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经说,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中美双方都是有利的,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历史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经说,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中美双方都是有利的,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历史
题目简介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经说,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中美双方都是有利的,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历史
题目详情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经说,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中美双方都是有利的,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横渡太平洋,从美国驶抵中国通商口岸――-广州,与当地中国商人进行贸易活动,并于次年5月返抵纽约。这是迄今所知中美两国之间的首次交往。随船而来的萧卫少校曾经有一则这样的手记:“中国皇后号荣幸地升起了在这个海域从未有人升起或看见过的第一面美国国旗,这一天就是1784年8月28日。”
――――根据网站资料整理
材料二 列强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如以1913年的指数为100’1918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为85.5’法国为29.6’,德国货物几乎完全停止进口。
材料三 1912年,日本输华物质总值只有9000多万两海关银,而到了1919年,输华物质总额猛增到24000多万两海关银,美国也从1913年 3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000多万两
(1)根据材料一,美国“中国皇后号”商船最初来到中国时,中国政府采取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源何在?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一战期间,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对华采取的经济政策有何特点及其影响?
(3)二战期间,美国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但抗战胜利后,美国采取了“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结合相关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前景的认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闭关政策。中国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2)美国乘欧洲国家忙于一战之机扩大对华经济侵略。美、日在花的经济扩张,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对比。
(3)一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他经济向全球扩张,企图建立在世界的统治地位。为了控制中国,美国政府权利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人民的内战,从而在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反共政权。
(4)中美两国都是世界政治大国,双方经济上有互补性,利益与分歧并存,机遇和困难俱在,仍然是中美关系的前景。(其他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本题失分较多的是第(2)问和第(4),第(2)问,主要是学生对美国参加一战的目的和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的变化掌握不好,不会灵活运用。第(4)问,对中美关系前景的认识,考查的是学生的组织材料和应变能力,学生普遍答题不理想。
上一篇 :
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的对外政策
下一篇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从“一边倒”到区域合作B.美苏对峙格局的演变C.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发展D.中苏关系的演变-高一历史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高三历史
美国前驻中国大使洛德说:“九一一之前,中国取代苏联,成为一个新的威胁。……中美关系其实没有看上去那么糟。九一一之后……中美开始在一些地区和国际事务上合作。但是……中美关系-高三历史
对下图所示重大新闻事件,日本多数民众的反应最有可能是[]A.反对中美关系的缓和B.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C.呼吁政府改善中日关系D.支持政府既往对华政策-高三历史
下图摘自2008年2月《体育周报》,标题为《37年后再握手》,图中外国人名为蒂姆·博甘,时任美国“乒协”副主席兼美国队队长。下列关于“37年前的那次握手”表述正确的是[]A.意图是谋求-高三历史
2006年10月8日至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这次访问被被喻为“破冰之旅”。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有一位日本首相对华进行了“破冰之旅”,他是_____·A.田中角荣B.田中义一C.伊藤博-高三历史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此时有利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有利的外-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杜鲁门宣称:美国此时不想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者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也不利用其武力以干涉台湾现在的局势。美国并不采取足以涉及中-高一历史
作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的特别企划,《35号投手温家宝》一书由日本侨报社推出,在日本正式发行。该书描述了温总理专用球衣“35号”的选定及如何绣制球衣背面“WENJIABAO”几-高三历史
下图两个国家的领导人握手相向,此后双方签定了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想正常化。这一公报是[]A.《中美联合公报》B.《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C.《联合公报》D.《中苏同盟-高三历史
下列有关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高三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B.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C.改革开放后中-高三历史
(12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与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息息相关。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1971年1978年1980年1981年1984年1988年中国在-高一历史
下图为1951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的照片。标题是: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美国说周恩来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主-高三历史
周恩来曾这样评价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田中先生是了不起的,值得称赞,他比尼克松更勇敢。”田中角荣“比尼克松更勇敢”是指日本[]A.支持中国抵抗苏联B.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要-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2月7日,毛泽东首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上(图1),图中毛泽东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图1材料二1950年12月11日《时代》周刊的封面(图2),标题-高三历史
(福建省福州三中2008-2009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23)右图事件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C.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D.中美-历史
“长期以来日本人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国是不讲卫生的、主权高于人权的、允许使用危险农药的、说假话的、绝不妥协的;同样地,中国人也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日本是虚伪的、-高三历史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是新中国的四代领导人,他们在处理中美关系时,一贯坚持的原则和立场最重要的是[]A.一个中国B.一国两制C.不结盟D.反对霸权主义-高三历史
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在制定国家政策时[]A.确定敌友关系是首要原则B.认清敌友是极为困难的C.没有必要区别朋友和敌人D.应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高三历史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影响着两国的全局利益,也关系着世界的和平、安全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对《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高三历史
(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以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高一历史
我国的外交,从建国之初的“一边倒”到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到90年代不结盟运动,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A.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随其他国家变化而变化的B.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高三历史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的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高三历史
(广东省深圳市2009届高三九校联考试题,历史,19)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①“求同存异”的方针②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③和-历史
对于下面漫画的说法最准确的是[]A.中美两国人民都喜爱乒乓球运动B.“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C.两国建交,开展广泛的体育交流活动D.两个国家体育政治化-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由“遏制和孤立”到逐步缓和,导致其转变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美苏争霸中,美国由攻势变为守势C、中国推行正确的外交政策D、-高三历史
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高三历史
(14分)图片对历史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从1951年到1975年,六次将周恩来登上了封面。根据图片及提示,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高三历史
尼克松在其对华政策报告中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高三历史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波折,但经双方努力又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B.中美矛盾已彻底解决C.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害冲突D-高二历史
(福建省福州八中200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历史,18)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主要加强的是中国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合作()A.俄罗斯与中亚B.日本与朝韩C.新加-历史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在于[]A.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重要思想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D.中日邦交正常化-高三历史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的理解,正确的是[]A.日本、西欧崛起,-高三历史
二十世纪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变迁对于美国人乃至所有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好莱坞影片是他们了解中国、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习俗的主要渠道。我们可以从好莱坞影片中看出美国的-高三历史
“月黑雁飞高,林彪夜遁逃。无需轻骑逐,大火自焚烧。”是时任新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对“九?一三”事件的讽刺。“九?一三”事件客观上宣告“文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破产,与“文革”时-高三历史
如下图所示,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外交高潮。下列选项中与之相适应的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美联合公报》开展多边外交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高二历史
《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高三历史
(福建省福州八中200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历史,17)下列事件中,属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的有()①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签署《上海公报》③中日邦交正常化-历史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周恩来)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尼克松回忆录》)。美国总统尼克松“伸手”的原因是[]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B.认识到美国与中国发展关系的必要-高二历史
1972年尼克松到达北京机场与周恩来握手。有人说,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美两国的矛盾开始消失B.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始提高C.中-高二历史
(安徽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19)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历史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后来曾回忆说:“这个公报宣读的时间不过3分钟,却是20世纪70年代最为震惊世界的大事”。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听到这个公告后气愤地说:“这-高三历史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充分表明:[]A.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B.美国完全放弃敌视中国的立场C.美国的外交政策有所调整D.中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高三历史
作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的特别企划,《35号投手温家宝》一书由日本侨报社推出,在日本正式发行。该书描述了温总理专用球衣“35号”的选定及如何绣制球衣背面“WENJIABAO”几-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正如一些美国史学家所指出的,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做出让步,但实际上美国有“隐蔽”……几乎所有二十个拉美国家政府一-高二历史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高三历史
1971年7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高二历史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依据上图中的信息,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2分)并概括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2分)材料二电影《东京审判》2006年9月1日起在全国公映。该片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经说,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中美双方都是有利的,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历史
题目详情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经说,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中美双方都是有利的,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横渡太平洋,从美国驶抵中国通商口岸――-广州,与当地中国商人进行贸易活动,并于次年5月返抵纽约。这是迄今所知中美两国之间的首次交往。随船而来的萧卫少校曾经有一则这样的手记:“中国皇后号荣幸地升起了在这个海域从未有人升起或看见过的第一面美国国旗,这一天就是1784年8月28日。”
――――根据网站资料整理
材料二 列强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如以1913年的指数为100’1918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为85.5’法国为29.6’,德国货物几乎完全停止进口。
材料三 1912年,日本输华物质总值只有9000多万两海关银,而到了1919年,输华物质总额猛增到24000多万两海关银,美国也从1913年 3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000多万两
(1)根据材料一,美国“中国皇后号”商船最初来到中国时,中国政府采取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源何在?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一战期间,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对华采取的经济政策有何特点及其影响?
(3)二战期间,美国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但抗战胜利后,美国采取了“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结合相关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前景的认识。
答案
(2)美国乘欧洲国家忙于一战之机扩大对华经济侵略。美、日在花的经济扩张,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对比。
(3)一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他经济向全球扩张,企图建立在世界的统治地位。为了控制中国,美国政府权利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人民的内战,从而在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反共政权。
(4)中美两国都是世界政治大国,双方经济上有互补性,利益与分歧并存,机遇和困难俱在,仍然是中美关系的前景。(其他言之成理,均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