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Street(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RueMarcoPolo(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A.鸦-高
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Street(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RueMarcoPolo(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A.鸦-高
题目简介
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Street(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RueMarcoPolo(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A.鸦-高
题目详情
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Street(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RueMarcoPolo(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专项题
答案
D
上一篇 :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
下一篇 :
1937年7月7日,驻华北日军悍然发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高三历史
1900年,英、德、法、俄、美、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的灾难进一步加深。其中“奥”是指[]A.奥地利帝国B.奥匈帝国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D.澳大利亚-高三历史
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被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高二历史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处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条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君臣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高一历史
下图为联军在廊坊遇到义和团和清军阻击后,被迫退回距天津30多公里(千米)的杨村车站筑垒防守的厕面。你认为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A.打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高一历史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高三历史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高三历史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被列强接受后,美国认为“外交上从来没有比此更辉煌和更大的胜利……它保护了现在的利益,保护未来的利益,使美国立于一个牢不可破的地位。”这是由于[]A、形-高一历史
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中国市场向全世界开放,其直接目的是[]A.打入他国在华势力范围,进行自由竞争B.阻挠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C.保持中国领土完-高一历史
观察下面的《时局图》,下面关于这幅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发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一幕B.列强主要侵华手段是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C.美国提出侵华的“门户开-高一历史
“紫禁城内各有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一罪行出自于[]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高三历史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当道义的愤怒仍然同旧时代连在一起时候,正义者是不可能战胜非正义者的”下列最能说明该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的悲剧B.义和团运动遭绞杀C.辛亥革命失-高三历史
下图是110年前,法国远征军跨过中国“LO—KO—CHIAO”时留下的照片,请判断法国远征军的借口是[]A.到北京换约遭拒B.法国商品在中国滞销C.镇压义和团运动D.寻找在宛平城丢失的士兵-高三历史
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主要反映:[]A、主要社会矛盾B、义和团的愚昧落后C、义和团的盲目排外D、义和团斗争策略的变化-高一历史
1937年7月7日,驻华北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B、甲午中日战争之后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D、九一八事变之后-高一历史
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幅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后连声叫绝,并发出阵阵狂笑。一个中方官员站起来,-高三历史
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发生直接相关的因素是①维新变法的失败②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③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转变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②③-高一历史
19世纪末期的一个抄本中写道:“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些话[]A.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社会阶级矛盾的空前尖锐B.表现了资产阶级革-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高三历史
“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太旗。莫道中华尽懦弱,农民阶级志不移。”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三元里抗英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一历史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失败(指义和团运动期间,孙中山领导的惠州起义)之后,鲜闻-高一历史
观察下图并阅读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对箭楼的描述,正确且完整的一组是①恢复了明清时期的原貌②见证了北京屈辱与新生的历史③帝制时代结束后曾为文化场所④现存建筑主体-高三历史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A.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B.英-高三历史
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他所评价的-高一历史
源于义和拳的义和团,最早的斗争目标是[]A.外国宗教势力B.列强侵略军队C.清政府的统治D.西方所有事物-高一历史
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A、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B、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C、暴露了清政府的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D、抗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高一历史
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高三历史
以下是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聊天的一些话。张义说:”我看到过慈禧太后出逃。”李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家周围的炮台都拆-高一历史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满清帝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以下对此材料的理解,-高三历史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标志是[]A.《天津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中法新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高一历史
1898年2月,《纽约时报》指出:“(各国在中国的行动)被危及的利益不仅是我们现今同中国各口岸的贸易,而且是所有这些贸易将来增长的权利。”为了保证美国将来在中国贸易的增长,美-高三历史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高一历史
1895年4月,俄国财政大臣表示,“假使日本占领南满(今东北南部),对我们将是威胁”,为保护西伯利亚铁路的修筑,应“采取适当措施”。此措施是[]A.阻止签订《马关条约》B.联合德、-高三历史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李大钊《从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高三历史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倒是想’。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高三历史
导致义和团被清政府先利用后镇压的结局的根本原因是[]A.清政府的背信弃义B.义和团自身力量弱小C.西方列强对清政府的胁迫D.义和团对中外反动势力认识模糊-高一历史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高三历史
一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B.设-高一历史
口号通常是对某种政治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符合这些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的选项是(1)“扶清灭洋”(2)“师夷长技以自强”(3)“攘外必先安内”(4)“外争主权,内除国贼”[]A、(1)(2)(3)(-高一
1937年7月7日,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D.九一八事变之后-高三历史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难的时局中,中国人艰难地实践着社会转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的中国印象与《辛丑条约-高二历史
漫画也能反映历史。下列叙述最能体现漫画内涵的是[]A.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负担B.中国人民深受清朝统治者的压迫C.列强控制了清政府的经济命脉D.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高三历史
20世纪初,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了“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结论,与这一结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禁烟运动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维新变法运动-高三历史
下图反映的情景应是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带来的影响[]A.中英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高三历史
义和团运动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A、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B、打击了外国的在华教会势力C、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D、打击了帝国主义嚣张气焰-高一历史
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高三历史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主要是因为[]A.与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国家多达11个B.列强在北京的侵略势力扩大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高一历史
下图是111年前,法国远征军跨过中国“LO——KO——CHIAO”时留下的照片,请判断法国远征军的借口是[]A.到北京换约遭拒B.法国商品在中国滞销C.镇压义和团运动D.寻找在宛平城丢失的士-高一历史
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A.封建落后性B.治安管理-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Street(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RueMarcoPolo(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A.鸦-高
题目详情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