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二战”后期及结束后,世界大国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较,这一新体制实际是[]A.由战胜国分配胜利果实、规划世界秩序B.形成了社会-高三历史
“二战”后期及结束后,世界大国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较,这一新体制实际是[]A.由战胜国分配胜利果实、规划世界秩序B.形成了社会-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二战”后期及结束后,世界大国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较,这一新体制实际是[]A.由战胜国分配胜利果实、规划世界秩序B.形成了社会-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二战”后期及结束后,世界大国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较,这一新体制实际是
[ ]
A.由战胜国分配胜利果实、规划世界秩序
B.形成了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并存的格局
C.从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在欧亚的势力范围
D.确定了以欧洲和北美为中心主宰世界的格局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上海期中题
答案
B
上一篇 :
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
下一篇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注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请回答:(1)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我国确定了-高一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经历了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演变。据此请回答(1)二战后两极格局确立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鲁门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以下说法不符合这一含义的是[]A.都是“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B.都是以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目的都是反苏反共以遏-高三历史
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上的演说:“极权主义之种子,蔓延及生长,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高三历史
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外交大事记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固宪章精神的堆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高三历史
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高三历史
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基础[]A.反对法西斯主义B.谋和平、求民主C.美苏实力均衡D.两大阵营对立-高三历史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高三历史
在2010年1月12日发生的海地大地震中,中国八名维和警察以身殉职。八位烈士是祖国人民的优秀儿女,是世界和平的忠诚卫士。在海地的维和行动说明中国[]A.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高一历史
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①中国赴海底维和部队②参加世界保卫和平大会③上海合作组织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④-高一历史
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高三历史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提出了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和平鸽”战略的基本结构是:“和平鸽”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高三历史
2006年5月美国副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A、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B、杜-高二历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性会议的召开B.世界性组织的成立C.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D.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高三历史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经-高三历史
2010年1月,中国驻海地维和部队在地震中有8人被埋,10多人失踪。……面对重大牺牲,中国有关部门表示将继续参与海地的维和活动。此材料表明新时期中国外交[]A.积极参与以联合国-高一历史
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下列各项中,属于美苏冷战具体表现的是①杜鲁门主义-高三历史
20世纪60年代,一位出席联合国会议的代表曾说:“小国管理着小河岸边的美丽建筑物(联合国总部),两个大国却管理着世界其他地方。”对此理解恰当的是[]A.小国和大国在处理国际事-高三历史
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开始-高三历史
有位苏联学者曾说:“美苏持续40多年的‘冷战’,责任主要在美国一方,正是它咄咄逼人的进攻,迫使苏联不得不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这种“咄咄逼人的进攻”主要有①杜鲁门主义的提-高一历史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提出了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和平鸽”战略的基本结构是,“和平鸽”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高一历史
对新时期我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表述完整的是[]A.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需要C.世界多极化形势发展的需要D.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成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高三历史
下图是史上最珍贵的三十张照片之一的《你先请》,三个动物均为主人的宠物,但主人离家后,三个动物之间的关系即呈现出这种状态。有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时引用了这幅作品,他的研究-高一历史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高一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①向黎派驻维和部队②参加朝核六方会-高三历史
下列图片中能反映我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有①参加亚太经合组织②赴海地维和③上海合作组织④打击索马里海盗[]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③-高一历史
下表是美国于某段时间援助欧洲各国每人的美金金额,对此表格最合理的解释是[]A.欧洲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经济残破,美国给予贷款援助B.美国援助欧洲各国是与社会主义势力的兴-高二历史
下示材料表明美国政府将采取的行动是[]A.援助希腊反政府武装B.与英国在希腊展开争夺C.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D.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战略-高三历史
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包括①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②不结盟、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③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④坚持长期对外开放[]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高一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苏关系的变化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高三历史
据新华社2010年1月13日报道,中国驻海地维和部队在此次地震中有8人被埋,10多人失踪……面对重大牺牲,中国有关部门表示将继续参与海地的维和活动。此材料表明新时期中国外交[-高三历史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德国的分裂-高二历史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德国的分裂-高三历史
近几年中国在外交舞台上非常活跃,如参加朝核六方会谈,组织“中非论坛”,在俄罗斯等国开展“中国年”活动,参加APEC会议,中国首批赴达尔富尔维和部队执行任务。以上事实不能反-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高三历史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世界格局大致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演变。第一次:拿破仑战争后,形成了维也纳体系,俄、普、奥三国组成“神圣同盟”分割欧洲。(1)请按上述方式,扼要回答后三-高三历史
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高三历史
观察下列两幅图,你认为图中两大组织出现的最主要影响是图120世纪50年代华约国家在开会图2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A.美苏冷战局面开始出现B.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C.美苏争霸-高一历史
下列能够反映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①中国派海军亚丁湾护航②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③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部队④温家宝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峰会[]A、①②③④B、①②④-高三历史
某同学对美苏冷战的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他呵阅读与此相关的文献资料是①《四月提纲》②《杜鲁门回忆录》③《战争与和平》④《柏林墙的故事》[]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为“冷战”对手,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高二历史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和韩国等国家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苏联解体后,我国与前苏联范围的各国都保持正常关系。这些事实说明[]A、中国十分重视和第-高一历史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围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高三历史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的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局面的最终形成。[]-高二历史
如果你研究国际关系史,翻阅1947到1948年的旧报刊寻找史料,映入你眼帘最多的“关键词”将会是[]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铁幕演说、越南战争-高三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下列选项哪个不能体现[]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高一历史
1947年,杜鲁门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政权”。其中后者是指[]A.君主专制制度B.法西斯主义残余C.君主立宪制D.社会主义国家-高三历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最有可能作出这个“回答”的人是[]A.罗-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二战”后期及结束后,世界大国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较,这一新体制实际是[]A.由战胜国分配胜利果实、规划世界秩序B.形成了社会-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B.形成了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并存的格局
C.从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在欧亚的势力范围
D.确定了以欧洲和北美为中心主宰世界的格局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