⑴下列措施对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不适合的是 ▲
F.全民倡导出行时多步行和骑自行车;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
⑵目前用超临界CO2(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致冷剂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一做法对环境的积极意义在于保护 ▲ 。
⑶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如将CO2和H2以1∶4比例混合通入反应器,在适当条件下反应可获得一种重要能源。请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CO2+4H2 = ▲ +2H2O
⑷收集提纯炼铁、炼钢等工厂所排放的气体,可得高纯度的CO,在适当的条件下,用CO和H2反应可获得人工合成汽油,也可减少碳的排放,节约能源。假设此人工合成汽油是碳原子数为5~8的烷烃,要达到合成汽油的要求,通入反应装置里的CO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范围是▲ ≤n(CO)/n(H2) ≤ ▲ (保留最简分数比形式)
⑸探究CO2来生产燃料甲醇(CH3OH)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
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 。
答案
⑴AD (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⑵臭氧层 (2分)
⑶CH4 (2分)
⑷5/11 8/17 (4分,每格2分)
⑸0.225 mol/(L·min) (2分,没有单位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