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高三历史
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
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同步题
答案
D
上一篇 :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世界格局
下一篇 :
观察下列两幅图,你认为图中两大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列能够反映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①中国派海军亚丁湾护航②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③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部队④温家宝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峰会[]A、①②③④B、①②④-高三历史
某同学对美苏冷战的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他呵阅读与此相关的文献资料是①《四月提纲》②《杜鲁门回忆录》③《战争与和平》④《柏林墙的故事》[]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为“冷战”对手,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高二历史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和韩国等国家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苏联解体后,我国与前苏联范围的各国都保持正常关系。这些事实说明[]A、中国十分重视和第-高一历史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围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高三历史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的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局面的最终形成。[]-高二历史
如果你研究国际关系史,翻阅1947到1948年的旧报刊寻找史料,映入你眼帘最多的“关键词”将会是[]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铁幕演说、越南战争-高三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下列选项哪个不能体现[]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高一历史
1947年,杜鲁门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政权”。其中后者是指[]A.君主专制制度B.法西斯主义残余C.君主立宪制D.社会主义国家-高三历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最有可能作出这个“回答”的人是[]A.罗-高三历史
如果你研究国际关系史,翻阅1947年到1948年的旧报刊寻找史料,映入你眼帘最多的“关键词”将会是[]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铁幕演说、越南战-高三历史
某中学高三文科班同学围绕“二战后初期的美欧关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题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有同学将讨论情况进行了记录整理。其中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史实有①两极-高一历史
(14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并存,影响着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高三历史
下列各项出笼的先后顺序是()①铁幕演说②杜鲁门主义③马歇尔计划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④①②③-高一历史
1945年8月,出兵东北的苏联红军要求中共军队迅速进入并控制东北,并提供大量武器装备;同时,美军在中国华北沿海港口大举登陆,协助国民党军进入东北。国共两党在东北展开竞-高二历史
《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记载:苏联通过战争成功把中国诱人与西方决裂的道路,日本通过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美国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高三历史
1946年3月12日,杜鲁门在一次国会演说中提到:希腊除美国之外,无其他国家可以向之乞援,无一国家愿意,亦不能以必需之物供应希腊民主政府,这次演讲的目的是A.揭露苏联利用经-高三历史
下图海报是荷兰政府于1949年刊印的,由此可知,荷兰政府意在()A.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荷兰的阴谋B.宣传马歇尔计划对荷兰经济的重要性C.成为美国的盟友,共同遏制苏联D.希-历史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战后)在欧洲的每一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支持率都在攀升。……在法国、意大利和芬兰,共产党得到了全部投票的20%;在比利时、丹麦、挪威、荷兰-高三历史
漫画中有四个人物形象,其中美国高大健壮,英法两国依附其左右,美国正在对代表联合国的瘦弱的女士用命令的语气说:“Youtryit,sister!”此漫画反映的正确历史信息不包括A.美国-高三历史
(1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合作中谋发展日渐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后的西欧呈现着一个利益多元化与各利益主体需要进行多重整合的局面,……而-高三历史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在同人民民主国家的关系中严格遵守不干涉其内政的原则。苏联承认这些国家的人民政府,在政治上支持他们。苏联忠于自己-高三历史
1947年6月,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为此,美国()A.重建资本-高一历史
下图为一座朝鲜半岛分界线的标志牌,该分界线的产生A.反映了美苏对朝鲜半岛的控制B.标志着朝鲜半岛的正式分裂C.推动了美苏“冷战”局面的升级D.意味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高二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总分18分)材料一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以联合国名义,出兵攻打朝鲜。假设当时有四个不同国籍的人在谈论这件事:甲:二战后我们的经济情况和国际形势-高一历史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六国的欧洲无疑是不完整的。西部还有重要的空白,向东则遇到“铁幕”这一障碍,它(指铁幕)东面实际上正在形成另一个共同市场。“另一个共同市场”建-高三历史
下图为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的思想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的-高三历史
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因为该计划实际上是()A.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相互对峙的产物B.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和战争的根源C.以隐蔽的经济手段稳定资-高二历史
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高一历史
社会主义阵营在历史上起过的作用有()(1)巩固了社会主义成果,支持了民族解放斗争(2)避免了战争发生,维护了国际秩序(3)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维护世界和平(4)改变了大国强权-高二历史
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到对立关系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争霸的必然结果B.两极格局的实质决定的C.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D.苏联的壮大影响了美国争霸-高一历史
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的“新敌人”指的就是A.美国B.德国C.苏联D.法国-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高二历史
德国分裂后,西德的政治中心是A.柏林B.西柏林C.汉堡D.波恩-高二历史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日本外交政策所呈现出的趋势是A控制→竞争→扶植B控制→扶植→竞争、合作C竞争→控制→扶植D扶植→竞争→控制、合作-历史
柏林墙的修筑说明了()A.美苏关系趋于紧张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C.美国企图以武力解决美苏对抗关系D.苏联处于军事优势-历史
下图是美国人作的一幅漫画,图中的牙医是指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历史
二战后初期,“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①雅尔塔体制的确立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③北约组织的建立④对德分区的占领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历史
(2008全国卷一,文综,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形成两个国家。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朝鲜半岛状况的正确表述是()A.两国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B.两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历史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高一历史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的崛起C.美-高三历史
1946年7月,美国代表在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世界上的原子能发展和使用,要由一个国际原子发展机构来管制,任何把核燃料用于武器发展的违约行为都将受到严惩。-高三历史
马歇尔深知苏联根本不可能接受欧洲复兴计划。他曾说,如果一开始就把苏联和东欧排斥在计划之外,就会吓跑欧洲人,有的欧洲国家就会表现迟疑。这不能用来说明[]A.美国有意识地-高三历史
马歇尔深知苏联根本不可能接受欧洲复兴计划。他曾说,如果一开始就把苏联和东欧国家排斥在计划之外,就会吓跑欧洲人,有的欧洲国家就会表现迟疑。这不能用来说明[]A.美国有意-高一历史
下列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B.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高一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具有意识形-高三历史
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的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B.雅尔塔体制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高一历史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时代概况的“关键词”。依据有关知识,你认为最准确的一组是[]A.欧洲共同体/两极瓦解/一超多强/不结盟运动-高三历史
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