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20世纪初的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同时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材料一(一战期间)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高三历史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20世纪初的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同时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材料一(一战期间)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20世纪初的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同时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材料一(一战期间)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20世纪初的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同时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
材料一 (一战期间)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他们掠夺了数千亿美元……每一块美元都有血迹,都有一千万死者和二千万伤者……所洒下的鲜血。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二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从这场战争中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
——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1918年)
材料三 一战爆发时,各交战国军队几乎所有的运输车辆都是马拖的,卡车只是刚刚开始使用。宣战时,英国陆军部一共只有80辆卡车。马恩河战役最紧张的时刻,法军为尽快封堵战线缺口,竟征调了巴黎的出租汽车载运士兵上前线。德国“施里芬计划”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主力是骑兵和步兵,人和马的体力是有限的,无法承担高强度的行军作战。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四个轮子代替了两条腿,步兵向摩托化转变。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指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
(2)“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指的这个“开端”的含义及当时促成这一“开端”的有利因素有哪些?(8分)
(3)材料三说明了一战客观上具有哪方面的积极影响?(1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现象:这场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却给美国带来了巨额利润。(3分)
原因:一战爆发后,美国打着中立的旗号,借助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和物质大肆渔利。(3分)
(2)含义:这一开端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及解放斗争。(2分)
有利因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侵略;这些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趁机得到了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鼓舞和推动;一战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有所消弱。(6分)
(3)积极影响:说明一战成为了一系列新技术的催化剂。(1分)
试题分析:(1)从材料“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可以分析材料一说明的现象。美国获利最多的原因主要是美国并没有一开始就加入一战中去,而是与双方进行交易,获得暴利,同时后期的加入又坐收渔翁之利。(2)从材料二可以分析的出来“这一开端”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觉醒,进行规模巨大的民族解放运动。原因可以从一战期间各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斗争等进行分析。(3)从材料“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四个轮子代替了两条腿,步兵向摩托化转变”等可以分析的出一战的积极影响主要是推动了新技术的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上一篇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世纪
下一篇 :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名言是“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这体现了一战前德国强烈的()A.军国主义B.霸权主义C.极-高二历史
1830年英国人赫瑟林顿发行的《贫民卫报》A.宣传资产阶级激进派思想B.因政府提倡而得到迅速发展C.促使英国工人阶级开始形成D.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工人报纸-高二历史
一位史学家讨论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说: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使妇女的社会、经济力量突然获得发展。妇女就业人数增长到297万人,增加了80万人。过去,他们充当女侍,或-高一历史
一战期间,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邱吉尔向首相慷慨陈词:“为打破战场上的胶着状态,必须研制一种周身包围铠甲、不怕敌弹攻击、能突破荒野地带的新兵器!”这种由英国人发明的“新兵-高二历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高三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高二历史
历史上常见某次战争的结果酝酿着另一次战争的起因。下列几组战争中,有这种因果关系的是()①普法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②中日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4年9月5日,英法军队转入反攻,展开了“马恩河战役”……经过马恩河战役,德军在西线的进攻被遏止,法军保住了巴黎。……到年底,西线转入相持,各自挖壕对-高二历史
一战前的巴尔干地区出现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是A.石油资源丰富,战略地位显赫B.巴尔干各民族之间纷争不断,文化、宗教差异明显C.土耳其帝国长期压榨,灾难深重D.欧洲列强纷纷-高二历史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试根据这段话回答下面两题:小题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德国要求A.加-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818—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高二历史
(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2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1)图14中欧洲政治格局有何特点?造成这一格局的基本矛盾有哪些?比较上面二-高三历史
英国资产阶级激进派科贝特创办的《政治纪事》《黑矮人》等报刊,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此时工人“觉悟”提高是指A.工人们要求提高生活待遇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C.工人们积-高二历史
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至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没有一个列强是知足的。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A.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高二历史
一战前,德国总参谋长施里芬就提出,为应付来自东西两面的敌国——俄国与法国的夹攻,可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用6~8个星期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量对抗俄国,有人-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海利哥兰岛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高二历史
下列有关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性战争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体世界形成B.科学技术为世界性战争提供了必要手段C.少数大国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D.欧洲-高二历史
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请结合史实推断,格雷最有可能认为战争将导致下列哪一状况的出现()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B.欧洲中-高二历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开始和最终形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世界各地区的联系不断紧密,下面选项中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无关的是()A.新航路的开僻B.第一次世界大战C.贝尔试用电话D-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欧洲战场的西线:材料二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和伤亡情况:战役双方投入兵力双方伤亡总人数马恩河战役152万人35万人凡尔登战役112个师70多万人索姆河-高二历史
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曾说:“整个欧洲的灯火正在熄灭”,这是一个时代的写照,开始于()A.19世纪初B.19世纪末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二历史
有人将一战的爆发形象地比喻为:两个小孩打架将一群大人牵扯进来引发的更大规模斗殴的过程。其中“两个小孩”寓指()A.德国和法国B.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C.意大利和法国D.奥斯曼帝-高二历史
一战中,西线转入阵地战是在下列哪次战役后?A.俄军的夏季攻势B.马恩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索姆河战役-高二历史
19世纪末,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局面的标志是:A.德奥同盟条约的缔结B.法俄同盟的形成C.三国同盟的正式成立D.英俄协约的签订-高二历史
(16分)法德是欧洲大陆的两个大国,法德关系直接关系到欧洲的稳定,世界的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通德车站,是一个令法德两国人民百-高三历史
(20分)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世事纷纭已极。和会散后-高三历史
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经济实力总体上处于劣势②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③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④内部矛盾不断尖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高二历史
某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下表中协约国在1914—1917年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最有可能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大军事集团战-高三历史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推进到了第二阶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1915年战争的重心转移到东线B.1916年战争的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C.1916年协约国已基本取得胜利D.日德兰海战后-高二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作为主要战线的西线,英法联军同德军进行了殊死较量,一战期间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和规模最大的战役都发生在西线,他们分别是导致德军“施里芬计划”破产的战-高二历史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高二历史
1914年7月28日,在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的当天,法国大使遵照其政府的指示向俄国外交大臣声明:“在必要的时候,法国完全准备履行它作为一个盟邦的义务。”法俄两国成为“盟邦-高二历史
下列属于人类进入了20世纪以后才出现世界大战原因的是()①到20世纪,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人类世界基本上成为一个整体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争-高二历史
1917年3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其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想回头已不可能,我们-高二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出现,背景广深,耐人寻味。下列关于这次大战背景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飞速进步的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B.狂热或极端的行为,只能招致矛盾的升级C.对于这次-高二历史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对于战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德军参谋总长毛奇认为:“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高三历史
材料一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质上是一场发生在欧洲的战争,但是它在许多难以预料的方面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早在1915年,"以工代兵"计划就已经在酝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高三历史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同年,一位非洲的国王发布了《告全国人民书》:“我决心保卫我们的国家,给予敌人以反击,一切有力量的人跟我来吧。”最终他领导人民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迫-高三历史
(15分)材料一:战争为人类之恶性……近百年来白种之物质进化,实超前古,而其心性进化尚未离乎野蛮,故战争之祸于今尤烈。——孙中山材料二: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高三历史
一战不仅对世界经济、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使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发生了大的改变。下图是一战期间妇女在炮弹工厂做工。下列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A.大战造成人力资源短缺是-高二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社会思潮有①社会主义②和平主义③人道主义④人文主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高二历史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急剧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生B.没有-高二历史
右图是一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下面叙述与之不相关的是()A.英国首先使用B.和飞机同时亮相于凡尔登战役C.首次亮相于1916年,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D.首次亮相于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高二历史
1956年,法国凡尔登为纪念发生在这里的某一战役40周年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他们纪念的这次战役()①由德军首先发起②在大战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③是一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高二历史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高三历史
要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个直观的方法是阅读历史地图。从下边这幅地图中可以看出,德国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应当选择的战略是A.速战速决,避免两线作战B.突袭对手,两-高二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协约国和同盟国矛盾不断激化的结果,下列有关一战的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三国同盟正式形成②英俄签订协约③英法签订协约④萨拉热窝-高二历史
一战后,欧洲大陆的版图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其中,部分国家是根据民族自决原则重新划定而建立的。下列不属于战后欧洲新兴民族国家的是A.波兰B.立陶宛C.捷克斯洛伐克D.保加利-高二历史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科学技术对于国家的军事实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战争也会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影响。考察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科学技术的-高三历史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的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这份盟约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最有可能是A.德国和-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20世纪初的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同时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材料一(一战期间)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20世纪初的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同时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
材料一 (一战期间)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他们掠夺了数千亿美元……每一块美元都有血迹,都有一千万死者和二千万伤者……所洒下的鲜血。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二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从这场战争中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
——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1918年)
材料三 一战爆发时,各交战国军队几乎所有的运输车辆都是马拖的,卡车只是刚刚开始使用。宣战时,英国陆军部一共只有80辆卡车。马恩河战役最紧张的时刻,法军为尽快封堵战线缺口,竟征调了巴黎的出租汽车载运士兵上前线。德国“施里芬计划”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主力是骑兵和步兵,人和马的体力是有限的,无法承担高强度的行军作战。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四个轮子代替了两条腿,步兵向摩托化转变。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指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
(2)“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指的这个“开端”的含义及当时促成这一“开端”的有利因素有哪些?(8分)
(3)材料三说明了一战客观上具有哪方面的积极影响?(1分)
答案
(1)现象:这场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却给美国带来了巨额利润。(3分)
原因:一战爆发后,美国打着中立的旗号,借助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和物质大肆渔利。(3分)
(2)含义:这一开端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及解放斗争。(2分)
有利因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侵略;这些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趁机得到了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鼓舞和推动;一战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有所消弱。(6分)
(3)积极影响:说明一战成为了一系列新技术的催化剂。(1分)
试题分析:(1)从材料“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可以分析材料一说明的现象。美国获利最多的原因主要是美国并没有一开始就加入一战中去,而是与双方进行交易,获得暴利,同时后期的加入又坐收渔翁之利。(2)从材料二可以分析的出来“这一开端”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觉醒,进行规模巨大的民族解放运动。原因可以从一战期间各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斗争等进行分析。(3)从材料“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四个轮子代替了两条腿,步兵向摩托化转变”等可以分析的出一战的积极影响主要是推动了新技术的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