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列材料:《大国崛起》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大国崛起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世界近现代史上,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强大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文化的进步、-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大国崛起》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大国崛起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世界近现代史上,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强大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文化的进步、-八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大国崛起》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大国崛起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世界近现代史上,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强大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文化的进步、-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大国崛起》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大国崛起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世界近现代史上,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强大的原因, 主要是思想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强盛、体制的创新以及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改革,在经济、外交、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近几年,太原进入了历史上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2003年太原举行了建城2500周年盛大庆典;2006年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成为全球不锈钢产能最大的生产企业;2007年9月特在太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2008年在太原举办自行车BXM世 界锦标赛暨奥运会预赛……
请完成:
(1)根据材料,说明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近现代史上我国“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的事例并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体育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
难度:中档
来源:同步题
答案
(1)寻找到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向发达国家学习等。
(2)近代一例: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或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或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或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思想文化(或提倡“民主”和“科学”,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等。现代一例:新中国建立初期,学习苏联经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或“一五”计划建设时期,学习苏联经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 化基础);改革开放时期,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
(3)外交事例: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结束中美对抗状态;1979年,中美建交;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体育事例:1973年,中国恢复在亚运会联合会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国重返奥委会;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在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名列金牌榜第三位,实现历史性突破,跻身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林;我国的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跳水、举重、射击等项目在世界体坛上均保持领先水平;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取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 ;在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 共获得51枚金牌,名列金牌榜第一等。(体育、外交任举两例即可)
上一篇 :
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
下一篇 :
王老师给出以下三个提示,要求同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________年,我国正式与国际互联网接通。2000年,___________产业成为我国的第一大产业。-八年级历史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A.率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作了重大成就C.培育出优质小麦D.成功培育出“籼型-八年级历史
王老师告诉他的学生说,他是“文化大革命”之后第一批大学生。请问王老师是______参加的高考。A.1976年底B.1977年春C.1977年底D.1978年底-八年级历史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A.教育的三个面向B.“科教兴国”C.面向未来D.面向世界-八年级历史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重要方面军的是[]A.小学学校B.中学学校C.民办学校D.高等学校-八年级历史
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在[]A.1986年B.1997年C.2000年D.2002年-八年级历史
李明就读于某中学九年级,他所接受的教育属于[]A.高等教育B.小学教育C.基础教育D.中等教育-八年级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尤其重视[]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基础教育D.小学教育-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洋务运动重要教育实践一览表材料二:1895年,御史杨深秀上奏:日本明治维新功在留学生,请派人赴日学习;1896年,清朝驻日公使带赴日本学习的-八年级历史
阅读以下对联,“上联: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下联: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该对联较为合适的横批是[]A.科学发展B.科教兴国C.和谐发展D.改革开放-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3月20日,在瑞士沃德州从艾格尔到雷恩的火车上,记者碰见两个女学生,一个来自广东,一个来自重庆。她们在国内读完高中,到附近二所相当于大专的美国学-八年级历史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这种说法变成了现实。但网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在暑期,我们不应该利用网络做的事是[]A.上网看新闻报道B.在网上订-八年级历史
2006年4月,以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等100余家单位联合倡导的文明办网之风在全国迅速传播,很快掀起了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潮流。我国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八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85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把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积极而有步骤地予以实施。199-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并广招生、大办私学-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的需要,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请完成:(1)这段讲话包含了“三-八年级历史
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当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青少年学生上网成瘾,深陷虚拟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对此,同学们进行了深入讨论,正确的是-八年级历史
水稻专家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_________。-八年级历史
因特网因特网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由众多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组成的、能覆盖全球的开放性网络,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教育、文化传播。它是20世纪70年代,在原美国军方使用的计算-八年级历史
他,曾经荣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A.邓稼先B.杨利伟C.王选D.袁隆平-八年级历史
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的是[]A.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的进一步结合B.中国科学院的成立C.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的回国D.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八年级历史
人类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是在[]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C.20纪初期D.20世纪末-八年级历史
材料一2010年11月14日,世界权威的国际TOP500组织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最新排行榜,中国自主研制的“天河一号”二期系统(TH—1A)跃居榜首,成为世界运算速度最快-九年级历史
我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变成了现实,其原因主要是哪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应用[]A.航空航天技术B.自动化技术C.信息技术D.生物技术-八年级历史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变了人类工作和生活方式,使庞大的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村庄”的是[]A、超音速客机B、生物工程和电讯技术C、计算机和网络技术D、终身学习-八年级历史
2000年,袁隆平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主要成就[]A.较早把数学研究应用到生产领域B.首先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C.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D.首先用人工方法合-八年级历史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材料中的“我”指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刘少奇D.江泽民-八年级历史
20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实施了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把_________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八年级历史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何种技术变成了现实[]A、电视B、电话C、计算机网络D、自动化技术-八年级历史
2009年的全国高考刚刚结束,今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多少周年[]A.31周年B.20周年C.32周年D.25周年-八年级历史
下列人物中,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周恩来D.江泽民-八年级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升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86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然而,-八年级历史
我国现在经济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还要花巨资去搞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你认为有这个必要吗?请谈谈你的理由。-八年级历史
20世纪来,人类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是[]A.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B.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自动化C.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集成化D.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电-八年级历史
他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八年级历史
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是在[]A.1973年B.1975年C.1977年D.1979年-八年级历史
新中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A、建立了新的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B、主持设计武汉长江大桥C、成功地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D、领导了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和实验-八年级历史
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题为___________,指出,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应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踊跃新技术的发展进程。-八年级历史
1989年,中国青少年基金会首倡并组织实施了一项募集海内外资金.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学校的公益事业,称为[]A.春蕾工程B.希望工程C.帮扶工程D.保护母亲河工程-八年级历史
___________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___________》,开始依法实施教育。___________年底,占全国人口85%的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___________的普及,不仅给
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变成现实的科技成果是[]A.报刊杂志B.计算机网络C.卫星电话D.数字电视-八年级历史
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变成现实是通过[]A.激光技术B.航天技术C.计算机网络技术D.生物工程技术-八年级历史
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20世纪末以来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哪项成果变成了现实[]A.计算机网络B.电视C.报纸D.课本-八年级历史
小明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务,他所受的这种教育属于[]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基础教育D.职业教育-八年级历史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人物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八年级历史
小明的爸爸在恢复高考制度的那一年考上大学,这一年应该是[]A.1977年B.1978年C.1983年D.1986年-八年级历史
________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A.1984B.1985C.1986D.1987-八年级历史
2004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把“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视为毕生梦想的是[]A.钱学森B.杨振宁C.袁隆平D.邓稼先-八年级历史
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正改变着世界。其主要特征是[]A.因特网B.电子邮件C.网络购物D.电子图书-八年级历史
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A、收回被帝国主义侵占的部分教育主权B、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C、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的思想D、中华人民共和-八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大国崛起》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大国崛起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世界近现代史上,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强大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文化的进步、-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大国崛起》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大国崛起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世界近现代史上,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强大的原因, 主要是思想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强盛、体制的创新以及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改革,在经济、外交、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近几年,太原进入了历史上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2003年太原举行了建城2500周年盛大庆典;2006年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成为全球不锈钢产能最大的生产企业;2007年9月特在太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2008年在太原举办自行车BXM世 界锦标赛暨奥运会预赛……
请完成:
(1)根据材料,说明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近现代史上我国“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的事例并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体育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近代一例: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或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或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或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思想文化(或提倡“民主”和“科学”,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等。现代一例:新中国建立初期,学习苏联经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或“一五”计划建设时期,学习苏联经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 化基础);改革开放时期,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
(3)外交事例: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结束中美对抗状态;1979年,中美建交;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体育事例:1973年,中国恢复在亚运会联合会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国重返奥委会;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在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名列金牌榜第三位,实现历史性突破,跻身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林;我国的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跳水、举重、射击等项目在世界体坛上均保持领先水平;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取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 ;在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 共获得51枚金牌,名列金牌榜第一等。(体育、外交任举两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