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材料一: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高三政治

题目简介

(22分)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材料一: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高三政治

题目详情

(22分)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材料一: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正在悄然 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
材料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内容丰富,明确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等六大任务。在城镇化的六大任务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1)面对城镇化的浪潮,有同学认为:“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 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你对“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的认识。(12分)
题型:论述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1)(10分)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我们要继承它,不能让它消亡。(3分)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继承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4分)
传统的乡村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在保留传统乡村文化基础上不断注入时代精神,与城市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又保持自己的特色,就能发挥传统乡村文化的积极作用。(3分)
(2)(12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针对城镇化现状,国家把“以人为本”作为城镇化的核心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3分)主次矛盾相互依赖,主要矛盾的解决有助于次要矛盾的解决,抓住“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可以推动其他五个问题的解决。(3分)主次矛盾相互依赖,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这要求我们应坚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在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的同时,不忽视城镇化其他五个方面体现了这一要求。(3分)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又不忽视城镇化其他方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的统一。(3分)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要求回答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知识。对于乡村文化,我们不能让其消失。因为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提高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乡村文化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创新,有利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所以应该保护乡村文化。
(2)本题考查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把握关键信息的能力。针对城镇化现状,国家把“以人为本”作为城镇化的核心体现了要善于抓重点;在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的同时,不忽视城镇化其他五个方面体现了要解决次要矛盾;二者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