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小明联想平时照镜子的情形,不免产生一些疑问:平面镜成像和物相比,它的大小、虚实等到底有什么关系?于是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步骤:①在透明玻璃板(可当作平面镜)前放一支点燃的-八年级物理
小明联想平时照镜子的情形,不免产生一些疑问:平面镜成像和物相比,它的大小、虚实等到底有什么关系?于是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步骤:①在透明玻璃板(可当作平面镜)前放一支点燃的-八年级物理
题目简介
小明联想平时照镜子的情形,不免产生一些疑问:平面镜成像和物相比,它的大小、虚实等到底有什么关系?于是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步骤:①在透明玻璃板(可当作平面镜)前放一支点燃的-八年级物理
题目详情
小明联想平时照镜子的情形,不免产生一些疑问:平面镜成像和物相比,它的大小、虚实等到底有什么关系?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步骤:
①在透明玻璃板(可当作平面镜)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发现蜡烛的像在______;(填“镜前”或“镜后”)
②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放到镜后并移动,直至它好像也被点燃了.
③观察并比较蜡烛A的像和蜡烛B的大小,发现它们大小______.
④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平面镜的位置,描下两支蜡烛的位置,画出它们的连线,并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支蜡烛与镜面的距离,发现它们的连线与镜面______,它们到镜面的距离______.
⑤把一张白卡片放在像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发现白卡片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⑥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面的实验.
问题讨论
(1)本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做实验,既利用玻璃板反射成像,又利用其透光性,能看到镜后的蜡烛B,以便______.
(2)实验中,小刚同学先把镜后的蜡烛B放好,然后移动镜前的蜡烛A,你觉得这样能做到像物重合吗?答:______;(填“能”或“不能”)
(3)如果保持蜡烛A不动,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蜡烛A在镜中的像将______;(填“不动”或“竖直向上移动”)
(4)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像时,有些同学没有直接观看,而是通过玻璃板看过去,你认为他们能在白卡片上看到像吗?答:______;(填“能看到”或“看不到”)
(5)有的同学认为应该把蜡烛B也点燃,认为这样更能看清楚蜡烛A的像,对吗?______;
(6)本实验为什么要改变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答:______.
题型:问答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①在透明玻璃板(可当作平面镜)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发现蜡烛的像在镜后;
③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④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互相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⑤实验过程中,用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卡片,发现 不能看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像.
⑥(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实验时,如果先把镜后的蜡烛B放好,然后移动镜前的蜡烛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也能做到像物重合.
(3)因为保持蜡烛A不动,故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蜡烛A在镜中的像将不动.
(4)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像时,应该直接观看白卡片,虚像不能在白卡片上上承接.如果直接通过玻璃板看过去,能在白卡片上看到虚像.
(5)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
(6)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要改变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
故答案为:①镜前;③相等;④垂直;相等;⑤虚像;⑥(1)确定像的位置;(2)能;(3)不动;(4)能看到;(5)不对;(6)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
上一篇 :
化学实验的规范操作很重要性.以
下一篇 :
小明身高1.7米,站在竖直放置的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巴中市回风大桥已建成通车,若桥上的路灯距桥下水面的距离为40m,桥下水深2m,则路灯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为()A.40mB.42mC.80mD.84m-八年级物理
如图所示,在房间的A墙上水平排列着两个字母“FB”,小明站在房间里通过B墙上的平面镜看到字母的像是(①“FB”或②“”)(填写序号);若A墙与B墙相距4m,则字母的像与字母间的距离为m-八年级物理
张杰同学站在平面镜前5m处,他与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m;如果他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当以该平面镜为参考物时,他镜中像的速度是_____m/s。-八年级物理
取MnO2和KClO3的固体混合物15.25g,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将加热后剩固体冷却到室温,把40g水分4次加入剩余固体中充分溶解.加水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MnO2是不-化学
于博雅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漏斗-九年级化学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1)M是一块______(选填“平面镜”、“较薄平板玻璃”或“较厚平板玻璃”).(2)直尺的作用便于比较-八年级物理
身高1.70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镜中的像高______m,镜中的像与同学的距离是______m,该同学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2s后像与人的距离______m.该同学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八
实验室用的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当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欲提纯二氧化锰,实验操作为:将混合物经______、洗涤、烘干,即得纯净的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的-化学
舞蹈演员在练功房练习,当她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A.与人的距离变大,像变大B.与人的距离变小,像大小不变C.与人的距离变小,像变大D.与人的距离变大,像-物理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M架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用平-八年级物理
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眼镜,可采用如图的两种简便方法: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______原理,此时-八年级物理
小珍站在竖立的平面镜前,看到自己灿烂的“笑脸”,小刚拿一块与平面镜一样大小的不透明的硬纸板平行放置在平面镜之后,在平面镜前刚好看不到硬纸板,现在()A.小珍看不到自己的-八年级物理
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是初中实验加试的考查项目,其中有很多注意事项要求学生掌握.如:过滤时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蒸发时要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请你再各举一例______,-化学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A.B.C.D.-八年级物理
粉煤灰是一种火山灰质材料,来源于煤中的无机组成,从粉煤灰中能够获得Al2O3,已知某火力发电厂的粉煤灰中的化学成分如下表:成分SiO2AlO3Fe2O3CuOSO2质量分数/%50.628.98.-化
如图表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八年级物理
照相机、小孔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______(判断对错)-八年级物理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物质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CO2和HCl检验CO2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B.KNO3和NaCl固体分离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Cu粉中含有少量Fe粉除去Fe粉加入-化学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直尺上面,再取两根等长的蜡烛A和B,在玻璃板的前后各放一根,竖直立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眼睛在-八年级物理
小欣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看自己在镜中的像,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小欣和她的像的是()A.B.C.D.-八年级物理
芭蕾舞演员练习时,她距离镜中的像是6m,则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A.2mB.12mC.3mD.8m-物理
人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时,人在平面镜中的像与人的距离为______m.坐在影院不同位置上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景物画面,这是光的______反射现象.-物理
下列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色素B.用测定溶液导电性的方法区别食盐水和蒸馏水C.用浓硫酸除去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D.通入澄清石灰水除去气体中含有-化学
以下除杂质的方法(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正确的是()A.CaO(CaCO3)加适量稀盐酸B.Ca(OH)2(NaOH)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后过滤C.HNO3(HCl)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后过滤D.NaCl(K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______,它们到镜面的距离______,它们的连线与镜面______,所成的像是______.-物理
某人逐渐向一块竖直悬挂的穿衣镜靠近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理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______立的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像与物体大小______;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平面镜成像原理:根据_____-物理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是为了______;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相同物体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______.-物理
小军想要设计一个分离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装置,他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______(填编号).实验时,应先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______溶液,得到一氧化碳气体;然后再向反-化学
以下是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物理
光学器件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认为下面的介绍符合实际的是()A.用放大镜看中国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B.照镜子时看到镜中的你远小近大说明平-物理
阅读下面短文,找出5个跟物理知识有关的短语或句子,并分别交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填入下表的空格内.美丽的金沙滩位于新疆和硕县境内,湖岸线长2000m,岸内的湖水清澈见底,一-物理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因为这个像是虚像B.我们看到水中的石块和蓝天白云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C.将筷子放入水中,看上去水中的筷子会向-物理
小华身高1.75m位于平面镜前4m处,小华所成的像与小华的距离是______m,如果小华向镜面前进3m,小华在镜中的像的高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理
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______m.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夏天吃棒冰时-物理
除去下列各组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合理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均过量)()选项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CO2(CO)O2点燃BCaO(CaCO3)盐酸过滤、烘干CCaCO3-化学
小明同学身高1.5m,站在平面镜前2m的地方,如果他向镜子靠近0.5m,则此时像与他的距离为______m,他的像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理
欲将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除去得到较纯净的物质,下表中的除杂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NaCl溶液Na2CO3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BCuO粉末C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化学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有许多性质和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除去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2)用水可除去某些混合气体中的______性杂质(选填“难溶”或“易-化学
通常我们所吃的糖,其主要成分是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蔗糖的溶解度为179g,10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487g.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甘蔗提取蔗糖,首先将新鲜甘蔗弄成小-化学
身高1.74米的人在平面镜前1.5米,平面镜长1米,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高米.人和像的距离是米.当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八年级物理
小红站在平面镜前,从远处逐渐走近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在旁边不动的小霞看到小红的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理
小刚站在平面镜前4m处,另一位同学将平面镜向远离小刚方向移动了1m,则小刚同学在平面镜中两次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是()A.1mB.2mC.3mD.4m-物理
高1.6米的人立于平面镜前0.5米时,镜中的像距他______米,像高______米,当他后退了0.5米时,镜中的像距他______米,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理
废电池随意丢弃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废电池内的黑色物质含有碳、二氧化锰、氯化铵等物质.氯化铵浓溶液可用于除某些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某研究小组要回收和利用-化学
下列的实验设计,可行的是()A.将NaClNaNO3的混合物用溶解、过虑法分离B.往铜盐溶液中加入银以获得少量铜C.将二氧化碳、氧气混合气通入盛有灼热铜的试管,以除去二氧化碳D.用-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过滤B.制取二氧化碳C.读取液体体积D.倾倒液体-化学
实验室废水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某校实验室中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AgNO3、Zn(NO3)2、Fe(NO3)2,该校实验小组拟从该废水中回收银,并得到副产品硫酸亚铁晶体.实验方案如图所-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分离NaCl与NaNO3的混合物B.用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C.用锌与稀硝酸制取氢气D.用铁跟稀盐酸制取氯化铁-化学
穿衣镜是利用平面镜能够______制成的;放大镜是利用______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汽车的观后镜是利用______镜来达到扩大视野的目的;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能把太-物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小明联想平时照镜子的情形,不免产生一些疑问:平面镜成像和物相比,它的大小、虚实等到底有什么关系?于是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步骤:①在透明玻璃板(可当作平面镜)前放一支点燃的-八年级物理
题目详情
实验步骤:
①在透明玻璃板(可当作平面镜)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发现蜡烛的像在______;(填“镜前”或“镜后”)
②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放到镜后并移动,直至它好像也被点燃了.
③观察并比较蜡烛A的像和蜡烛B的大小,发现它们大小______.
④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平面镜的位置,描下两支蜡烛的位置,画出它们的连线,并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支蜡烛与镜面的距离,发现它们的连线与镜面______,它们到镜面的距离______.
⑤把一张白卡片放在像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发现白卡片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⑥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面的实验.
问题讨论
(1)本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做实验,既利用玻璃板反射成像,又利用其透光性,能看到镜后的蜡烛B,以便______.
(2)实验中,小刚同学先把镜后的蜡烛B放好,然后移动镜前的蜡烛A,你觉得这样能做到像物重合吗?答:______;(填“能”或“不能”)
(3)如果保持蜡烛A不动,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蜡烛A在镜中的像将______;(填“不动”或“竖直向上移动”)
(4)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像时,有些同学没有直接观看,而是通过玻璃板看过去,你认为他们能在白卡片上看到像吗?答:______;(填“能看到”或“看不到”)
(5)有的同学认为应该把蜡烛B也点燃,认为这样更能看清楚蜡烛A的像,对吗?______;
(6)本实验为什么要改变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答:______.
答案
③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④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互相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⑤实验过程中,用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卡片,发现 不能看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像.
⑥(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实验时,如果先把镜后的蜡烛B放好,然后移动镜前的蜡烛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也能做到像物重合.
(3)因为保持蜡烛A不动,故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蜡烛A在镜中的像将不动.
(4)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像时,应该直接观看白卡片,虚像不能在白卡片上上承接.如果直接通过玻璃板看过去,能在白卡片上看到虚像.
(5)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
(6)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要改变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
故答案为:①镜前;③相等;④垂直;相等;⑤虚像;⑥(1)确定像的位置;(2)能;(3)不动;(4)能看到;(5)不对;(6)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