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2分)2013年11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时说,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提出综合-高三政治
(22分)2013年11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时说,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提出综合-高三政治
题目简介
(22分)2013年11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时说,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提出综合-高三政治
题目详情
(22分)2013年11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时说,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中国越发展,就越要开放,我们将继续抱着谦虚的态度,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包容并蓄,走同其他国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越发展,就越要开放”的必要性。(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阐述“改革永无止境”的道理。(10分)
题型:论述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①文化具有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就需要我们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实现各国和谐共生。(4分)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和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这需要我们坚持开放,包容并蓄。同时,中国发展后也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分)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我们抱着谦虚的态度,充分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推动中国的不断发展。(4分)
(2)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实现的。(3分)②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分)③只有不断改革,才能使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而不断地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4分)
试题分析:(1)该题原理大致范围固定,“文化传承与创新”包括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创新的途径等内容,“中国越发展,就越需要开放”,说明我国要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学生可以从以上角度组织答案。
(2)该题首先要回答社会基本规律是什么,再指出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途径,最后阐明改革有什么作用。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要求对课本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上一篇 :
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
下一篇 :
2012年主题为“丝路之源,魅力中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图是1937年10月刊发在《战时画刊》杂志上张乐平的漫画《杀鸡儆猴图》,画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猴”代表“日军部”。该漫画A.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斗志B.表达了作者对-高三历史
在当代,中医药学应在挖掘继承传统中医学精华的基础上,变革创新其虚玄的外壳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充分领悟和吸取中医学的科学内核,又要认真分清和摒弃-高二政治
荀子在〈劝学篇》的首句即告诫人们:学不可以已。中国教育的开山始祖、至圣先师孔子教导人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材料告诉我们①应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②学习应成为人们的生活-高二政治
2008年8月6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展演”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开幕。举办这种活动是因为()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政治
(15分)近来,钓鱼岛事件影响持续发酵,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危机,不禁让人回想起历史上的中日关系的曲曲折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①反-高三历史
对下面的漫画所反映的历史观最有力的驳斥证据是()A.日本曾经遭到原子弹轰炸B.日本解放了亚洲各国人民C.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D.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高一历史
2012年是中英文化交流的标志性年份,2月17日,2012伦敦时装周开幕,开场节目“山水-2012中国时装秀”惊艳亮相,成为最大亮点。2月22日,李云迪钢琴音乐会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举-高三政治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年来,“文化遗产热”方兴未艾,我们的文化保护意识与民族文化自觉在增强,同时,“文化遗产热”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问题1某些地方政府-高三政治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取得的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高一历史
下图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④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A.①②B-高三历史
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下列内容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是①民族虚无,崇洋媚外②文化“拿来主义”③取其精华,-高二政治
1938年5月5日,蒋介石在反思抗战初期战事时写道:“敌军战略本以黄河北岸为限,如不能逼其过河,则不能打破其战略,果尔,则其固守北岸之兵力绰绰有余,是其先侵华北之毒计乃得-高三历史
“身如竹叶心如水,不带江南一线归”。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强调为官始终清廉,刚正不阿。今天我们继续强调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洁,但又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高二政治
有人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法是从外国“引进”的,是一种舶来品。其实翻开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主张环境友好的思想观点比比皆是。“环境友好”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有机-高二政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指出:“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高三历史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A.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文化继承D.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政治
我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意味着我国的文学作品得到世界的欣赏与肯定。诺贝尔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说:“曾有如此的文学浪潮席卷中国和世界吗?莫言作品中的文学力度-高三政治
《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主要取材于()A.鸦片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甲午战争-高一历史
蒋介石集团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的标志是A.确定“溶共、限共、反共”的方针B.制造皖南事迹C.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D.消极抗战-历史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时期应是A.1912--1919年B.1-高一历史
2014年3月14日国务院出台意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这是基于A.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新B.-高二政治
蒋介石日记载:“敌人以共产主义为第一对象,希望以本党本人为刽子手,希望国内自相残杀,使中国成为第二个西班牙,我要严防……对共产党要放宽,使尽其所能事。”据此能获得的历-高三历史
下图是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会徽。其以“中国力量继往开来”为创意构想,将国人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及昂扬向上、积极创新、继往开来的品格完美呈现,代表着当代中国源源不-高二政治
广东文化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不仅已成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地域文化,更是在多个领域引导着时代新潮流。广东文化要保持这一优势,就必须①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坚持文化创新-政治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学说,是与当时的社会大变革分不开的。这主要说明了[]A、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B、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高三政治
材料: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高二政治
抗战以来中国方面取得的最大军事胜利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大捷C.淞沪会战D.枣宜会战-高一历史
《大刀进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流行的抗日歌曲,词曲作者麦新最初是歌颂二十九军的大刀队,歌词第二句“全国武装的弟兄们!”,原来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以下事件与二十九军有关-高三历史
中国皮影戏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唱腔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皮影戏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文化角度对其意义-高三政治
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领土之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高三历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会又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对此我们应该A.革故鼎新,推陈出新B.尊重文化的多-政治
2011年9月27日,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会上,孔子文化奖得主、国学大师汤一介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开新”中重振辉煌。下列对“反本开新”的正确解读是:①-高三政治
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开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中的优良思想-高二政治
民国二十六年2月21日通过的《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关于根绝赤祸之决议》中规定:“一国之军队,必须统一编制,统一号令,方能收指臂之效,断无一国家可许主义绝不相容之军队同-高三历史
(28分)材料:近几年,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空前活跃,交流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中国不断在海外举办或互办文化周、文化月、文化年、“感知中国”等颇具规-高二政治
日军为巩固和扩大占领区,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实行“以华制华”政策②实行殖民统治③进行经济掠夺④推行奴化教育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高一历史
1932年,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发表《开发西北为我国当前要政》,认为“西北为中华民族摇篮,又是中国大陆之屏蔽”。这年3月,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通过决议,决定“以长安为陪都,-高三历史
中华龙舟大赛(温州站)于6月1日和2日在鹿城区会昌湖举行。其实早在明代《弘冶温州府志》就有记载:“凡端午日,竞渡于会昌湖,里人游观弥岸,绮翠彩舰,鳞集数里。”材料表明()①传-高二政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这一观点强调了[]①教育在-高三政治
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播出“开心国学”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这开辟了全新的中华文化弘扬之路,使国学基础文化知识更加深入人心。这说明[]①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传播带来了可-高三政治
古代的诗词歌赋,成功地融进现代的歌词中。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翠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像-高二政治
抗日战争能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援C.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D.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战-高三历史
以下所示摘选自《危机应对: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对策》一书的目录。它反映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第三章国民政府的外交对策第1节开展对日交涉,谋求和平解决第2节积极开展外交活动-高三历史
(19分)近来,钓鱼岛事件影响持续发酵,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危机,不禁让人回想起历史上的中日关系的曲曲折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①反-高二历史
下列有关“适地适产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在日本本土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精密工业②在东北发展电气工业、矿业、部分机械工业和轻工业③在华北发展矿业、盐业④在华中容许存-高三历史
漫画反映了我国当前微博中的现象,说明现代传媒A.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传播,应积极发展B.作为现代传媒工具要正确使用C.微博传递信息真假难辨,要慎重使用D.微博的虚拟空间内的确-高二政治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着()A-高三历史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A.保护和发扬B.改造和剔除C.批判继承D.顺其自然-高三政治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概括日军侵华暴行。(2分)1937年,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制造了什么事变?(2分)材料二: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高一历史
为总结、交流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的项目的工作经验,2010年3月26日,文化部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2010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的工作会议。回答1~3题1.上述材料表明[]①文化总结和交流-高二政治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2分)2013年11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时说,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提出综合-高三政治
题目详情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越发展,就越要开放”的必要性。(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阐述“改革永无止境”的道理。(10分)
答案
(2)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实现的。(3分)②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分)③只有不断改革,才能使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而不断地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4分)
试题分析:(1)该题原理大致范围固定,“文化传承与创新”包括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创新的途径等内容,“中国越发展,就越需要开放”,说明我国要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学生可以从以上角度组织答案。
(2)该题首先要回答社会基本规律是什么,再指出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途径,最后阐明改革有什么作用。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要求对课本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