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德与才请以“德与才”为话题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文章-语文
德与才请以“德与才”为话题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文章-语文
题目简介
德与才请以“德与才”为话题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文章-语文
题目详情
德与才
请以“德与才”为话题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文章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教师下水】
双翼才能翔天宇
有才能的人是令人羡慕的,具道德的人是让人尊敬的,德才兼备者绝对是使人崇拜的。
才,很重要。一个人要有一技之长方能维持生活,一个集体要有“业务骨干”才会发展,一个国家要有科技精英才能保证领先。有时它就是你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基础,真才实学几乎可使你走遍天下,畅通无阻。古有唯才是举,今有择优录取,也正是看中了才能。
德,更重要。现代企业都十分注重企业文化。丁格之所以脱颖而出,并不是因为他的才智有多高,而是他的道德素质符合现代企业文化的要求。
有德而无才者虽不能造福一方,但总能行走于世;有才而无德者,必为人之祸患,小则破坏邻里,大则贻害四方。古有秦桧、和绅,今有成克杰、胡长清,若论才,虽非才高八斗,却足经纶满腹。然而,或鱼肉百姓,坐享清福,或以谗言陷忠,丧尽天良,最终祸害四方,殃及民众,自身亦遗臭万年。原因何在?答曰:“少德。”
因此,作家刘镛说:“坏事都是聪明人干的,笨人做不出最坏的事来。”是否可以引申来说:做坏事的聪明人都无德,笨人无德也做不出坏事。 当今微软副总裁李开复也曾有言:“宁选才差德高之人,不取才优无德之辈。”
那么,德与才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与才就如同一只鸟的双翼,缺少哪一只都无法畅游于天宇。
西周贤相周公旦,践阼摄政,春秋战国犹有声;三国武圣关云长,隔帘待嫂,千里单行美其名;大宋忠臣岳鹏举,精忠报国,华夏千年显其威……贤者,德才的统一体。
没有才的“德”是令人遗憾的——如同美玉上刺眼的瑕斑,翱翔长空的雄鹰折了一只羽翼,丽质的女子瞎了一只眼睛;没有德的“才”是令人痛心的——如同苍松腐了根,宏伟的宫殿碱了基,生命之泉污了源。前者,有效力之心却难有行动之果;后者纵使才高八斗,但污染的土壤里开不出鲜艳的花朵。
故而余秋雨说:“文化知识不等于文化素质,文化技能更不等于文化人格。离开了关爱人类的基座,文化人便是无可无不可的一群,哪怕他们浑身书卷气,满头博士衔。”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有德有才,谓之贤达;有德无才,谓之君子;有才无德,谓之小人;无德无才,谓之平庸兼无赖。
鉴此,愿我们的双翼都健全。
【审题指导】:
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难度”但并非能省略审题这一环节。
首先,必须把握好每个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德”即道德,可细化为“勤奋上进、自强不息、勇敢顽强、轻财重义、尊老爱幼、爱家卫国”等传统美德,“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讲究互谅互让”等社会公德,以及各行各业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才”即才能、才华,包括“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有学能致用、用则见效、于事有益的“正才”,也有学不能用、用也不及“正理”、于正事无补的所谓“歪才”。
其次,要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把人的道德看成是第一位的,当然也希望多出现有才之人。所以我们的一般认识是:有才能会令人羡慕,有道德会让人尊敬,德才兼备则会使人崇拜。再者,应将二者关系认识得尽可能全面。德是做人的根本,才是立身的依托;德是成事的基础,才是成事的保证;德才兼备就是人才,有德无才尚为好人,有才无德便是小人,无德无才谓之庸人或无赖。
【构思点拨】:
选定文体。对一个话题的含义理解之后,就要考虑选用什么样的体裁了,这会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作者一贯的体裁擅长,作者在该话题上的“原有积累”情况,该话题的一些客观规定性等。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写记叙类(含寓言故事、报告文学、小说甚至剧本)、议论类(含议论性散文、杂文、小品等),还是应用类(如书信、招聘启事、合同等)。
确定主体。该话题不管按照什么文体写,文章的主体部分必须是反映“德与才的关系”,不然就偏离了话题。主体的扩展,可按“时间、空间、心理、逻辑”等顺序设置。勾勒整体。按照选定的文体,根据“凤头、猪肚、豹尾”的原则构思出文章的开头、主体与结尾。从整体上看,记叙类应是“一个话题上的故事,生动表明对德与才的认识”;议论类应是“一个正确的观点,典型而充实的论据”;应用类就是“合格的内容与格式,明确的话题与主题”。
反映“大体”(重要道理)。文中的“大体”就是在德与才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典型而明确的道理,这需要有意设计:可“开头点,中间提,结尾扣”,可在完成叙述后集中揭示,可在行文过程中设置关键句、关键段。
上一篇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下一篇 :
“自我认识与人生成功”话题作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当人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时,人人都会从心底里涌出这样或那样的情感……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体味,见闻,感触呢?请以“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1、-语文
两支火把,奉火神之命到世界各地去考察。两支火把中有一支没有点燃,另一支是点燃的,发出很亮的光芒。过了不久,两支火把都回来了,而且都向火神提交了它们的考察报告。第一-高三语文
有一位年轻人,听说深山寺庙里有一位高僧会移山之术,于是前往求教。高僧就带年轻人朝身体左侧的一座高山走去。翻过高山来到山下以后,高僧说:“年轻人,这座山刚才在我们的左-高三语文
“对手”话题作文【模拟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人说,对手是要战胜的对象,要想尽办法击垮它;有人说,对于是竞争的伙伴,要在竞争中共同发展;有人说,对-语文
许地山的《落花生》有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落花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现在的电视节目中,有很多选秀节日,如“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梦想中国”、”星光大道”等,人们对此褒贬不一,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现在的人-高三语文
读完《孟子·民为贵》后,你怎样看待孟子的民本思想?结合历史,写一段文字表明观点,300字左右。-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北大方正的创造人王选,曾对科技领域人才以打猎为喻分过三种类型:一种是指兔子的人;第二种是打兔子的人;第三种则是捡兔子的人。指兔子的-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位年轻人,整日埋怨环境不好而使自己平庸无才。一次,听说深山寺庙里有一位高僧会移山之术,于是前往求教。来到寺庙后,年轻人就向高僧提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1、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便放下农具在那里等待,希望再得到死兔。(《韩非子.五蠹》)2、遇到无法抵抗的时候,静静-高三语文
请以“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⒈题目自拟。⒉1000字左右。⒊不要写成诗歌。-高三语文
爱因斯坦在50年代,曾被邀请担任以色列总统,但他拒绝了。他说:“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因而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语文
“智慧”话题作文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是的,知识之花是缤纷的,而智慧之花更是璀璨夺目。当然,要让智慧绽放异彩,必须有知识的沃土,还必须用道德的泉水来-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①“在月球上看到中国的长城”是一个骗局!月球离地球38万公里,而长城的宽度满打满算也不过5米,按比例算的话,在月球上看到长城就等于在384公-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们会拼命地挣扎求生,一般维持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然后,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在它-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一处地势十分险恶的峡谷,谷底奔腾着咆哮的急流,峡谷间有一座索桥,几根光秃秃、晃悠悠的铁索横在峡谷间,它是通过这个地方的惟一路径,这-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位名叫阿费烈德的外科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相反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它-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①情商:在心理学上指人的情绪品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②事实证明,高智商仅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作文。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高三语文
请以“风景这边(那边)独好”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题,自拟标题,写一篇800自以上的文章。-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校园里处处有美的身影:有宣传栏前璀璨的花树,有古雅的亭子与花廊,有幽静的林荫道-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作文。我在国外旅行的时候,常常闹出这样的“笑话”:在斑马线上穿马路时,看见有拐弯的车辆过来,就习惯性地停下脚步,让车先行;不料,司机偏偏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庄子》一书中讲了这样一则寓言:宋国的一家人,有一祖传秘方,冬天涂在手上不生冻疮,皮肤不会皲裂。这家人靠这个秘方世世代代漂布为生。有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年轻时跟家人一起玩纸牌,连续几次都抓了一手很差的牌,他开始不高兴地抱怨手气不好。她的母亲停下来正色道:“如果你要-高三语文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庄子带领弟子出游,行至山中,遇见伐木工,正在伐树。弟子问为什么那颗长得很歪的树不伐?答:伐了无用。至暮,投宿一老友处,友人欲杀鹅相待,家仆问-语文
“沉默是金”是句名言,但在很多情况下沉默并不是金。如果沉默总是金,那哑巴就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要用有力的语言驳斥欺骗人、毒害人的言论,也要用有力的语言来鼓励人们-高三语文
做过的事情,要反省一下,是否正确,是否还有缺漏;学过的知识,要反省一下,是否掌握,是否记得扎实;面对自我,要反省一下,是否正直,是否真诚坚强。个人,要反省;国家,-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4岁的美国陆军专业兵约瑟夫•达比在虐囚风波前是美驻伊第372宪兵连的一名普通士兵。如今,虐囚丑闻曝光后,他一跃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知名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①有人曾向世界歌坛超级巨星卢卡诺?帕瓦罗蒂请教成功秘诀,他每次都提到自已父亲的一句话。从师范院校毕业之后,痴迷音乐并有相当素的帕瓦罗-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蚂蚁的脚步总是那么执著而又匆忙,可只要用樟脑球在它前进的道路上轻轻地画一道线,它会惊慌失措地立即掉头而去;赶到它前面再设置一道同样的-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春天,啄木鸟在一棵柳树的枝干上啄了一个茶碗粗的洞来营巢。这引起了燕子对它的批评:“哼,损害树木,为自己造窝,还叫益鸟呢?”“什么?我损害树木-高三语文
对于草,你会有哪些思考?陶渊明用“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抒写草的散漫无羁,白居易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表明草对姹紫嫣红开遍的向往,还用“野火烧不尽,春风-语文
“支撑”话题作文导写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了自尊的脖子才能支撑起自信的头颅;有了不屈的脊梁,才能支撑起刚直的身体;有了无私的胸怀,才能支撑起无畏的抉择-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两个和尚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山之间有条小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了好朋友。就这样-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作文。《人民日报》2005年12月16日刊发林治波的文章指出,公德就是公共道德,是旨在维护公共秩序的道德规范。然而,这恰恰是我们的薄弱和缺陷所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梅花鹿非常喜爱自己的那双犄角,常常在动物们面前炫耀犄角的美丽,相反,他对自己细长的双腿则很不满意。一天,草原上来了一只凶猛的狮子,梅花-高三语文
请以“敬畏”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高三语文
Match. 把问题和答语匹配起来。( ) 1. Isthisawhitecat?( ) 2.What'syourfavouritecolour?() 3.Doyoulikeshorts?(
给下面句子选择相应的答语。( ) 1.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 2. Can I have some noodles, please?( ) 3. I l
看图,将下列句子读一读,排一排。( ) First, dig the soil and put some seeds in the soil.( ) We can see a sprout.( ) W
选择合适的选项写在横线上,将下列的对话补充完整。1. A: It is a hot day, isn't it? B: Yes, it is. It's really hot. A
给下列句子排序。1.Yes, now they are old.2. Yes, now my hair is long.3. Oh, who are they, Lingling?4. They we
Choosethecorrectanswerstothequestions. 为下列问句选确的答语。( ) 1.Howmanyminutesdoyouwalk?( ) 2.Howmuchexercis
Complete and say. 8A. 1_____ coat is that ?B. John's.A. No , it's not 2_____. Maybe it
Finishthedialogue. 依照例子,补全对话。例如:—Whoisit? —It'saclerk.1.—Whoisit? —It'sa.2.—isit?— .3.—Who
给下列的问句选择合适的答语。( ) 1. What size do you want?( ) 2. Does Lulu like rabbits?( ) 3. What's your fat
Read and match. 读问句,选答句。( )1. How does Amy feel? ( )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3. What'
读一读,选一选。( ) 1. Whereareyou?( ) 2. Whereisthebook?( ) 3.MayIhaveablueu,please?( ) 4.I'msorry.( )
情景交际。填入正确的单词,完成下列对话。A: Hello!B: Hello!Whereareyou1.?A: 2. goingtothezoo.B: Great!What'syour3. a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德与才请以“德与才”为话题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文章-语文
题目详情
请以“德与才”为话题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
双翼才能翔天宇
有才能的人是令人羡慕的,具道德的人是让人尊敬的,德才兼备者绝对是使人崇拜的。
才,很重要。一个人要有一技之长方能维持生活,一个集体要有“业务骨干”才会发展,一个国家要有科技精英才能保证领先。有时它就是你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基础,真才实学几乎可使你走遍天下,畅通无阻。古有唯才是举,今有择优录取,也正是看中了才能。
德,更重要。现代企业都十分注重企业文化。丁格之所以脱颖而出,并不是因为他的才智有多高,而是他的道德素质符合现代企业文化的要求。
有德而无才者虽不能造福一方,但总能行走于世;有才而无德者,必为人之祸患,小则破坏邻里,大则贻害四方。古有秦桧、和绅,今有成克杰、胡长清,若论才,虽非才高八斗,却足经纶满腹。然而,或鱼肉百姓,坐享清福,或以谗言陷忠,丧尽天良,最终祸害四方,殃及民众,自身亦遗臭万年。原因何在?答曰:“少德。”
因此,作家刘镛说:“坏事都是聪明人干的,笨人做不出最坏的事来。”是否可以引申来说:做坏事的聪明人都无德,笨人无德也做不出坏事。 当今微软副总裁李开复也曾有言:“宁选才差德高之人,不取才优无德之辈。”
那么,德与才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与才就如同一只鸟的双翼,缺少哪一只都无法畅游于天宇。
西周贤相周公旦,践阼摄政,春秋战国犹有声;三国武圣关云长,隔帘待嫂,千里单行美其名;大宋忠臣岳鹏举,精忠报国,华夏千年显其威……贤者,德才的统一体。
没有才的“德”是令人遗憾的——如同美玉上刺眼的瑕斑,翱翔长空的雄鹰折了一只羽翼,丽质的女子瞎了一只眼睛;没有德的“才”是令人痛心的——如同苍松腐了根,宏伟的宫殿碱了基,生命之泉污了源。前者,有效力之心却难有行动之果;后者纵使才高八斗,但污染的土壤里开不出鲜艳的花朵。
故而余秋雨说:“文化知识不等于文化素质,文化技能更不等于文化人格。离开了关爱人类的基座,文化人便是无可无不可的一群,哪怕他们浑身书卷气,满头博士衔。”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有德有才,谓之贤达;有德无才,谓之君子;有才无德,谓之小人;无德无才,谓之平庸兼无赖。
鉴此,愿我们的双翼都健全。
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难度”但并非能省略审题这一环节。
首先,必须把握好每个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德”即道德,可细化为“勤奋上进、自强不息、勇敢顽强、轻财重义、尊老爱幼、爱家卫国”等传统美德,“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讲究互谅互让”等社会公德,以及各行各业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才”即才能、才华,包括“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有学能致用、用则见效、于事有益的“正才”,也有学不能用、用也不及“正理”、于正事无补的所谓“歪才”。
其次,要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把人的道德看成是第一位的,当然也希望多出现有才之人。所以我们的一般认识是:有才能会令人羡慕,有道德会让人尊敬,德才兼备则会使人崇拜。再者,应将二者关系认识得尽可能全面。德是做人的根本,才是立身的依托;德是成事的基础,才是成事的保证;德才兼备就是人才,有德无才尚为好人,有才无德便是小人,无德无才谓之庸人或无赖。
【构思点拨】:
选定文体。对一个话题的含义理解之后,就要考虑选用什么样的体裁了,这会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作者一贯的体裁擅长,作者在该话题上的“原有积累”情况,该话题的一些客观规定性等。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写记叙类(含寓言故事、报告文学、小说甚至剧本)、议论类(含议论性散文、杂文、小品等),还是应用类(如书信、招聘启事、合同等)。
确定主体。该话题不管按照什么文体写,文章的主体部分必须是反映“德与才的关系”,不然就偏离了话题。主体的扩展,可按“时间、空间、心理、逻辑”等顺序设置。勾勒整体。按照选定的文体,根据“凤头、猪肚、豹尾”的原则构思出文章的开头、主体与结尾。从整体上看,记叙类应是“一个话题上的故事,生动表明对德与才的认识”;议论类应是“一个正确的观点,典型而充实的论据”;应用类就是“合格的内容与格式,明确的话题与主题”。
反映“大体”(重要道理)。文中的“大体”就是在德与才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典型而明确的道理,这需要有意设计:可“开头点,中间提,结尾扣”,可在完成叙述后集中揭示,可在行文过程中设置关键句、关键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