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阴影部分为沿30oN的部分区域垂直剖面图,平行四边形内为与该区域对应的6000米高空水平面某时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8—19题。小题1:N所对应的地面上的N′,与-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该图阴影部分为沿30oN的部分区域垂直剖面图,平行四边形内为与该区域对应的6000米高空水平面某时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8—19题。小题1:N所对应的地面上的N′,与-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该图阴影部分为沿30oN的部分区域垂直剖面图,平行四边形内为与该区域对应的6000米高空水平面某时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8—19题。

小题1:N所对应的地面上的N′,与M所对应的地面上的M′相比     
A.气压低B.气温低C.降水少D.光照少
小题2:有关M′、N′两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M′地的隆起,削弱东亚的季风气候
B.N′地在冬季时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
C.M′地的隆起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所形成
D.N′地是我国紫外线辐射最强地区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本题主要考察我国30°N地区。第18题,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N′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M′位于青藏高原。A项M′所在地势高,故气压较低。错误。B项M′所在地势高,故气温较低,错误。C项M′所在青藏高原上,降水少。错误。D项M′所在青藏高原光照最丰富。
小题1:第19题,A项M′的隆起,主要削弱了南亚季风的深入。错误。B项N′地在冬季时受北部山脉的阻挡,故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错误。C项青藏高原的成因,正确。D项我国紫外线辐射最强的地方即M′。

更多内容推荐