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到: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高三历史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到: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到: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到: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致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国会共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消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日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 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成功地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还包括了一项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的保证。美国对此深为沮丧,因为它无法将夏威夷群岛以西的任何基地建为可支援舰队作战的大型基地了。日本早已承诺不在其托管岛屿上建立基地,现在又承诺在台湾修建海军基地。事情看似公平,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太平洋的任何角落。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然而,将《五国条约》与华盛顿会议达成的另外两个协议——《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相权衡,该条约的基地条款显得无足轻重。《四国条约》规定,日本、美国、法国和英国不得干涉彼此在太平洋的属地。《九国公约》规定。所有对中国提出特权要求的国家必须尊重中国政治和领土的完整。这种虚幻的保证使日本大受其利,在东亚确立了海上霸权。
——王元连《美国海军争霸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战争带来了哪些危害?美国为此提出了什么计划?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有何意图?(9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的依据何在?“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是指何事?(6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危害:军费开支过大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人力;造成社会不稳定。(任意答对2点给3分)计划:限制海军军备。(2分)
意图:利用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对日本施加压力,迫使日本同意美国提出的限制海军军备计划;摆出支持中国的姿态以取得信任。(4分)
(2)依据: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日本在此的防御工事已经竣工),英国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的保证;《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日本仅作虚幻的保证。(4分)
事件:1942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2分)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当中可以看出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不利于世界和平。计划:“限制海军军备”。 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意图:这一问要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一战结束后远东太平洋地区美日矛盾激化,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就是要限制日本在这一地区的扩张,而中日矛盾又非常尖锐,所以美国要拉拢中国对日本施加压力,另外也想进一步扩大在华的特权。
(2)根据材料二分析,所以答案可以从材料提取, “依据”这一问可以直接从材料当中提取,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可以从个答案归纳出来,“事件”是指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战争爆发。
上一篇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巴黎和会上
下一篇 :
对一战战后初期列强在亚太地区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百三十一条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认定而德国也承担,由于德国及其盟国进行侵略而把战争强加于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及其国民的身上造成的全部损-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航行有绝对自由。(三)……自由地,坦率地和公平不偏地调整一切有关殖民地的要求。(十一)……应保证现在土耳其统治下的-高二历史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1条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国家-高三历史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它对二战的爆发是无能为-高三历史
一位死于纳粹之手的神父和墓志铭写道:“当纳粹要对付共产党时,我不是共产党,所以,我不说话;当纳粹要对付犹太人时,我不是犹太人,所以,我不说话;当纳粹要对付我时,已经-高三历史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到二战前,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对外扩张,德国和意大利进行了两次大的结盟活动,中间相隔了A.35年B.54年C.43年D.34年-高二历史
“缔结各方应个别或集体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德国和法国间的边界维持现状……《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得-高二历史
华盛顿体系是凡尔赛体系的继续。这二者的相同之处是①都是战胜国对战败国严厉制裁的体现②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③都涉及到了中国问题,侵犯了中国主权④都体现了帝-高二历史
在华盛顿会议上英国以体面的方式结束了英日同盟,参加了四国同盟,其主要原因是()A.一战后推出了在亚洲争霸的角逐B.英国在东亚地区的争霸对手发生了改变C.一战结束后英的矛盾-高二历史
“一战”后,一位德国政府官员认为“德国对外政策在任何地方也找不到比美国更真挚的承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强调“法国是现在唯一可能给我们造成麻烦的国家”。20年代末,德国重-高三历史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宣称)总统再公不能像在我国如此之长的历史中那样仅是个国内的人物了。我国的力量和资源已上升到头等地位,从今以后,我们的总统必-高三历史
下列关于山东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山东问题是巴黎和会的重要议题B.山东问题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解决的C.山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D.中国收回山东-高二历史
【20世纪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漫画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材料二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高三历史
《国际联盟盟约》宣告:“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以上内容主要体现国际联-高三历史
材料一:材料二:左图这幅漫画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一只五头怪兽将踩在脚下的猎物的内脏吞食殆尽。材料三: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高二历史
“为德国履行本条约之保障起见,凡坐落莱茵河以西之德国领土连同各桥头,自本条约实行起15年期间内均应由协约及参战各国军队占领”。这一条款应当出自A.《巴黎和约》B.《凡尔赛和-高二历史
凡尔赛和约中关于德国军备的限制开始被打破是在A.1933年B.1935年C.1939年D.1942年-高二历史
英美两国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却转而支持中国的要求,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中国人民的斗争直接打击了英美在华的统治B.为了遏制日-高二历史
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建议中,真正体现了美国外交战略意图的是()①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②尽快取消一切经济保障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③塞尔维亚应得-高二历史
德、意、日的勾结是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这种需要主要是指()A.反共反苏B.摆脱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的束缚C.信仰法西斯主义D.挽回一战的损失-高二历史
观察下边漫画,该漫画A.讥讽了英国的均势政策B.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C.揭示了西方社会的和平思潮D.反映了英德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高二历史
下列关于《九国公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由中国等九国参与制定②体现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③日本在华侵略势力受到遏制④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受到尊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高二历史
材料第1条缔约各方应个别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边界领土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历史
“行万里路”,进行实地考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假如你要研究国际联盟的历史,你首选的考察地点应当是:-高三历史
构成凡尔赛体系的和约不包括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战胜国与奥、保、匈、土等战败国签订的和约D.国际联盟盟约-高二历史
从发展的眼光看,促成凡尔赛体系不够稳定的最尖锐的矛盾是()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B.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C.战胜国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高二历史
凡尔赛体系是脆弱的、不稳固的,这主要是指:①未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②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③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矛盾尖锐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高二历史
“一战”结束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的奶的人将会同我们达成协议。”你认为“割牛头”和-高二历史
吴建民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讲道:弱国当然是没有外交的……但是并不等于国家不是很强的时候,外交官就不能发挥作用。你看顾维均在1919年的时候,中国是弱国,五个代表,跑了-高二历史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集团签订的对德《凡尔赛条约》的部分内容:第八十条德国应照将来奥国与协约国及参战各国-高三历史
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体系()A.都是战胜国处置战败国的结果B.都是帝国主义宰割殖民地的结果C.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D.都扶持建立了一些新兴民族国家-高二历史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C-高二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集团通过一系列会议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此过程中,美国获益最大。下列表述与“美国获益最大”这一说法不符的是()A.操纵国-高二历史
巴黎和会多数国家的代表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它说明了:A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B这些代表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C会议讨论的议题与这些国家关系不大D法国政府有-高二历史
下列对一战以后形式的判断不够正确的是A.华盛顿会议以前帝国主义国家在中东和欧洲的统治秩序是稳定的B.美国倡议建立国联并没有加入国联,国联为英法控制C.《凡尔赛和约》标志着-高二历史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是不应该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高二历史
歌曲《雅拉玛》中唱道:“▲▲▲有个山谷叫雅拉玛/人们都在怀念着它/多少个同志倒在山下/雅拉玛开遍了鲜花/国际纵队留在雅拉玛/保卫自由的▲▲▲/他们宣誓要死守山旁/打败法西斯狗豺狼-高二历史
右面是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一战对英国打击比较小B.德法实力与英国难以抗衡C.英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D.一战使西欧的工业-高二历史
材料一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材料二(1)材料一中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简述其产生的历史影响。(5分)(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怎样看待他们所推动的“和-高三历史
《洛迦诺公约》的签订()①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②改善了法德关系③有利于当时国际关系的稳定④限制了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⑤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高二历史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得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高三历史
有关下表《五国条约》规定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单位:万吨),说法正确的是()国家美英日法意主力舰52.552.531.517.517.5航空母舰13.513.58.166①美国取得了与-高二
20世纪30年代的国联的所作所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国联A.仅是一个软弱的国际机构B.无法制止战争却是伸张正义的讲坛C.成为法西斯国家操纵的工具D.成为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高二历史
下列各项中,《凡尔赛和约》没有作出最后规定的是A.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B.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归属问题C.德国的兵役制问题D.德国赔款问题-高二历史
1918年陈独秀把威尔逊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好人”,次年却觉得威尔逊提出了“不可实行的理想”,是“威大炮”。陈独秀对威尔逊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美日在亚太地区激烈争夺B.战后没-高二历史
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是:A.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B.中国人-高二历史
一战期间,法国香奈儿女士设计出简洁便利的女士裤装与夹克,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香奈儿女士很追求时尚B.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开来C.大批妇女进-高二历史
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是A.《非战公约》B.《凡尔赛和约》C.《联合国家宣言》D.《波茨坦公告》-高二历史
下列地区不属于凡尔赛体系调整关系的地区是A.欧洲B.非洲C.中东D.美洲-高二历史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在巴黎签订。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福煦此话的含义主要是指巴黎和会上()A.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存在着-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到: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到: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致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国会共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消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日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 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成功地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还包括了一项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的保证。美国对此深为沮丧,因为它无法将夏威夷群岛以西的任何基地建为可支援舰队作战的大型基地了。日本早已承诺不在其托管岛屿上建立基地,现在又承诺在台湾修建海军基地。事情看似公平,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太平洋的任何角落。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然而,将《五国条约》与华盛顿会议达成的另外两个协议——《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相权衡,该条约的基地条款显得无足轻重。《四国条约》规定,日本、美国、法国和英国不得干涉彼此在太平洋的属地。《九国公约》规定。所有对中国提出特权要求的国家必须尊重中国政治和领土的完整。这种虚幻的保证使日本大受其利,在东亚确立了海上霸权。
——王元连《美国海军争霸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战争带来了哪些危害?美国为此提出了什么计划?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有何意图?(9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的依据何在?“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是指何事?(6分)
答案
(1)危害:军费开支过大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人力;造成社会不稳定。(任意答对2点给3分)计划:限制海军军备。(2分)
意图:利用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对日本施加压力,迫使日本同意美国提出的限制海军军备计划;摆出支持中国的姿态以取得信任。(4分)
(2)依据: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日本在此的防御工事已经竣工),英国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的保证;《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日本仅作虚幻的保证。(4分)
事件:1942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2分)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当中可以看出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不利于世界和平。计划:“限制海军军备”。 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意图:这一问要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一战结束后远东太平洋地区美日矛盾激化,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就是要限制日本在这一地区的扩张,而中日矛盾又非常尖锐,所以美国要拉拢中国对日本施加压力,另外也想进一步扩大在华的特权。
(2)根据材料二分析,所以答案可以从材料提取, “依据”这一问可以直接从材料当中提取,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可以从个答案归纳出来,“事件”是指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战争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