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3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如果C物质为气体,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②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把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九年级化学
(1)(3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如果C物质为气体,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②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把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九年级化学
题目简介
(1)(3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如果C物质为气体,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②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把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1)(3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如果C物质为气体,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② 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③把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
。
(2)(3分)某校六班同学们野炊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①烧火时,为使木炭燃烧得更旺,将木炭架空,是为了
;
②小华带去的铁锅表面有点锈迹,铁生锈的条件是
。
③可用
来区分湖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①减小 ② C﹥B﹥A ③降低温度
(2)①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②铁与氧气和水等同时接触 ③肥皂水
分析:(1)①根据C物质溶解度曲线呈“下降型”,判断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情况;
②根据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此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由大到小的顺序;
③除增加溶质、蒸发溶剂的方法外,根据A物质溶解度曲线判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采取改变温度使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具体方法;
(2)①根据燃烧程度与氧气接触是否充分相关,分析木炭架空的目的;
②回顾铁生锈的相关探究,答出铁生锈的条件;
③根据硬水中较多的钙、镁离子影响肥皂的起泡,判断区分水软、硬的方法.
解:(1)①由于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可判断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②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位置关系为: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位于最上方而A物质的曲线位于最下方,可判断此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
③由于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因此可采取降温的方法把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2)①将木炭架空,可使木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与氧气接触充分燃烧就会更旺;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锈蚀,可说明铁生锈需要铁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
③肥皂水倒入软水中泡沫丰富,而倒入硬水中时泡沫很少,因此,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故答案为:
(1)①减小;②C>B>A;③降低温度;
(2)①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②铁与氧气和水等同时接触;③肥皂水.
点评: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可以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上一篇 :
10℃时,50g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1
下一篇 :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研究表明,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优点。下图是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联想】在牙膏中添-九年级化学
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溶解度/g一般称为<0.01难溶0.01~1微溶1~10可溶>10易溶(1)20℃时,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九年级化学
以下列举的是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某些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在肥皂水、真丝面料、钛合金、聚乙烯、聚氯乙烯、熟石灰六种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常用于-九年级化学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1℃时,用甲,乙两种固体和水分别配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量取相同体积的水B.甲物质的溶-九年级化学
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5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B.4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C.t℃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与-九年级化学
(6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2)4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乙(填“>”、“=”或“<”)。20℃时,将60g乙
(3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2)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填“能”或“不能-九
(2011?张掖)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所示两个烧杯中各盛有2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0℃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九年级化学
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图甲所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依据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在t1℃时,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你从中可得到哪些信息?(至少写三点)__________________.-化学
(4分)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60℃时______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最大。(2)升高温度可使________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3)M点表示___________
下表列出了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1)10℃时,将20gNH4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溶液属于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
(2分)(1)用NaCl配制100ml0.9%医用的生理盐水(密度约为1g/cm3),需要NaCl的质量为g。(2)由图可知,t1℃时,硝酸钾溶解度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从氯化钠
.(4分)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甲、乙物质从溶液中析出时不舍结晶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请写出其中的一条)。(2)t1℃时,-九年级化学
(4分)下图为a、b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1)10℃时,a的溶解度_________b的溶解度(填“>”、“<”或“=”)。(2)3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交点,由此可获取的
20℃时,某物质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该物质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t℃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t℃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用-化学
把t℃时50克20%的KNO3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掉10克水,有1克KNO3固体析出,则KNO3在t℃时的溶解度为A.10克B.22.5C.25克D.30克-九年级化学
室温下(200C),往装有10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1克熟石灰,充分搅拌,底部仍留有较多熟石灰。实验后同学们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得出如下结论:结论一: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室温下的熟-九年级化学
(6分)巳知氯化钾、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时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两物质溶解度相同的点是___________;B点时两者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点温度时,始终有晶体析出的-九年级化学
(4分)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2)t2℃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t1℃,所得A物质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_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g甲和w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九年级化学
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5克,则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A.1:2:3B.1:4:5C.5:3:2D.2:3:4-化学
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家庭准备云南白药、碘酒、红药水、双氧水、高锰酸钾等杀菌消毒、止血、防感染的药品-九年级化学
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杯硝酸钾饱和溶液,用温度计测得溶液的温度约为60℃.此他将一块较大的塑料块放入烧杯中,塑料块在液面上漂浮.然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约为20℃),并注意观察-九年级化学
右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2℃时,X和Y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B.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Y、Z、XC-九年级化学
(3分)下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要提纯含有少量乙的甲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s)随温度(t)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升高温度可使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C.t3℃时,在100g水中溶解60gA能形成饱-九年级化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B.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C.c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九年级化学
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①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②20℃时使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③分别将50℃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化学
下列有关硝酸钾的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31.6g硝酸钾放入lOOg水中,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其溶解度为31.6g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C.20℃时,50g水里溶解15.8gK-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B.t1℃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九年级化学
图3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3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30gD.将30℃乙的饱和溶液降-九年级化学
右图是甲、乙两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根据题意判断,右图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和。(2)2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3)40℃时,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九年级化学
已知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1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3℃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______;(2)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3)将含等质量溶剂的A、B两种饱和溶液从t3℃-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填空:(1)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____.(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九年级化学
右图所示曲线a、b、c分别代表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B>C>AB.t2℃时,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C.-九年级化学
根据如图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可能等于氯化钠B.温度越高,氯化钠的溶解度越小C.10℃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20℃,其溶液的溶-化学
根据右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在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甲,溶液的质量增大B.t2℃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九年级化学
下列物质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A、增加溶剂质量B、增加溶质质量C、升高溶液温度D、增大溶液压强-九年级化学
如图表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C.在t℃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九年级化学
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B.升高温-九年级化学
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①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______(填写物质序号).②在温度为______时,a物质和c物-化学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1)t1℃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用“>”、“<”或“=”表示)______.(2)t2℃时,将A、B、C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能形成
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盐场利用海水晒盐获得粗盐,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NaCl外还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右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的变-九年级化学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2)4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乙(填“>”、“=”或“<”)。20℃时,将50g乙物质放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B.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D.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九年级化学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甲所示:(1)t1℃时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或“=”表示,下同)_____。(2)取t3℃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
如图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对于该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点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此物质在25℃时的溶解度大于10℃时的溶解度C.将N点溶液降温至10℃,将有晶体析出D.M、N点-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3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如果C物质为气体,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②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把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①如果C物质为气体,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② 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③把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 。
(2)(3分)某校六班同学们野炊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①烧火时,为使木炭燃烧得更旺,将木炭架空,是为了 ;
②小华带去的铁锅表面有点锈迹,铁生锈的条件是 。
③可用 来区分湖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
答案
(2)①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②铁与氧气和水等同时接触 ③肥皂水
②根据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此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由大到小的顺序;
③除增加溶质、蒸发溶剂的方法外,根据A物质溶解度曲线判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采取改变温度使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具体方法;
(2)①根据燃烧程度与氧气接触是否充分相关,分析木炭架空的目的;
②回顾铁生锈的相关探究,答出铁生锈的条件;
③根据硬水中较多的钙、镁离子影响肥皂的起泡,判断区分水软、硬的方法.
解:(1)①由于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可判断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②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位置关系为: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位于最上方而A物质的曲线位于最下方,可判断此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
③由于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因此可采取降温的方法把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2)①将木炭架空,可使木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与氧气接触充分燃烧就会更旺;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锈蚀,可说明铁生锈需要铁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
③肥皂水倒入软水中泡沫丰富,而倒入硬水中时泡沫很少,因此,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故答案为:
(1)①减小;②C>B>A;③降低温度;
(2)①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②铁与氧气和水等同时接触;③肥皂水.
点评: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可以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