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什么是世界史?”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人们却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要记述希波战争希腊人的胜利,但涉及地中海-高三历史
“什么是世界史?”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人们却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要记述希波战争希腊人的胜利,但涉及地中海-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什么是世界史?”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人们却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要记述希波战争希腊人的胜利,但涉及地中海-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什么是 世界史?”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人们却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要记述希波战争希腊人的胜利,但涉及地中海及以外广大地区,这是希腊人已知的世界史。司马迁所著《史记》,主体是中国,但涉及范围几乎是欧亚大陆的一半,这是中国人已知的世界史。
——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世界史”的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从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起,(世界)历史研究注重国别史(将世界 各国历史汇编成世界史),而不注重人类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世纪以来的世界史有何发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世界)历史自身是复杂众多的统一整体,它的各部分互相联系着,互相依靠着,互相制约着”。“我们不能把国别史之和看成世界史。”
(3)材料三反映了何种史观?请结合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情况论述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国别史之和看成世界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材料三的观点,分析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
难度:中档
来源:天津模拟题
答案
(1)特点:以本国(地区、文明)为中心;都是局部世界(已知世界)。
(2)发展:范围更广。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启蒙思想影响;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
(3)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政治:国际政治制度化、法制化(国际政治组织),联系更紧密(交往频繁)。经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集团化)。科技:交通、通讯、互联网技术进步,联系加强。
(4)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上一篇 :
以“实业救国”闻名的张謇和荣
下一篇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与湖北织布局的根本区别在于A.使用机器生产B.产品走向市场C.建于通商口岸D.具有雇佣关系-历史
图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图二反映的历史信息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是否采用机器生产B.其产品是否直接投入市场C.是否雇佣工人进行生产D.资金是否充足-高三历史
下面是《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该表反映了:①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③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高三历史
《东瀛识略》记载:“茶固闽产,然只建阳、崇安数邑。自成丰初请由闽洋出运,茶利益溥,福、延、建、邵郡种植殆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市场对茶叶的需求旺盛B.福-高三历史
甲午战争后,一外商说: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高三历史
仲伟民在《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中提到“英国——印度——中国三角贸易”,其路线是“英国将印度的鸦片出口到中国,英国从中国进口茶叶到本国,英国纺织品出口到印-高三历史
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门户被打开后,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对这一“城市化进程”理解正确的是[]A.城市工场手工业发展充分,转化成近代经济B.民族资本主义主要集中于沿-高三历史
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B.延缓了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化的进程C.推动了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D.改变了-历史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中最为深远的是()A.民族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壮大B.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C.为民主革命的转变准备了最根本的因素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历史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高三历史
1884年,曾国荃在奏疏中称:“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致华商连连折损。据皖南茶商估计,光绪十一、十二两年,亏本自三四成至五六成不等;-高三历史
19世纪70年代,最早投资于近代工业的是()A.商人、地主和官僚B.官僚和工场主C.手工工场主和地主D.商人和高利贷者-历史
张謇是中国近代名人。近年,他在经济领域的活动已成为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阅读下列图像资料,完成问题:(1)甲午中日战争后,一些人认为振兴实业是救国的重要方法,张謇甚至把-历史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含义是[]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封建农业与手-高三历史
下列有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兴起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②都由洋务派创办③有些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④产生于中国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A.①②③B-历史
瑞蚨祥是全国知中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瑞蚨祥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高三历史
清末在中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和内河沿岸地区,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很多带有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在内陆乡村,农民依然“昼出耕田夜织麻”,靠家庭纺织业与手工-高三历史
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B.中-高三历史
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实质上反映了19世纪末的中国[]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B.社会-高三历史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它对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有①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复杂化②使中国社会的性质特殊化③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④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高三历史
李福明办有一家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北京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机器面粉厂也被迫停业,这件事表明()A.清政府是-历史
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B.欧美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C.各种实业团体-历史
(2009江苏徐州期末,6)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A.A—B段B.B—C段C.C—D段D.D—E段-历史
2005年10月26日,89岁的荣毅仁先生在北京逝世,走完了他跌宕、传奇的一生。以他为代表的自上世纪创业至今的荣氏家族史,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高三历史
(10分)长江流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读图:下图是明人画《南都繁会景物卷》(局部),画面描绘了明朝南京商业的繁荣景象。这里街市店铺林立,店铺-高三历史
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主题一茶叶与中国古代经济茶叶产于我国南方。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高三历史
1894年,南通人张謇考中状元。但深重的民族危机最终促使他毅然放弃传统的仕宦之途,他提出“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口号,并于1895年开始,冲破阻力在家乡大搞教育与实业。张-高三历史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②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④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高三历史
下图中分别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曲线D发展到高峰的原因是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高三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2万人,至1894年增至2351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高
下列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A.自然经济已整体上解体B.民间资本大量投资铁路C.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D.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历史
张裕葡萄酒是中国的知名品牌,1892年由华侨实业家创办了烟台张裕葡萄酒酿酒公司,它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酿酒工艺,又借鉴了西方技术,酿制成色味纯正的葡萄酒。这一企业的创办说-历史
我国早期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在列强入侵下,沿海自然经济瓦解较早B.沿海地区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优越C.沿海地区劳动力资源充足、原料丰-历史
1896年至1899年张謇以新科状元的身份,在通州创办了大生纱厂。驱使他与“学而优则仕”传统道路告别的社会背景是A.中国政府大力扶植私人办厂B.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C.“办厂自救-历史
(08孝感第二次统考)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近代化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内在因素是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民主思-历史
五口通商以后近二十年时间,西方列强的商品才以低廉的价格逐渐占领中国市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A、封建专制阶级的阻挠B、中西文化的差异C、社会各界抵制洋货D、-高三历史
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B.-高三历
苏、锡、常、镇地区以往很少种桑养蚕,1865年之后则“日渐加多,渐可与浙相埒(同等)”。这反映了当时的上述地区①部分农产品商品化②自然经济基础受到削弱③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高三历史
观察两组数据。第一组:鸦片战争之后短短的几年,据估计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增加了4倍多。第二组: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高三历史
下图是《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月)平均指数增长表》。它所示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有()①国家基本统一②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③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对国民政府的支持-历史
曾国藩认为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说明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A.抵御外侮B.维护封建统治C.发展资本主义D.镇压人民革命-高三历史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高三历史
戈登留言1880年,前洋枪队领袖戈登离华之际,留言给李鸿章,对中国提出以下建议:1、与外国议约,或先将其意暗询别国。因各国互相猜忌,若某款吃亏,必为指出。2、中国一日不-高三历史
“经济足匡时,筹楚饷、克杭城、平粤寇、底定关陇回疆,尽瘁江闽,先幕后官,遍历艰苦成铁汉;诗书能报国,精天文、熟地理、详水利、谙练吏才兵略,兼通洋务,出将入相,不求-高三历史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下列-高一历史
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的外语和科技教育。然而,当初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报名入学者却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A.欧洲列强的干涉B.顽固势力的反对C.洋务官员的无能D.维新人-高三历史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早20年。”这-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材料一筹建之始……(左宗棠)明确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竞成虚设。”……英、法、俄、德等国“各以船炮互相矜耀,日竞鲸吞-高三历史
由福州船政局独立制造的“平远号”铁甲舰,其性能不亚于北洋舰队从国外购买的战舰,在甲午海战中,“平远号”一炮击中日本战舰“松岛号”,震惊敌军。这反映出洋务运动[]A.促进了中-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什么是世界史?”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人们却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要记述希波战争希腊人的胜利,但涉及地中海-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要记述希波战争希腊人的胜利,但涉及地中海及以外广大地区,这是希腊人已知的世界史。司马迁所著《史记》,主体是中国,但涉及范围几乎是欧亚大陆的一半,这是中国人已知的世界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材料三的观点,分析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发展:范围更广。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启蒙思想影响;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
(3)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政治:国际政治制度化、法制化(国际政治组织),联系更紧密(交往频繁)。经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集团化)。科技:交通、通讯、互联网技术进步,联系加强。
(4)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