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区。(2)弱水年总径流量-地理

题目简介

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区。(2)弱水年总径流量-地理

题目详情

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区。
(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弱水下游流人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题型:综合读图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1)西北干旱与半干旱
(2)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
(3)中上游用水过度(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植被破坏)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工程措施(设置沙障等)
(4)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
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
第(1)题,本小题考查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较容易作答。第(2)题,本小题考查河流(弱水)的补给知识,弱水发源于祁连山地,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以祁连山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类型。第(3)题,湖泊面积减小乃至消失是由于河流入湖水量减少所致,而河流水量减少与中上游过度取水(用于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破坏植被,导致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有关。第(4)题,对于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进行评价,必须注意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既包括矿产资源种类、分布,也包括区内气候、植被、河湖水文状况等。该小题极易解答不全面。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