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为了  (防止德国报复)这些理由,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的统治之下割给别国。”                  ——摘自《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向德国索取的赔款总额,比整个德国的财产还要多得多。美国坚决反对这种无限勒索、杀鸡取卵的做法,主张既要维持德国经济于一定水平之上,又要索取适量的赔款。           ——摘自《历史教学》1980年第2期
材料三: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他说:“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苦难的异教徒。”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谈起话来像个基督耶稣,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      ——摘自《世界史》
请回答:
(1)材料一种劳合·乔治对克里孟梭的要求表示反对的实质是什么?结果怎样? (6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美国反对法国的赔款要求的原因有哪些? (4分)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克利孟梭的话?试结合材料一.二加以说明。(4分)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三国矛盾斗争的特征。(6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1)实质: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和法国过于强大,这是英国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4分) 结果:双方最后妥协,法国取得萨尔煤矿开采权,萨尔煤矿区由国联代管<法国并没归并萨尔煤矿区>。(2分)
(2)经济崩溃的德国无力偿还美国的战债和投资;同时法国强大不利于美国的世界霸权计划。(4分)
(3)美国总统威尔逊打着和平的旗号,实质—上和劳合·乔治—样想竭力控制欧洲。英国和美国都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使法国强大。(3分)
(4)英美联合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妄图称霸欧洲大陆计划;英法联合反对美国插手欧洲的事物。(4分)

试题分析:
(1)要从英国在欧洲推行的传统政策(让法国和德国互相牵制,维持大陆均衡)入手分析,并得出法国的要求不符合英国一贯政策的结论;双方斗争的“结果”,结合教材回答即可。
(2)要明确帝国主义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让德国支付巨额的赔款一方面会让法国强大,另一方面致使德国经济崩溃,将无力偿还美国的债务和投资。
(3)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谈起话来像个基督耶稣,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实质上就是要求比较英、美外交政策的本质相同点:都想控制欧洲,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使法国强大。
(4)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期间英、法、美三国既互相勾结,又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斗争。回答是要点明三国怎样勾结又怎样进行斗争。
点评:在巴黎和会上,战胜的五大国带着各自争霸的计划和掠夺的要求激烈争夺。各国在重新瓜分世界中矛盾重重:法德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战胜国英美之间为争霸世界,也有许多矛盾。此外,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还表现在英法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这些矛盾不仅直接影响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且延续至二三十年代。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