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A.唐胥铁路开通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D.李大-高三历史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A.唐胥铁路开通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D.李大-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A.唐胥铁路开通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D.李大-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上海高考真题
答案
B
上一篇 :
我国发行下图票券的原因是20世
下一篇 :
近代以来,许多商行和金融企业在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列事件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重大影响的是①辛亥革命②新中国成立③改革开放[]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②③-高一历史
中国近代由图一到图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图一长袍马褂图二西装旗袍A.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C.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D.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高一历史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高三历史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A、近代化的趋势B、自由平等精神C、西学在中国-高三历史
1983年,有人针对杂志和日历的封面都是美女,说:“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农民或在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妇女的照片呢?”这一质疑说明改革开放初期-高三历史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A.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B.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D.社会制度的革新-高一历史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风尚的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高三历史
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ABCD-高一历史
近代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反映了[]A.资本主义经济取代了封建经济B.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观念影响着国人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D.西式称呼取代了中式-高一历史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各项中不是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是[]A.跪拜B.请安C.拱手D.握手-高一历史
某人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高三历史
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有段时期曾在我国广为流行。这个时期最有可能是[]A.20世纪20年代-高一历史
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供应(见下图),即政府对粮食、棉花、食用油等采取统购统销政策。对这一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保证了人民基本生活物资的-高一历史
下列属于西餐传入对中国传统饮食产生的影响是:①对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②西餐中常用的原料进入餐桌③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④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A、①-高一历史
建筑是时代的缩影。下列属于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的是[]A、北京四合院B、上海石库门里弄C、山西乔家大院D、福建土楼-高一历史
《游沪杂记》写到:“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近代以来,“上海兴”主要表现在①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城市-高三历史
“文革”时期,毛泽东的诗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反映了当时人们都喜爱穿的是[]A.中山装B.列宁装C.军装D.西装-高一历史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高三历史
《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记载:“梳一东洋头,披一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的原-高三历史
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腿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倡导婚姻自由B、易服、废止缠足C、全盘西化D-高三历史
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不同年代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C-高三历史
1913年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如下:以湖北籍子女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以上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A、婚礼形式删-高三历史
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写道:“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依亲手挽郎行。”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民国初年自由婚姻有一定的发展B.当-高一历史
2011年春节,一条新年祝福短信一夜之间几乎传遍全国:“兔年到,小月月祝您打牌总胡;烦恼全无,腰包饱饱;心情平平;能力,超强;身-高一历史
五四时期的许多新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中国城市青年婚姻观的如下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有①以工业文明、科学教育平民化、-高三历史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高三历史
1904年9月15日《大公报》报道一种社会现象假如女儿不缠足,不能定亲这不是把孩子害了吗?等着外间改的多了,咱们再改。该现象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A、废止缠足运动在20世纪-高三历史
下面两幅图分别展示了上世纪70、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外来文化的影响B.服装业的迅猛发展C.人们的思想解放D.人们穿着品味的变化-高三历史
辛亥革命后,一款中西合璧的新式服装开始在中国社会流行。它应是下列图片中的[]ABCD-高一历史
“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能够说明①保留了传统特色②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③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④新时期工业化进程加快[]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高三历史
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后撰文写道:“十几年前,北京是一个灰色的城市,有人甚至称它为‘世界的农村’,人们穿着单调一律……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高三历史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责任种田,五谷丰登,银行存款增十倍;包干分配,百业兴旺,仓-高三历史
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辜鸿铭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读书在美国,取了个日本的东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个部长,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在东洋、官在北洋”的奇人。-高三历史
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高一历史
西方的各种节日近年来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影响颇大,例如“圣诞节”在中国各大城市成为狂欢节,商家抓住时机促销,也成为购物节。对这种现象到底是西方文化对中国直接冲击,还是-高三历史
下列哪一种言论可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的婚姻特点[]A.“我要自己找婆家呀”B.“我是指腹为婚的产儿”C.“孩儿无知,婚嫁大事全凭父母大人做主”D.“无媒无凭,就想结婚,甭做梦”-高一历史
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高三历史
“粉丝”是现在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词语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C.受港台和地方-高三历史
“送嫁妆”是我同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能够说明①保留了传统特色②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③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④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高三历史
“社会史”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浓缩,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社会史范式也逐渐进入了高考命题人的视野。请回答下列有关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几个问题:(1)下列三幅图片是徐州市张先生家族-高一历史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那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油,电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但这与西方社会完全进入这种生活已经最-高三历史
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日记中的记录: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②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高一历史
1981年1月1日实施的新《婚姻法》第一次把完全不带政治色彩的“感情破裂”作为离婚的法理条件。这四个字迅速成为那个年代的社会流行语。这表明[]A.男女真正实现了平等B.我国的民主-高三历史
春节是我国盛大而隆重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千家万户贴春联是千百年来流传的民间习俗,有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下列春联中,反映20世纪80年代社会状况的是[]A.抗战胜利一元-高三历史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景在1943年的上海不-高一历史
“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列两个时期嫁妆的变化不能说明[]A.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B.嫁妆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C.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D.嫁-高三历史
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从1957年11月到2002年从未间断,成为上海市民生活变化的印证。账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总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高三历史
“粉丝”是现代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是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词语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C.受港台和-高三历史
“粉丝”是现代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是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词语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C.受港台和-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A.唐胥铁路开通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D.李大-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 ]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