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2分)目前,全球金融危机正深刻的影响着世界经济,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共同课题。而回顾历史上的金融危机,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高一历史
(12分)目前,全球金融危机正深刻的影响着世界经济,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共同课题。而回顾历史上的金融危机,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12分)目前,全球金融危机正深刻的影响着世界经济,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共同课题。而回顾历史上的金融危机,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12分)目前,全球金融危机正深刻的影响着世界经济,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共同课题。而回顾历史上的金融危机,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认识
材料一 从历史上看,国家干预不是唯一的提振经济的做法。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称,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着经济活动,并由此推动着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
材料二 1929年的经济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持续了四年之久,在历经萧条后,又陷于新的危机。经济危机波及所有的经济领域,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到20世纪初,甚至19世纪末的水平。美、德、英、法四国约有29万家企业破产,出现了大
批机器“墓地”
材料
三1929---1933年经济下降状况表
材料四……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因而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说明)》
(1)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指
(2分)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1929年的经济危机有哪些显著的特点?(3分)
(3)为了应对前所未有的危机,自1933年起,罗斯福采取了以“复兴(Recovery)”、“救济(Relife)”、“改革(Reform)”为主要的“新政”,其具体对策是颁布和实施1《社会保险法》2累进所得税制3《全国产业复兴法》4以工代赈5《紧急银行法》6《公平劳动标准法》7《农业经济调整法》
将与“3R”相对应的对策填入下表(用数字代码)(5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实施“政府干预经济”的实质是什么?(2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看不见的手”指
市场调节或自由放任主义
(2分)
(2)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破坏性大(3分)
(3)(5分)
(4)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分)
略
上一篇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下一篇 :
观察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19日通过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这一法令的实施,-历史
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是…()A.罗斯福的“百日新政”B.第二次世界大战C.二战后美国政府不断调整经济政策,促进美国经济进入良性循环D.里根政府采取货币学-历史
自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倒闭开始,三个多月后,由美国次级债引发的金融风波,竟迅速波及他国,发酵成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当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西-历史
引发1929年经济危机的直接因素是A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B供给和需求的矛盾C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高一历史
20世纪20年代美国流行“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一现象A.有利于经济的稳步发展B.在工农业等领域广泛存在C.使股票市场的资金减少D.有力延缓了大危机的爆发-高三历史
20世纪30年代,十万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美国经济出现了大萧条②美国人口多导致生存艰难③苏联迅速走向工业化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A.①②B.②③C.-高三历史
在苦苦挣扎了近四个月之后,有着101年历史的美国最大中小企业商业贷款机构――CIT集团还是在本月走上了破产之路。破产前的CIT集团资产总额超过700亿美元,由此也成为美国有史以-历史
下图反映了面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在一些国家蔓延。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高三历史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是()A.纽约股价狂跌,股市崩溃,银行倒闭B.大量工人失业,破坏了消费能力C.工商企业大量破产,生产锐减D.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破产-高二历史
几乎马克思主义学者一直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利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我们可以直接解释1929—1933经济危机中的下列现象或措施①资-高二历史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块内陆的土地价格从8000美元上升到20000美元,面向大海的土地则从15000美元升至25000美元,而海滩边的土地更是从20000美元跳到75000美元。”(转引自《-
在世界大战剧烈厮杀的背后,经济往往扮演着特殊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0——1938年大国国防开支(以当时百万美元为单位)——根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编制材料-高三历史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下,各国垄断资产阶级纷纷销毁产品。这是因为()A.大量富余的产品会被国家强制征收作为社会救济物品B.为了维持产品价格和利润C.对保证产品信誉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高一历史
1933年4月上海《大公报》报道:“自日本放弃金本位后,积极倾销日货,各国大起反感,抵制日货者达二十七国。”从这条新闻得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B.经-高三历史
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A.-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一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图二是2008年金融风暴材料二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采取三管齐下的措施,花了1万多亿美元,大体上是行之有效的”。黄奇帆表-历史
美国曾经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它主要反映了A.胡佛当选为美国总统给美国带来灾难B.胡佛政府发出预警信号:经济大危机从-高二历史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高三历史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高二历史
1933年4月上海《大公报》(下图)报道:“自日本放弃金本位后,积极倾销日货,至各国大起反感,抵制日货者达二十七国。”从这条新闻得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高三历史
自2008年9月底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已让各国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降至历史低点。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上-高三历史
在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这种“牛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A.人们醉心于股票等投机-高三历史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1857年经济危机相比,突出的特点是A.促使社会矛盾激化B.首先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C.蔓延到资本主义世界D.引起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高二历史
变式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9年出现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到1930年初就波及英国。到1932年夏秋之际,英国的危机达到了最严重的地步。1931年至1932年,失业工人达300多万,占全-历史
读下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判断其最可能是哪一历史事件带来的结果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A.殖民争霸B.第一次世界大战C.1929——1933年经济危-高三历史
据可靠统计,在1929年,1548707人在美国29家股票交易所拥有账户。在1.2亿人口中,接近0.3亿户家庭积极参与股市交易,有100万投资者可以被称为投机者。这种情况造成的严重后-高三历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B.金融市场不稳定C.工农业生产比例失调D.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总爆发-历史
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下表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来势迅猛B.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C.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高三历史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采取了一系列的反危机措施,下列对这些反危机措施的共同点的评价正确的是A.发动对外战争转嫁危机B.采取国家干预的办法,维护垄-历史
1933年,有人描述当时美国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A.经济危机-高三历史
苏联解体十余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材料一吴恩远在《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此番华尔街金融风暴,让许多人联想到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材料二1930年6月7日,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国会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提高75种农产品和92-高一历史
自2008年9月底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已让各国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降至历史低点。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上-高三历史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的生产过剩是指…()A.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广大人民购买力低下而形成的相对过剩B.社会生产高度发达而造成产品大量富余C.资本家所生产的产品不符合人-历史
右图的“胡佛村”反映了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A.股市崩溃,冲垮了美国的金融机构B.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C.市场萧条,世界贸易额剧减D.生产过剩,大量产品被毁坏-历史
某人在撰写论文时使用了以下的参考书:《国富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范围应该是A.工业革命-高三历史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B.-高三历史
有一张汽车上的出卖说明,内容大致是:“100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我所有的钱都已在股市中化为乌有了。”与这种现象最相对应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供不应求”B.“找工作如登天一般-高三历史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高一历史
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A.是资本主义市场供不应求的结果B.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C.是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是资本主义的“世界末日”-历史
美国经济危机期间,胡佛政府曾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实施“自愿联合政策”,为此政府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这说明胡佛政府A.积极推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高三历史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高三历史
有学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为美国经济霸权的确立提供了契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经济危机使其他国家卷入到了战争之中。B.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经济先于他国恢-历史
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络绎不绝前来广州做-高三历史
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哪一国的法西斯分子趁机扩大了政治影响…()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历史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高三历史
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判断其最可能是哪一历史事件带来的结果:[]A.殖民争霸B.第一次世界大战C.1929-1933年经济危机D.第二次世界大战-高二历史
1929年夏,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股票由165美元上升剑258美元。这种“牛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A.社会财富再分配,缓解了社会矛盾B.社会财-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某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状况简表材料二胡佛村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时期的经济状况?这种经济状况有何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2分)目前,全球金融危机正深刻的影响着世界经济,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共同课题。而回顾历史上的金融危机,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从历史上看,国家干预不是唯一的提振经济的做法。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称,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着经济活动,并由此推动着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
材料二 1929年的经济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持续了四年之久,在历经萧条后,又陷于新的危机。经济危机波及所有的经济领域,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到20世纪初,甚至19世纪末的水平。美、德、英、法四国约有29万家企业破产,出现了大
材料
材料四……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因而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说明)》
(1)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指 (2分)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1929年的经济危机有哪些显著的特点?(3分)
(3)为了应对前所未有的危机,自1933年起,罗斯福采取了以“复兴(Recovery)”、“救济(Relife)”、“改革(Reform)”为主要的“新政”,其具体对策是颁布和实施1《社会保险法》2累进所得税制3《全国产业复兴法》4以工代赈5《紧急银行法》6《公平劳动标准法》7《农业经济调整法》
将与“3R”相对应的对策填入下表(用数字代码)(5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实施“政府干预经济”的实质是什么?(2分)
答案
(2)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破坏性大(3分)
(3)(5分)
(4)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