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络绎不绝前来广州做-高三历史
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络绎不绝前来广州做-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络绎不绝前来广州做-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 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 的商人络绎不绝前来广州做生意,使广州成为商品贸易全球 化的中心市场,呈现出对外贸易一片繁盛的景象。”
——《澳门略记》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中国的GDP仍占世界经济 总量的32.4%,居世界各国的第一位……中国在世界经济史 上是占着首要地位的,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材料二 1820~184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 增长率分别为2.9%和2.81%:1840~1860年,分别为3.5% 和4.84%:1860~1870年,分别为2.9%和5.53%……19世 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 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 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1800年,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 33%、9%、10%、5%。
材料三 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 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许 多国家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
材料四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 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 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第一次世界大战注定要使格雷伯 爵所熟悉的整个欧洲变成废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 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30年,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性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州在16~19世纪初成为商品贸易全球化中心市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哪些特征。并概括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38年国际贸易的特征。请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
难度:中档
来源:安徽省模拟题
答案
(1)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农业和手工业发达,是世界的经济中心;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日益发展为紧密联系的整体,而广州交通便利,在对外贸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明清时期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桥头堡,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只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言之有理即可)
(2)特征: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英国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首先成为工业化国家,使西方领先于东方;新交通工具(蒸汽机、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抢占殖民地,19世纪中期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3)特征:国际贸易几乎停滞,国际贸易的增长落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原因:一战的爆发及其所造成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贸易保护。
上一篇 :
有学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
下一篇 :
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高三历史
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判断其最可能是哪一历史事件带来的结果:[]A.殖民争霸B.第一次世界大战C.1929-1933年经济危机D.第二次世界大战-高二历史
1929年夏,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股票由165美元上升剑258美元。这种“牛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A.社会财富再分配,缓解了社会矛盾B.社会财-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某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状况简表材料二胡佛村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时期的经济状况?这种经济状况有何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著《全球通史》上反映出“大萧条是两次大战之间的分界线”,并以“走向战争”四个字概括1929年一1939年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你认为斯塔夫里-历史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以前美国最先出现衰退的行业是()A.汽车工业B.建筑业C.电气工业D.钢铁业-历史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高三历史
1933年罗斯福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句话说明[]A.经济危机来势凶猛B.经济危-高三历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股票投机过度B、劳动人民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购买力C、分期付款,超前消费D、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基本矛盾-高一历史
520世纪30年代,美国资本家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1/4的棉田在即将收获时被铲掉埋在地下。这种现象说明[]A.美国经济进入了极度繁荣时期B.资本主-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半殖民地的中国实际上成了帝国主义经济危机的“泄洪区”。为了摆脱和转嫁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各国一方面实行关税壁垒,控制本国市场……使得中国本来就处于不-高一历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包括A.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B.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C.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促使各-高三历史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中不包括:A阶级矛盾的激化B股票投机猖獗C生产和销售额矛盾加剧D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高二历史
1933年罗斯福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句话说明[]A.经济危机来势凶猛B.经济危-高三历史
以下哪种矛盾直接引发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A.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B.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C.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D.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历史
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技术援助和设-高一历史
引发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有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生动摇②经济繁荣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高涨上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A.①③B.①④C.①-高三历史
读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①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是导致1932年经济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②《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是1933年美国经济回升的重要原因③1938年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罗斯-高三历史
1929年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之所以空前严重,其主要原因是A.生产关系没能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B.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已经最终形成D.各国政府加-历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造成了比一战还严重的经济损失B.导致国际关系日趋恶化C.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被废除D.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高一历史
20世纪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写道:“夜间敲门讨饭的人,可能是几个月或一年前在银行里爽快地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是在你所读的报纸上写过社论,或者是某家大地产公司的副经理。-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首先爆发于美国,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②加剧了国际金融局势的不稳定③使得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日趋恶化④激化了主要资本-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我的看法是——至少是美国——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不管理论如何变化,经济政策从来没有放弃过国家干预;干预的方向虽然有所不同,干预的-高三历史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高一历史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经济危机的破坏,美国政府被迫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进行调整。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高一历史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罗斯福新政中为解决失业问题采取的措施是[]A.以工代赈B-高三历史
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高三历史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到1929年,美国的政治经济在其他方面也严重脱节。大量美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为官僚主义企业,并能在萧条开始以后一个时期内人为地维持高价格。工业利润-历史
(10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各国纷纷应对。材料一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33%,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大幅-高三历史
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A、-高一历史
以下是1850——1990年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曲线图。对下表曲线变化解读不正确的是[]A.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达到最高峰B.美国第一次经济实力明显下降的原因是受-高三历史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导致了国与国之间互不信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与世界的和平。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法案取消了自由主义原则B.该-高三历史
共和党人赫伯特·胡佛总统想竞选连任,结果发现不论走到哪里,他的名字都是失败的代名词.人们把用破铁罐、纸板和粗麻布搭起的棚户叫“胡佛屋”,由众多“胡佛屋”组成的临时棚户区-历史
下图是1929年大萧条时期美国人领取救济的图片,从中可以看出①很多工人失业②经济出现大萧条③人们相信胡佛的“繁荣就在眼前”④蔓延着悲观的情绪[]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高一历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有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②股票投机过度③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④阶级矛盾尖锐[]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经济危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济危机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一定的周期性C.1929年开始的危机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D.历次经济危机-高一历史
法国《时报》写道:“共产主义正在用极快的速度完成改造事业……布尔什维克在和我们的比赛中成为胜利者。”出现该现象的时代背景可能是[]A.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B.20世纪30年代年资本-高三历史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高一历史
面对几年来被大萧条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前总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枯萎。”导致如此恶局的原因是()A.个人能力不足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C.国际-历史
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30年代大危机[]A、波及范围广B、持续时间特别长C、破坏性特别大D、-高三历史
图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公开销毁牛奶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A.美国经济高度繁荣,产品过剩B.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尖锐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D.美国正处-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高三历史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认为,经济民族主义没有使各国取得增加(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结果,结果恰恰相反:1929-1933年,世界产量降低了38%,贸易额减少了66%以上。据此判断-高三历史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这种思考和议论主要是基于[]A.经济危机的-高一历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造成了比一战还严重的经济损失B.导致国际关系日趋恶化C.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被废除D.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历史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这是因为①危机的规模空前大②危机持续的时间相当长③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大④危机使社会动荡不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
下图能说明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的是[]A.黑色星期四时的华尔街B.1930年的美国失业者C.资本家倾倒剩余的牛奶D.廉价卖车-高一历史
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30年代大危机[]A.波及范围广B.持续时间特别长C.破坏性特别大D.加剧-高一历史
1929年的经济危机会从美国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主要原因是[]A.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强国B.美国向其他国家转嫁危机C.资本主义国家利害相一致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络绎不绝前来广州做-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 的商人络绎不绝前来广州做生意,使广州成为商品贸易全球 化的中心市场,呈现出对外贸易一片繁盛的景象。”
材料三 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 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许 多国家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
材料四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 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 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第一次世界大战注定要使格雷伯 爵所熟悉的整个欧洲变成废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 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哪些特征。并概括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38年国际贸易的特征。请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特征: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英国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首先成为工业化国家,使西方领先于东方;新交通工具(蒸汽机、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抢占殖民地,19世纪中期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3)特征:国际贸易几乎停滞,国际贸易的增长落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原因:一战的爆发及其所造成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贸易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