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点绛唇【宋】林逋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②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注:①金谷,即金-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点绛唇【宋】林逋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②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注:①金谷,即金-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点绛唇【宋】林逋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②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注:①金谷,即金-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点绛唇
【宋】林逋
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②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他曾金谷涧为其饯行,而成了送别、饯行的代称。②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小题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词为“咏春草绝调”,词中借咏春草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做简要赏析。(3分)
小题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结合具体词句进行赏析。(3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借咏春草抒发离愁别绪。(1分)上片写荒园、暮春、残花、细雨,无一字写草,却令人联想到草:园既无主,草必与花争春;花随雨去,草便更盛。如此荒芜之状渲染了浓郁的离别氛围。(1分)下片“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两句描绘了草接天涯,蔓连阡陌的情景,表现了绵绵不尽的离愁。(1分)
小题2:示例:三、四句渲染衬托,描写无主荒园在细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纷坠,境界开阔而情调婉伤。虽写雨中落花,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此句情景交融,长亭,古人送行饯别之地;此暗指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日暮。词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这幅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的画面。(其它手法如用典、对比、设问、以景结情等亦可,答一种手法给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情感的题目,探究时注意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写明情感后要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重要的词语:“离歌”“长亭”“去”。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从抒情方式的角度上片显然是借景抒情,下片根据注释明显的是用典,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对手法进行分析,然后点明表达效果。
上一篇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下一篇 :
古诗文填空。小题1:__________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⑴,旌旗蔽空,,横槊赋诗。(苏轼《赤壁赋》)⑵若夫乘天地之正,,以游无穷者,?(庄周《逍遥游》)⑶潮平两岸阔,。,江春入旧年。(王湾《次-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浣溪沙(其二)①姜彧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只疑误入武林②溪。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注]①128-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小题。(6分)南柯子[宋]王炎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高一语文
(2013·高考四川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小题1: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小题2: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李白《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月杜甫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高一语文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小题1:吴丝蜀桐张高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小题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重送裴郎中贬吉州①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注:①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材的五言律-高三语文
古代诗词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江上董颖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注释:①作者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他的一生为生计-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小题1: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鹊桥仙吴潜【南宋】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痴儿騃①女-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刘克庄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好事近梦中作秦观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舞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注】秦观-高二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9分)千秋岁①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赠卖松人于武陵①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②尘!注:①于武陵,唐宣宗大-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1分)送郑侍御谪闽中⑴高适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⑵。大都秋雁少⑶,只是夜猿多。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注释】⑴侍御:-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小-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问题。(6分)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②笑。吾亦澹荡人,拂-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点绛唇·县斋愁坐作[注]葛胜仲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思赠远王涯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走马台①边人不见,拂云堆②畔战初酣。【注】①“走马台”系指汉时张敞“走马章台街”之事。②拂-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后面习题。(7分)木兰花韦庄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暮春回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小题1: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番暮春景象?请-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金陵怀古王硅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8分)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注:①此处是引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小题1:上片描绘的是色调-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寄黄几复①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③三折肱④。想得读书头-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10分)。日长简仲咸①王禹偁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②书见道根源。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不是同年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7分)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小题1:第二联中的“片云天-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青门引·春思张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10分)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小题1:简析首句中“净”字的-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一丛花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赠卖松人于武陵[注]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注]据《唐才子传》-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蝶恋花晏几道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8分)鹧古天·东阳道中辛弃疾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①。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悉边剩有相思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送叶梦锡陆游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晚春江晴寄友人韩琮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小题1:这首诗中的“青”字与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语文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李白楼观岳阳尽②,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③,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释:①759年(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高一语文
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远和近顾城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A.“你”象征着一般的“人”,而“云”象征着宇宙自然。B.“远和近”指-高一语文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②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③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注】①此诗为-高三语文
夜宿七盘岭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草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注:子规,传为蜀帝杜宇死后所化,叫声凄清,听似“不如-高二语文
对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七句写出了同学们少年得志,目空一-高一语文
谢亭①送别许浑劳歌②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①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高二语文
蒿里行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高一语文
卜算子旅雁朱敦儒①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鸥鹭苦难亲,矰缴②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注:①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高二语文
淮村兵后戴复古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小题1: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虞美人舒亶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闌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思念舒婷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高一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点绛唇【宋】林逋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②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注:①金谷,即金-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点绛唇
【宋】林逋
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②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他曾金谷涧为其饯行,而成了送别、饯行的代称。②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小题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词为“咏春草绝调”,词中借咏春草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做简要赏析。(3分)
小题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结合具体词句进行赏析。(3分)
答案
小题1:借咏春草抒发离愁别绪。(1分)上片写荒园、暮春、残花、细雨,无一字写草,却令人联想到草:园既无主,草必与花争春;花随雨去,草便更盛。如此荒芜之状渲染了浓郁的离别氛围。(1分)下片“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两句描绘了草接天涯,蔓连阡陌的情景,表现了绵绵不尽的离愁。(1分)
小题2:示例:三、四句渲染衬托,描写无主荒园在细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纷坠,境界开阔而情调婉伤。虽写雨中落花,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此句情景交融,长亭,古人送行饯别之地;此暗指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日暮。词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这幅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的画面。(其它手法如用典、对比、设问、以景结情等亦可,答一种手法给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情感的题目,探究时注意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写明情感后要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重要的词语:“离歌”“长亭”“去”。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从抒情方式的角度上片显然是借景抒情,下片根据注释明显的是用典,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对手法进行分析,然后点明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