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下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gM和ag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gM和ag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九年级化学
题目简介
下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gM和ag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下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t
2
℃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 a g M和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
2
℃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
B.t
2
℃时,得到N的不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
1
℃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
D.温度降低到t
1
℃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湖北省模拟题
答案
C
上一篇 :
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
下一篇 :
通过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怎样判断某一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A.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降低温度看是否有溶质析出B.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蒸发水分看是否有溶质析出C.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继续加同种溶质,-化学
欲将饱和Ca(OH)2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通入CO2④加水()A.①④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化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化学
用“不变”、“增加”或“减少”填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1)加入少量氯化钠后,溶液的质量______.(2)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水,则溶质的质量______,溶液的质量___-化学
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结果1取100mL水,加入20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全部溶解,得溶液①2再加11.6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恰好-化学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饱和溶液在一-化学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向稀盐酸中加水B.室温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C.向石灰水中滴加稀硝酸D.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化学
“死海”是著名的咸水湖.根据如图分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死海”海水的密度比一般水的密度大B.“死海”海水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C.“死海”海水中氯化钠溶解可能达到饱和D.“死-化学
下列措施中肯定不能使KNO3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是[]A.升温并蒸发溶剂B.升温并加水C.冷却并蒸发溶剂D.冷却并加水-九年级化学
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弹簧秤读数变化情况(填写“变大”、“不变”或“变小”)(1)如果加-化学
含有蔗糖晶体的溶液A,从冰箱里取出,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A一定是饱和溶液B.溶液B可能是不饱和溶液C.溶解蔗糖时用热水溶得-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数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大B.碳酸钠的溶解度为40gC.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D.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可以改-化学
如图,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______,简叙原因______.(2)若-化学
有关溶液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都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B.都具有导电性C.降温后都能成为饱和溶液D.盐溶液的pH=7-化学
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它的不饱和溶液时()A.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变小B.溶质的质量一定会变小C.溶液的质量一定会变大D.该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发生变化-化学
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______.-化学
某溶液将达到饱和,要使其转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A.加热蒸发B.增加溶质C.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有晶体析出D.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溶质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化学
关于饱和溶液的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有晶体析出的溶液B、是浓溶液C、混合物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九年级化学
实验室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奇奇同学欲将其变成饱和溶液,以下方法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升高溶液温度B.降低溶液温度C.蒸发部分溶剂D.加入KNO3固体-化学
t℃时,欲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他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水,④加入足量溶质.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是()A.只有①B.只有④C.①③D.②④-化学
某学生在实验室里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最终得到饱和溶液的是()A.从某饱和溶液中取出30mLB.将20℃的KCl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60℃C.将20℃的熟石灰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60℃D.将相-化学
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各量:①溶液中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④25℃时氯化钾的溶-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同一温度下,NaCl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则此温度下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1.6%C.搅拌或振荡可以增大固体-化学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B.t2℃时,100克b物质的溶液中含有80克b物质C.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将-化学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化学
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B.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不再溶解C.取少量该溶-化学
有一杯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使其变为饱和溶液.-化学
要使一杯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A.加水B.不断搅拌C.升高温度D.加氯化铵晶体-化学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B.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溶液中有固体溶质未溶解,溶液一定是饱和-化学
下表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硝酸钾的溶解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填“增大
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如图).若将溶液降温到20℃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若要看到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化学
如图1所示为a、b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图中内容回答问题:(1)______℃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在3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a物质充-化
小明家里有一坛腌鸡蛋的食盐水,他很想确定该食盐水是否为饱和溶液,小明采取了以下做法,他的推断合理的是()A.品尝少量该溶液,味道很咸,认为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取出部分溶-化学
将t℃的某饱和溶液蒸发一定量水后再恢复到t℃时,有晶体析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溶液析出晶体后仍为饱和溶液B.溶液的质量减少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D.该溶质在t℃时的-化学
欲将30℃时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来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减少B.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增加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化学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某溶液降温后,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B.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多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化学
将6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100克,冷却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质量不变B.溶剂质量发生变化C.溶液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D.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化学
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C.硝酸钾的溶解度可能变大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化学
小强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所示),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1)下面是小强对这种现象解释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把其余的解释内容续写完整:浓硫酸-化学
溶液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特别广泛,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都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而使其变成饱和溶液B.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肯定比其不饱-化学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杯不饱和的食盐水,下部分肯定比上部分咸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D.75%-化学
一定温度下,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化学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一瓶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晶体仍能全部溶解,对此,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原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加入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学
现将20℃时,某固体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B.溶质的质量一定改变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改变D.一定可以通过升温的来实现-化学
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既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图1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1)从图1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的关系是______(填“并列”、“交叉”或“-化学
饱和溶液一定是()A.浓溶液B.不能再溶解任何其它物质的溶液C.稀溶液D.同种溶质在该温度下最浓的溶液-化学
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剂、溶-化学
下列有关溶液(固体溶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B.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C.-化学
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下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gM和ag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B.t2℃时,得到N的不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
D.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